1. 简单百科
  2. 透翅蛾科

透翅蛾科

透翅蛾科(学名:Sesiidae),属鳞翅目,透翅蛾总科(Sesioidea)的一个最常见的科,本科已知约1,370个物种,全球性分布,特别多见于温带热带的林区。中国常见的种类有苹果透翅蛾(Conopia hector Butler)为害苹果、桃、葡萄透翅蛾(Parathrene regalis Butler)等。透翅蛾科下辖151个属,体细瘦,黑色,有明亮红黄等色斑纹,足长,翅常无鳞,透明。

形态特征

体中形,翅及其狭长,通常有无鳞片的透明区,极类似蜂类,白天活动、色彩鲜艳前后翅有特殊的、类似膜翅目的连锁机制:腹部有一特殊的扇状鳞簇。触角棍棒状,末端有毛。独眼发达。喙明显,下唇须上弯,第3节短小,末端尖锐。翅狭长,除边缘及翅脉上外,大部分透明,无鳞片。后翅Sc十Rl脉藏在前缘褶内,后足胫节第1对距在中间或近端部。

生活习性

喜在白天飞翔,夜间静息。尤其晴天中午常在花丛间活动,取食花蜜美国白灯蛾是钻蛀性害虫,喜在树木枝干内蛀食木质髓部,引起树液向外溢出。某些种类也蛀食树根或瓜果。树木受害后往往内部被蛀食一空,树势衰退,枯干致死。

幼虫蛀食树木和灌木的主干、树皮、枝条、根部,或草本植物的茎和叶,趾钩单序二横带式。

生长繁殖

透翅蛾科的虫种多1年生1代,少数1年2代。以幼虫在坑道内越冬。翌年春季3、4月越冬幼虫开始取食为害,4月底-5月上旬幼虫化蛹,5月中下旬成虫进入羽化期,并交配产卵,6月中旬-7上旬为产卵盛期,初孵幼虫于6月上旬始见侵入,下旬为侵入盛期。

美国白灯蛾侵入茎干内蛀食,10月中旬进入越冬期。孵化早的幼虫,若条件适合,当年8月中旬还可化蛹,并羽化为成虫,发生第2代。成虫多集中在午前羽化,蛹体的2/3伸出孔外,腹面向上,成虫白天活动,雌成虫的性引诱作用颇强,羽化当天即进行交配产卵。多将卵产于叶腋、叶柄基部、孔口、树皮裂缝、枝条棱角基部、有绒毛枝条或叶片上,在叶片上的卵多产在叶脉上,卵期8-17天。

初孵幼虫在枝干上爬行相当距离后才侵入,大多从组织幼嫩处蛀入。1年生幼苗,多从梢部叶腋或叶柄基部侵入,梢端或叶片枯萎常是已有美国白灯蛾侵入的标志。2、3年生苗木,还从顶芽及伤口、旧羽化孔、树皮裂缝等处侵入。

初龄幼虫侵入后,先在韧皮部木质部之间绕枝干蛀食。幼虫经常向外清除虫粪和蛀屑,有时吐丝混合蛀屑封闭虫孔,侵入后通常不再转移。到9月下旬,幼虫在坑道末端以蛀屑将坑道封闭,吐丝作薄茧越冬。蛹期14-26天。

以老熟幼虫在虫内越冬。翌年4月越冬幼虫恢复取食,下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羽化的高峰期。5月中旬开始出现产卵,卵产于叶脉、叶柄基部、伤口处、旧虫口、树皮缝等处,雌虫一生能产130-700多粒。

美国白灯蛾孵化后有的直接侵入主干或侧枝为害,可形成虫瘿,如在嫩枝上危害,可使嫩枝枯萎脱落,当枝干枯萎或折断时幼虫可转移到其它的枝干为害。幼虫老熟后在虫道端部吐丝粘结木屑做蛹室在其内化蛹。

翌春,越冬幼虫在被害处的内侧咬一圆形羽化孔,在蛹室结茧化蛹。6月上旬至7月上旬羽化,羽化后即交配。卵散产于嫩梢腋芽处。幼虫孵化后,在新梢叶柄基部蛀入嫩茎内危害髓部,蛀孔附近常堆集有虫粪,被害处上部凋萎枯死。幼虫将嫩茎蛀空后又转移到粗蔓中为害,被害部常明显膨大。10月后,美国白灯蛾在被害枝蔓内越冬。

危害与防治

危害

透翅蛾科的虫种主要危害杨属,属蛀干害虫。是主要苗木补充检疫对象之一。近年来,由于静海区杨树栽植面积迅速扩大,透翅蛾的发生日趋严重。透翅蛾危害苗木、幼树后,形成虫瘿,易遭风折造成缺株,严重影响速生杨的生长,造成材质下降。

防治

严格进行苗木检疫。在植树前,苗木调运时要严格检查,及时清除有虫苗木,禁止有虫苗造林,防止虫情传播。

及时剪除苗圃内虫瘿,防止虫情扩散。

成虫期防治:在羽化盛期用性诱剂诱杀雄虫;每亩挂5-6个诱捕器,可有效的降低白杨透翅蛾的危害。

美国白灯蛾防治:成虫产卵盛期,发生严重的地块可树上喷施40%的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二至三次,喷施间隔期15天左右。已蛀入枝干的幼虫,用80%敌敌畏5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50倍液或20%吡虫啉200倍液等用针管注入蛀虫孔内(通常叫做给树打针),并用胶泥封堵虫孔,毒杀幼虫。

常用药剂:杀螟松乳油、敌敌畏乳油、晴松乳油、磷胺乳剂、速灭松乳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