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街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屹立于太原市大地上千余年的古城晋阳,毁之于宋伐北汉的兵。越三年,宋将潘美在晋阳故城之北35里的三交城唐明镇,别建新城,史称太原新城或宋太原城。今桥头街中段与海子边交汇的地段,即宋太原城“朝曦门”外护城河桥的故址。而桥头街之名正源出于此。
桥头街地方风味名吃简介
今桥头街,东起五一路,西至柳巷与柳巷南路衔连处,与钟楼街相直,是由原桥头衔和红市街两条街巷合并为一。提起桥头街,便使人想到太原的地方风味名吃:“清和元”的“头脑”,“六味斋”的“酱肘花”,“认一力”的“羊肉饺”。
“清和元”的“头脑”
有着300余年历史的“清和元”回民饭店,坐落在桥头街中段北侧。它以其独占太原市十大名吃之头的风味——头脑,誉满三晋,遐迩闻名。头脑本名“八珍场”,是由明末清初的仁人志士、著名的学者、精于医道的傅山先生所悉心炮制的一种滋补食品。据说,傅山中年丧妻之后,一 直未续,侍奉于母侧。其母年迈体弱,长卧病榻。为使母亲康泰颐寿,傅山便研制了以肥羊肉、莲藕、山药、黄芪、高良姜、煨面、黄酒、酒糟八种药材和食物为原料的“头脑”,作为老人冬季进食的早点和调补品。经过一个冬季的精心调治服用,他的母亲百病尽消,精神焕发。未几,清军入主中原,傅山矢志亡明,严拒清朝的高官厚禄。为表示自己对清朝统治者的愤恨,遂易八珍汤之名为头脑,将配方和制作方法,传授于太原市城中一家姓朵的专卖羊杂割的饭铺,并亲笔为这家饭铺书写牌匾,取名“清和元”。他这样做的良苦用心在于,饭店以清和元两个少数民族所建的王朝为名,专卖头脑和杂割,一但连起来读念,即成为“头脑杂割清和元”,便成为一句咒骂清元统治者的话,以泄心中积懑。恰如傅山所料,这爿饭店的羊杂割本来就有些名气,再加上风格别具的佳肴头脑,以及与头脑珠联璧合的烧饼帽盒,一时生意兴隆,饮誉并垣,名传三晋,以至“头脑杂割清和元”成为人们赞誉这家饭店的口头禅,一直经营三百载而不衰。
清真认一力饭庄羊肉蒸饺誉满晋阳
需另书一笔的是当年的“清和元”在南仓巷的中段西侧,民国间迁于今址。西距清和元二、三百米,有一幢伊斯兰教风格的中层建筑,这便是清真认一力饭庄。它以其久负盛名的产品羊肉蒸饺誉满晋阳。据食品行家评述,认一力的饺子,形美味佳,皮薄馅嫩,肥而不腻,越嚼越香,是太原十大风味名吃之一。从流传了数十载的当地俚语:“要买东西开化寺,要吃饺子认一力”中,即可体会到其声誉之高,影响之大。认一力开业于1930年,创业者是一位叫做安海的伊斯兰教信徒。因伊教尊奉“安拉”,认为他是创造世界万物的“唯一主宰”,故从“认主独一,主力无穷”的教义中,取“认一力’”为其店名。六十多年来,认一力以其货真价实、服务精到的经营,博得了太原市人的信任,生意一直兴隆,持久不衰。
“六味斋”酱肉店
从认一力西去二、三十米的桥头街西口,则是“味压三晋,香冠群芳”的“六味斋”酱肉店。该店初名“福记六味斋酱肘鸡鸭店”,正式开业于1942年前后。是由北京天福楼酱肘店、天福号酱肘鸡鸭店和天津天盛号肉铺的三位师傅和石家庄市的一位徒弟合股经营创办的。据载,北京天福号酱肘店,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此店从乾隆初年开办。所产酱肘花便成为皇宫帝妃的御用食品之一,身价百倍。以至皇家须给天福号入皇宫腰牌一面,进宫不受巡检。太原六味斋初创之时,正值日寇统治时期,市场混乱,经济萧条,许多店铺濒临倒闭。但是,该店却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味,博得太原市人民的青睐,度过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困境,终于落地生根,保存下来。六味斋酱肉,色香味俱全。“看着亮格晶晶,闻着香格喷喷,吃着美格津津。”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淡而有味,余香浓淳”而闻名三晋,成为太原名吃中的佼佼者。古谚“民以食为天”,新谚“食以味为先”。太原风味名吃有十,桥头街则独占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