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导弹
战略导弹(英文名:Strategic 导弹)是一种用于打击战略目标的导弹,通常携带核弹头,射程在3000公里以上,主要用于对敌方国土、重要军事目标和战略要地进行远程打击,它们具有较长的射程和强大的打击能力,用于实施战略威慑、反击和远程打击等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开始大力发展战略导弹的研究工作。1956年起,苏联R-7的诞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试验成功的洲际弹道导弹(按照作战运用的类型分类,射程在3000公里以上又称为战略导弹)。1958年,美国第一型洲际弹道导弹SM-65(Atlas宇宙神)完成全程试验,并在1959年入役。20世纪60年代初期起,法国也开始研制战略弹道导弹。1965年3月,中国决定研制洲际导弹,编号命名为“东风五号”(东风-5弹道导弹,后来北约代号CSS-4)。20世纪60年代末期,英国开始装备"北极星"A3潜地战略弹道导弹,并装配了集束式多弹头。此后,各国的战略导弹进入技术迭代局面,例如中国在DF-5洲际导弹上进行升级,开始进入东风五号甲(DF-5A)改进型洲际弹道导弹的研究工作。2006年,中国又开启东风五号乙(DF-5B)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2009年,中国试射了一枚卡车装载的东风-31A远程洲际弹道导弹。2015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正式成立,开创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发展的新纪元。2017年7月,朝鲜在战略导弹领域成功发射“火星-14”型洲际弹道导弹,并公开导弹发射现场。2023年7月,朝鲜成功试射了“火星-18”型洲际弹道导弹。
战略导弹主要由弹体结构、战斗部、动力装置、飞行控制系统组成。其中弹体结构包括推进剂储箱、箱间段、分离装置等部分,战斗部又称为弹头,弹头是直接产生杀伤效果的部分,主要完成打击或摧毁目标的战斗任务。动力装置为导弹提供飞行动力,飞行控制系统则是控制并引导导弹的飞向目标。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在二战期间空中作战未取得明显优势,因而德军的“V-2”导弹进入战场,其发射目标遍布欧洲多个国家,使得欧洲各国遭受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损失。“V-2”中近程导弹虽有破坏力,但其也有缺点,最大射程仅为320千米,不能满足轰炸设定目标的任务。此后各国想在空中作战获得主动权,并能丰富投射手段提高国防实力,因此战略导弹全球覆盖的打击能力获得重视,它成为了军事大国所追求的目标。
研制历程
世界发展
二战时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纳粹德国著名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在“V-2”导弹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于是向纳粹政府提议进行A-9/A-10计划,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设计的洲际弹道导弹(后来按照作战运用的类型分类,射程在3000公里以上又称为战略导弹),A-9/A-10的速度达到时速3300米/秒,最大射程达到5000公里,设定弹道最大射高338公里。1945年初,A-9/A-10计划已经完成全部设计任务并进入试验阶段;同年5月,因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败投降,A-9/A-10洲际弹道导弹计划也未能实现,但这也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
冷战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夺取了大量德军遗留的“V-2”导弹研制技术资料、专家以及相关试验生产设备,开始大力发展战略导弹的研制工作。1953年,苏联部长会议发布443-213号政府文件《1953-1955年苏联远程导弹研制决议》,苏联将致力于发展射程超过8000千米的远程导弹(该射程后来被界定为“洲际弹道导弹”)的研究,此后开始进行课题代号分别为T-1和T-2的洲际导弹研制工作,T-1课题为研制射程7000~8000千米的两级弹道导弹,T-2课题则为研制洲际巡航导弹。1954年,苏联决定将洲际导弹研制型号定为R-7(北约代号SS-6“警棍”)。
1955年8月21日,苏联在洲际导弹研究方面取得进展,R-7洲际导弹由苏联导弹科学家谢尔盖·科罗廖夫担任总设计师,随后R-7洲际导弹试验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终于成功,弹头质量模型飞完了5600千米航程,到达堪察加靶场,R-7的诞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试验成功的洲际导弹。1958年11月28日,美国第一型洲际弹道导弹SM-65(Atlas宇宙神)完成全程试验,其与苏联R-7洲际导弹同样在1959年入役。
1960年1月,苏联R-7洲际导弹开始战斗执勤,并于11月20日正式装备部队,之后在1968年退役。20世纪60年代初期起,法国也开始研制战略弹道导弹。20世纪60年代末期,英国开始装备"北极星"A3潜地战略弹道导弹,并装配了集束式多弹头。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除进一步改进惯性制导系统和加固导弹发射井外,为提高战略弹道导弹的生存能力,一些国家着手研制机动性能好的陆基战略弹道导弹,苏联的SS-24战略弹道导弹由铁路列车载运机动发射;SS-25战略弹道导弹由汽车载运,在公路上机动发射,也可部署在加固的发射井内发射,同时还注重增大潜地弹道导弹的射程,扩大核潜艇作战巡逻海域,加紧机动式弹头的研究,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使其具有摧毁硬(点)目标的能力。此外,加强新型战略巡航导弹的研制,以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
现代发展
2017年7月4日,在战略导弹方面,朝鲜成功发射“火星-14”型洲际弹道导弹,并公开导弹发射现场。2020年12月,俄罗斯采用固体燃料推进的R-30“布拉瓦”(代号为“圆锤”)洲际弹道导弹完成了4枚齐射测试,“布拉瓦”弹道导弹由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研制,是俄罗斯海基三级固体燃料潜射导弹,平均射程超过8000公里。
2023年,在朝鲜人民军建军75周年阅兵仪式上,“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正式曝光,它的射程超过1.5万公里;3月16日,朝鲜试射“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其上升高度为6045公里,飞行距离达1000.2公里,飞行时间为4151秒,最后准确落在朝鲜东海公海的目标水域;7月,朝鲜成功试射了“火星-18”型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火箭技术专家钱学森决定从美国回到中国才开始进入导弹领域。1955年,钱学森起草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被送进中南海。1956年,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并由钱学森任院长,这一时期的新中国在研发尖端武器方面十分困难,在研制导弹方面技术欠缺,因此钱学森编撰了一部基础教材《导弹概论》。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掌握核武器技术之后,洲际弹道导弹也被提上了日程。
1965年3月,中国决定研制洲际导弹,编号命名为“东风五号”(东风-5弹道导弹,后来北约代号CSS-4),“东风五号”的定位是一种发射井基,二级、液体推进的洲际弹道导弹,该洲际弹道导弹由中国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现航天一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CALT)设计开发。
1971年3月,中国第一枚东风五号遥测弹各种试验和总装工作完成之后东风-5洲际导弹首发遥测弹发射,进行低弹道方案考核试验。此后,该洲际弹道导弹的两次发射试验均未成功,东风五号的试验工作暂时搁置。1973年10月,中国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试验计划推迟。
1975年,中国东风-5弹道导弹洲际导弹的第2批次飞行试验开始处于酝酿状态。1977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于1980年进行东风-5洲际导弹全程试验,随后一共生产16发,其中8发在1981年前用于飞行试验。1984年,中国的3发东风-5洲际导弹参加国庆大阅兵。1985年,东风五号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6年7月,配备的核弹头和东风五号相继设计定型,至此东风五号项目的研发工作在历经坎坷之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中国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实力仍有差距。
此后,中国在东风-5弹道导弹洲际导弹上进行升级,开始进入东风五号甲(DF-5A)改进型洲际弹道导弹的研究工作。2006年,中国又开启东风五号乙(DF-5B)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2009年,中国的东风-31甲弹道导弹首次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亮相;11月22日,中国试射了一枚由特殊设计过的卡车装载的东风-31A远程洲际弹道导弹。
技术特点
弹体结构
战略导弹的弹体结构包括推进剂储箱、箱间段、分离装置等部分。横截面基本都为圆形,从结构学、空气动力学考虑,选择圆形截面最合适。对外其需要良好的气动外形,减少阻力,对内则需要安装导弹的战斗部、制导系统、动力装置、推进剂、及弹上电源等,所以也需要承受一定结构应力,这种外形设计能够使导弹在运动时受到均匀的空气动力学,方便转换姿态、调整方向。同时,有助于留出内部空间,装载更多燃料和仪器,在保证导弹质量分布均匀的前提下,提高弹体结构的利用率。
动力系统
动力装置为战略导弹提供飞行动力,使其获得所需要的射程和飞行速度,导弹自身携带燃烧剂和氧化剂。弹道导弹发动机是为弹道导弹提供动力的装置,其重量和体积都占据了整个弹道导弹的绝大部分。依据装填推进剂的不同,弹道导弹发动机分为液体发动机和固体发动机。早期的弹道导弹发动机大多是液体发动机,这种液体发动机具有推力大、操控性好、运载能力强等优点,但也具有发射时准备时间长、生存能力差等缺点。固体发动机是当代弹道导弹的主要动力装备,具有可靠性强、结构尺寸小、启动速度快、运输和储存方便等优点。
属于战略导弹的洲际弹道导弹一般采用多级推进装置,推进器有液体燃料推进器和固体燃料推进器。例如苏联的第一款R-7/SS-6洲际弹道导弹所采用的是液态氧/煤油推进剂,具有较高的比冲。但液氧需在-183*C以下的低温下保存,临近发射才能加注进入箭体贮箱。并且加注过程中需要用氮气吹除冷凝水汽并泄压。后助推飞行器是洲际弹道导弹上分导式再入飞行器的运载器,又称分导式再入飞行器母舱,它也能用于运载诱饵、干扰物和其他突防装置。后助推飞行器可以在再入飞行器释放出来沿无动力的弹道飞向预定目标前为其增加一定的射程。
后助推飞行器是洲际弹道导弹上分导式再入飞行器的运载器,又称为分导式再入飞行器母舱,后助推飞行器可以在再入飞行器释放出来沿无动力的弹道飞向预定目标前为其增加一定的射程。
战斗部
战斗部是毁伤目标的有效载荷,一般都安装在导弹的前部,所以又称为弹头。弹头是弹道导弹直接产生杀伤效果的部分,主要完成打击或摧毁目标的战斗任务。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一般都是核弹头,洲际弹道导弹问世后,核聚变弹头进一步发展,使弹头进一步小型化,并便于使用多弹头,弹头抗核辐射效应的能力更强,结构上也得到加固,可以承受地面冲击力,从而导致人们研制出用于摧毁特别坚固目标的钻地弹头。但是弹道导弹的弹头并不一定必需是氢弹,甚至不一定是核弹头。随着导弹命中精度的提高,弹道导弹也可能携带精确制导和摧毁面状目标的常规弹药。
发射系统
不同的战略弹道导弹发射不同,地地战略弹道导弹可采用地面固定发射、机动发射或地下井发射。潜地战略弹道导弹,采用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巡航导弹,可在地面、舰艇或飞机上发射。
陆基弹道导弹根据发射地点不同,可分为发射井发射、公路机动发射和铁路机动发射。其中,发射井发射通过固定的地面发射井对弹道导弹进行发射,是弹道导弹发射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性能稳定、准备时间较短等优点,美国的“民兵”系列弹道导弹均采用地下井发射方式。公路机动发射是指通过导弹发射车进行导弹发发射,具有隐蔽性好、机动性强等优点,代表性的如俄罗斯“白杨”-M以及印度的“烈火”系列弹道。
再入飞行器
携载弹头飞向预定目标的容器就是再入飞行器,属于战略导弹的洲际弹道导弹可以携载10个或者更多的再入飞行器,这也就表明了再入飞行器的数量越多,每枚导弹所能打击的目标也就越多。
命中精度
导弹命中精度通常用圆概率偏差(CEP)或概率偏差(E)表示,目前各国最常用的是CEP,CEP是判定和衡量导弹打击目标能力最主要的因素和指标。同时在外国战略导弹方面,比如俄罗斯的“圆锤”R-30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其命中精度的圆概率误差为120米至350米,即在一定射程内有50%的几率击中以目标为圆心、半径120米至350米以内区域。
制导方式
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按照作战运用的类型分类,射程在3000公里以上称为战略导弹)综合使用了无线电指令和惯性制导方式,这种方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无线电指令制导系统易遭外界干扰或破坏。美苏两国在早期的导弹计划中都采用全惯性制导系统来提高命中精度和可靠性。此后,洲际弹道导弹大都采用复合制导方式,即惯性制导、GPS制导和地形匹配制导。例如中国的东风-5弹道导弹洲际导弹,制导系统选用平台-计算机方案,采用三轴稳定平台,静压气浮陀螺,先进弹载计算机(中国首台集成电路空间计算机)。
现役洲际弹道导弹一般采用高精度惯性系统,以传统机电型陀螺及平台式系统为主,同时辅以星光、地形匹配、GPS、寻的制导等技术,形成复合制导体制。惯性制导系统通常由惯性测量装置(陀螺稳定平台)、计算机、控制或显示器等组成,惯性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角运动参数的陀螺仪和测量平移运动加速度的加速度计。计算机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运算,获得运动物体的速度和位置。导弹的计算机所发出的控制指令,直接送到执行机构控制其姿态,或者控制发动机推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时间,将导弹引导到目标区内。惯性制导负责早期和中段指挥导弹飞向目标大致方向,而其他的制导方式(主动雷达制导、卫星制导、星光制导)为末段攻击过程中的精确制导方式。
指挥控制系统
在现有的战略进攻武器系统中,洲际弹道导弹占有一项优势,即最高指挥当局能对洲际弹道导弹的授权发射加以控制,确保防止未经批准就擅自发射导弹。美国、苏联、法国、英国和中国都为各自的弹道导弹部队建立了严格的指挥控制与通信(C4I)系统。
典型型号
R-7洲际导弹
1954年,苏联将所研究的洲际导弹研制型号定为R-7(北约代号SS-6“警棍”战略导弹),总设计师为苏联导弹科学家谢尔盖·科罗廖夫,它的两级发动机均采用格鲁什科主持设计的液态氧和煤油发动机。1956年8月21日,R-7洲际弹道导弹在苏联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试验成功,弹头质量模型飞完了5600千米航程,到达堪察加边疆区靶场,因此它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试验成功的洲际导弹。该洲际导弹最大射程8000千米,核装药威力达300~500万吨TNT当量,导弹在注满推进剂情况下可以保存30天,发射准备时间12小时。1960年1月,R-7导弹开始战斗执勤,并于11月20日正式装备部队。这型导弹仅仅生产了4枚,之后在1968年退役。
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
“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发,其发射方式分为公路机动发射和地下井发射两种。该导弹飞行速度快,并能够变轨机动飞行,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突防能力。
东风-5B洲际战略导弹
中国的东风-5B洲际战略核导弹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携带弹头多、突防能力强、毁伤威力大,射程达到一万五千米,打击起来全方位无死角,它是中国火箭军最具威慑力的一款重磅武器。2019年10月1日,东风-5B洲际战略核导弹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亮相,它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坚强盾牌。
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
1999年,中国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阅兵式上,东风-31弹道导弹亮相,其是中国首型固体燃料远程导弹,也是中国第二代战略导弹,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采用储存、起竖、发射三用一体的车载方式部署。“东风-31”是“东风-5弹道导弹”的接替者,它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和小型化的弹头技术,采用了快速机动发射技术,以及新一代的试验遥测技术。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的第四代战略性武器。1986年,它开始立项,它全长21米,直径2.25米,使用三级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最大发射重量为30吨,使其可以携带1枚300万吨当量的大型核弹,或者携带10枚30万吨当量的中型核弹,同时东风41洲际导弹导弹的弹头配置了三轴液浮惯性陀螺和数字式空间计算机。之后在1995年完成试射工作,并于2019年亮相于国庆阅兵仪式。
“民兵”洲际弹道导弹
LGM-30G弹道导弹(民兵)是波音公司为美空军研制的洲际弹道导弹,其包括LGM-30A(民兵-1A)、LGM-30B(民兵-1B)、LGM-30F(民兵-2)及LGM-30G(民兵-3),从1958年研制到1977年停产,共生产了共2423枚“民兵”系列洲际弹道导弹。其中,“民兵-3”型是美军第一款带分导式弹头的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并且配备了矢量动力系统,用于精确微调导弹的弹道,射程在1.3万公里左右,一般携带3枚20万吨当量的中型核弹,打击误差不超过150米,“民兵-3”洲际导弹集成了先进的制导、指控和瞄准等技术,其服役期可至2030年。
“萨尔马特”超重型战略导弹
俄罗斯的“RS-28弹道导弹”超重型战略导弹是少有的使用液体燃料的弹道导弹,同时它也是俄罗斯第五代重型洲际弹道导弹,重量超过200吨,有效荷载为10吨,采用液体燃料推进。该导弹可携带10到15枚分导式核弹头,也可搭配“先锋”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弹头采取先进的突防技术。它的理论射程高达1.8万公里,搭载1枚2500万吨当量的超大型核弹,或者搭载10枚75万吨单量的中型核弹,是全球威力最大的战略导弹。
MGM-134A(侏儒)洲际弹道导弹
MGM-134A(侏儒)是美国开发的一款陆基移动洲际弹道导弹,它的射程可达11000公里。该导弹为三级固体燃料导弹,采用“冷发射”方式发射,弹头由一个单独的Mk.21再入飞行器和一个475 kT的W-87-1氢弹组成,导弹惯性制导系统为其提供了90米的命中精度。
“三叉戟”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三叉戟”是美国研制的一款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其包括UGM-96(三叉戟1 C-4)和UGM-133(三叉戟2 D5),该导弹为三级固体导弹,由弹体、推进、制导与飞行控制、末助推控制、再入等分系统组成。“UGM-96A弹道导弹2 D-5”具备攻击和打击硬目标的能力,可以对敌方加固的洲际导弹发射井和加固的地下战略指挥部进行打击。
R-30“布拉瓦”(代号为“圆锤”)洲际弹道导弹
2020年12月,采用固体燃料推进的R-30“布拉瓦”(代号为“圆锤”)洲际弹道导弹完成了4枚齐射测试,“布拉瓦”弹道导弹由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研制,是俄罗斯海基三级固体燃料潜射导弹,平均射程超过了8000公里。
区别与差异
按照作战运用的类型分类
第一种是战略导弹,通常射程在3000公里以上,携带核弹头,主要打击敌政治经济学中心、军事战略及战争潜力目标,能够对敌产生巨大的政治和军事震慑,并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第二种是战术导弹,射程通常在3000公里以内,携带普通或者是特种战斗部,主要担负战场支援任务,重点打击敌战场指挥机构、重兵集团及枢纽目标等等。
按照射程分类
美国按照射程将弹道导弹分为近程弹道导弹(\u003c1000km)、中程弹道导弹(Medium-Range Ballistic Missiles,1000-3000km)、中远程弹道导弹(Intermediate-Range Ballistic Missiles,3000-5500km)和洲际弹道导弹(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s,\u003e5500km)。而国内则有所不同,按照射程将弹道导弹分为近程弹道导弹(\u003c1000km)、中程弹道导弹(1000-4000km)、远程弹道导弹(4000-8000km)、洲际弹道导弹(\u003e8000km)。
按照发射平台分类
弹道导弹按照发射平台可分为陆基弹道导弹、海基弹道导弹和空基弹道导弹。陆基弹道导弹根据发射地点不同,可分为发射井发射、公路机动发射和铁路机动发射。其中,发射井发射通过固定的地面发射井对弹道导弹进行发射,是弹道导弹发射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性能稳定、准备时间较短等优点,美国的“民兵”系列弹道导弹均采用地下井发射方式。
公路机动发射是指通过导弹发射车进行导弹发发射,具有隐蔽性好、机动性强等优点,代表性的如俄罗斯“白杨”、印度的“烈火”系列弹道。以射程8000千米的洲际弹道导弹为例,它在飞行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也就是发动机关机时的速度)可达6.56千米/秒,超过19个马赫;在飞行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可达4.95千米/秒,也超过了14个马赫数;以射程10000千米的洲际弹道导弹为例,它在飞行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也就是发动机关机时的速度)可达6.92千米/秒,超过20个马赫数;在飞行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可达5.33千米/秒,也超过了15个马赫数;以射程为14000千米的洲际弹道导弹为例,它在飞行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也就是发动机关机时的速度)可达7.45千米/秒,将近22个马赫;在飞行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可达6.2千米/秒,也超过了18个马赫数。
拦截方式
核弹拦截
随着洲际导弹的问世,美国和苏联国家就开始想着尽快研制出“导弹克星”,但由于洲际导弹速度快(最大飞行速度可达7千米/秒以上),雷达散射界面小,跟踪捕获难度大。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苏都选择了“用核弹反核弹”的方法来拦截洲际弹道导弹。
弹道拦截
1961年,苏联研发A-35“橡皮套鞋”(Galosh)反弹道导弹系统,这种系统装备了两种导弹:一种是代号为53T6的高超音速大气层内拦截导弹,另一种是代号为51T6的大气层外拦截导弹,分别携带了300-500万吨当量的AA-84氢弹,利用核弹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电磁脉冲,瘫痪并摧毁来袭的敌方核导弹。而同一时期的美国采取的是改型方案,即在“奈基”防空导弹系统的基础上,升级为威力和射程都更大的“奈基-宙斯”系统,新系统的战斗部最初采用500千克T-45高爆弹头,此后升级了“奈基-宙斯A”“奈基-宙斯B”等系统,战斗部为当量为500万吨的W71热核弹头。1959年8月,美国的“奈基-宙斯”系统首次试射。美国和苏联研究的这种核反导系统开启了人类历史上反洲际弹道导弹的先河。
发展趋势
随着战略导弹不断发展,所有核弹拥有国均在对其核武库进行维护或现代化升级。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持续对现有战略导弹进行升级换代,不断发展新型常规战略武器,研制新一代战略导弹。例如美国发展了多种类型的高超声速导弹项目,包括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项目中的X-51A、HSSW,助推滑翔导弹项目中的AHW和HTV-2,同时美国正在研制的常规快速打击系统(CPS)将是未来美国常规战略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俄罗斯正在积极研制新型高超声速武器。2015年,俄罗斯进行了先锋Yu-71高超声速滑翔导弹飞行试验。
2017年,美国防部、美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均宣布,美空军核弹中心设在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的分部授予波音公司、诺·格公司各一份为期三年、总金额3亿多美元的陆基战略威慑(GBSD)项目“技术成熟与风险降低”阶段合同开启新的发展。此外,俄罗斯在战略核武器的发展中积极研究和试验新型技术,其在突防技术方面探索等离子突防技术,通过等离子发射装置摧毁敌反导拦截弹,达到以攻助防的效果。
参考资料
洲际战略导弹.中国军网.2024-02-27
朝鲜首次成功发射导弹 射程远及美国 联合国秘书长:厚颜无耻.浙江在线时政.2024-03-01
中国火箭军的前世今生.北京周报.2024-02-28
The Dynamics of US to Develop Strategic Missile Defense System.联图云.2024-03-02
《世界导弹及核武器发展趋势》④导弹类型繁多,应当如何分类?.人民资讯官方号.2024-03-01
导弹是如何分类的.cnki.2024-02-28
《周末特供》 20130905 二战的尾声:1945年6月17日至6月23日.央视网.2024-03-01
导弹之盾成长记(二):美苏早期反导系统是怎样“炼成”的.光明网.2024-03-01
弹道导弹为何成为各国梦寐以求的“大杀器”?.光明网.2024-03-01
东风5洲际导弹总师逝世:揭秘东风5研制历程.中国新闻网.2024-03-01
第三章 八十年代导弹现状及今后的动向.cnki.2024-02-28
东风5洲际导弹总师逝世:揭秘东风5研制历程.中国新闻网.2024-03-01
东风5洲际导弹总师逝世:揭秘东风5研制历程.中国新闻网.2024-03-01
东风5洲际导弹总师逝世:揭秘东风5研制历程.中国新闻网.2024-03-01
东风5洲际导弹总师逝世:揭秘东风5研制历程.中国新闻网.2024-03-01
中国“东风”系列战略导弹研制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2024-02-28
朝鲜宣布成功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8”.环球网官方账号.2024-03-08
导弹之盾成长记:探寻洲际弹道导弹的起源.光明网.2024-03-01
东风5洲际导弹总师逝世:揭秘东风5研制历程.中国新闻网.2024-03-01
俄军高官披露“布拉瓦”潜射导弹性能,“任何反导系统都无法拦截”.环球网.2024-03-02
技术派|“双头鹰”的利爪:俄“圆锤”导弹渐入佳境(下).澎湃新闻.2024-03-02
潜射弹道导弹:神秘的“水下重剑”.人民资讯.2024-03-02
朝鲜阅兵,新型洲际弹道导弹曝光!.环球时报.2024-03-08
朝鲜宣布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7”.国际在线官方账号.2024-03-08
60年前“东风”起,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导弹!.cctv.2024-02-28
东风5洲际导弹总师逝世:揭秘东风5研制历程.中国新闻网.2024-03-01
东风5洲际导弹总师逝世:揭秘东风5研制历程.中国新闻网.2024-03-01
东风5洲际导弹总师逝世:揭秘东风5研制历程.中国新闻网.2024-03-01
东风5洲际导弹总师逝世:揭秘东风5研制历程.中国新闻网.2024-03-01
东风5洲际导弹总师逝世:揭秘东风5研制历程.中国新闻网.2024-03-01
导弹设计有什么讲究?为什么大部分导弹都是圆腰身?.光明科普.2024-03-02
越大洋的利剑——洲际弹道导弹.全民国防教育网.2024-03-02
东风5洲际导弹总师逝世:揭秘东风5研制历程.中国新闻网.2024-03-01
什么是导弹命中精度.兵器知识杂志官方账号.2024-03-08
俄“圆锤”洲际弹道导弹开始装备海军潜艇.新华网官方账号.2024-03-08
国外主要反辐射导弹及洲际导弹的制导方式.精密智造官方号.2024-03-01
俄军试射白杨M洲际导弹 成功击中远东目标(图).新华网.2024-03-20
钢铁长城,坚不可摧!骄傲转发中国现役顶级主战装备知识帖→.光明网官方账号.2024-03-02
60年前“东风”起,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导弹!.光明网.2024-03-02
东风-31洲际导弹野外作训现场曝光(组图).环球网.2024-03-02
上榜!世界最强陆基洲际导弹亮相 中国有两款.长江新闻.2024-03-02
东风41作为我国“压轴级”武器,放在世界上来看,算是什么水平?.中共南阳市委政法委员会官方账号.2024-03-02
MINUTEMAN I FACT SHEET.spaceline.2024-03-02
民兵-3 洲际导弹.中国网.2024-03-02
俄将建造46套“萨尔马特”洲际导弹系统:可打击全球目标 能载15枚核弹头.环球网.2024-03-02
Martin Marietta MGM-134 Midgetman.Directory of U.S. Military Rockets and Missiles.2024-03-02
美国海基核力量的支柱—三叉戟II D5潜射导弹.网易军事.2024-03-02
导弹射程如何分?.人民网.2024-02-27
世界上最快的导弹可以飞多快?.光明网.2024-03-01
导弹大家族都有哪些成员?.科普中国官方账号.2024-03-02
美俄战略导弹未来发展趋势.《军事文摘 》杂志官方账号.202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