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三宝垄

三宝垄

三宝垄(印尼语:Kota Semarang,英语:Semarang),又名“川”,是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首府,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是爪哇岛北岸第三大港(次于丹戎不碌和泗水)。截至2020年,三宝垄总面积373.67平方千米,人口约165.35万。

三宝垄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滨爪哇海,跨三宝垄河东西两岸,属热带雨林气候。三宝垄系历史名城,其建城史可追溯至公元8世纪古代马打蓝国王朝时期。15世纪,郑和来到爪哇。15世纪末,淡目苏丹派遣玛德·班旦王子前来传播伊斯兰教。1547年,巴章王朝苏丹在三宝垄设县,三宝垄正式建城。从17世纪开始,三宝垄成为一个香料转口贸易港。1966年,三宝垄市政府建立郑和纪念碑。主要农作物有大米、苜蓿、蔗糖、橡胶、咖啡、茶、椰子、烟草等,其中,蔗糖是出口量最高的作物;工业主要有玻璃、制鞋、电器设备、纺织、奎宁制造、木材加工、造船业等;手工艺以制作黄铜钟、佳美兰铜乐器、蜡染花布、家具雕刻为主。该市分南(新)北(老)两部分;北城街巷交错,南城詹迪丘陵是风景美丽的住宅区,西南部有热矿泉。境内的铁路和公路通岛内东西部各大城市,还建有机场。主要景点有三宝洞、大觉寺、三保庙、三宝垄老城等。

名称由来

相传,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下南洋时,曾在这里登陆,城市由此得名。每年阴历6月30日是郑和抵达的“圣日”,这时,全国各地的华侨华裔都要到这里参加庙会

三宝垄是一个繁忙的行政和贸易城市,众多办公大楼、商务中心、工业场地聚集在低地上,山麓一侧则坐落着许多带有美丽花园的房屋,是饱览城镇和海面的景色的绝佳位置。城市有记载的历史是从公元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许多迷人的古代和殖民时期的纪念碑仍旧保留至今。

这个城市与中国有着难解的情缘,处处都有华人的印记,“三宝垄”的名字就起源于中国的航海英雄——郑和。在国外用中国人命名的城市十分少见,绝无仅有的三宝垄将记载着一个民族的伟大、光荣和走向世界的勇气和气魄。在这里,华人和爪哇人继承了郑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共同创造了三宝垄的辉煌历史和美好现实。

历史沿革

三宝垄系历史名城,其建城史可追溯至公元8世纪古代马打蓝国王朝时期。15世纪,郑和来到爪哇。15世纪末,淡目苏丹派遣玛德·班旦王子前来传播伊斯兰教。当时该地区遍布一种名为阿色阿榔的树木,相传地名“Semarang”便由此而来。1547年,巴章王朝苏丹在三宝垄设县,三宝垄正式建城。从17世纪开始,三宝垄成为一个香料转口贸易港,尤其是海上旅游越来越盛行之后,三宝垄也成为一个繁忙的贸易和乘客港口。1966年,三宝垄市政府建立纪念碑,以印度尼西亚、中、英文记载了郑和的简历及访问印尼的经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三宝垄位于爪哇岛北岸,濒临爪哇海,跨三宝垄河东西两岸,城市的北部是平坦的海岸,南部则是从candi baru向上到Ungaran城镇的山麓一边。

气候

三宝垄属热带雨林气候,夏天盛行南至西南风,冬季多西南风。年平均气温约28℃,平均年降水量2780毫米。经常有雷雨出现。属半日潮港,平均潮差0.6米。

经济概况

三宝垄处处都有华人的印记,华人对三宝垄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三宝垄50%~70%的经济活动与华人有关。当地华人大多数以经商为生,商业方面主要是物资批发。

农业

三宝垄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有大米、苜蓿、蔗糖、橡胶、咖啡、茶、椰子和烟草等,其中蔗糖是出口量最高的作物。

工业

三宝垄的工业有玻璃、制鞋、电器设备、纺织、奎宁制造、木材加工、造船业等。三宝垄是中爪哇省最重要港口,是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集散地,该市制糖业发达。手工业主要是木制品和家具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迪波内戈罗大学印尼语:Universitas Diponegoro),是印尼中爪哇的一所大学,1956年作为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成立,1961年取得国立大学的地位。该大学的名字取自一位18世纪反抗荷兰人统治的印度尼西亚王子迪波内戈罗。迪波内戈罗大学的校址分布在三宝垄等地的多个位置,占地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包括7个校区和1个服务区。

交通条件

三宝垄与爪哇各大城镇有铁路相连。三宝垄艾哈迈德·亚尼国际机场20条航线连接了国内15个城市,还有吉隆坡新加坡的国际航班。

人文

传说

相传当年郑和的船队驶抵这里时,副使王景弘病得很严重,船队被迫停泊于此。郑和率众登岸,发现一个可供栖身的山洞,遂留下十名随从,一些药物、食品和一条船,将王景弘安置于洞内疗养,然后继续航行。王景弘病好后,率随从垦殖建房,与当地女子通婚,并传播中华文明和郑和事迹,人丁渐繁,终成市镇。由于王景弘及随从去世后皆葬于斯,因名之三宝垄。当年郑和登陆的港湾,也命名为三宝港。

三宝垄保存有许多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传说当年郑和所发现王景弘曾养病的岩洞,位千三宝垄市北郊5公里的狮头山上。洞前古木参天,立有“圣山圣洞”的牌楼。洞口有一米见方,可屈身而入,内深数米,面积约达100平方米。洞旁有一水井,相传是郑和为供土兵饮用所凿,故名三宝井.水极清澈,被视为圣水。洞中石壁上供奉有郑和神像,刻有“受命皇朝临海国,留踪石洞庇人寰”的对联,传说为王景弘当年率众参拜时所置。洞前建有三宝公庙,为三座中国式的殿宇。中殿供郑和塑像,左殿供一大铁锚,据称是郑和船队遗物,右殿是副使王景弘及其随从之墓。三宝公庙初建于1434年,重修于1931年,多有名人所题横匾竖联,已成为一游览胜地,终日香火不绝。相传中原地区农历六月三十日为郑和在三宝垄登陆的日期,每年是日,该城的华侨华人必倾城而出,组织盛大的纪念活动。市民抬着三宝公圣像上街游行祭拜,以示郑和重游故地,并伴以舞龙、舞狮、演戏等活动。朝拜者往往逾数万人,争相簇拥,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郑和到三宝垄和副使王景弘病居于此,都是流传于当地的传说,国内史籍上并无记载。但郑和下西洋途中曾数次经过爪哇岛,却是有史可查的事实。不管怎样,印度尼西亚及三宝垄的华侨华人都对此深信不疑,立庙祭祀,称郑和为“可敬的航海家”、“伟大的三宝”,甚至把他作为该城的保护神来祀奉。每逢中国阴历的初一和十五,当地不少华侨华人都要前往三宝公庙烧香敬仰,印尼人也按爪哇历前往礼拜。百代传扬,经久不灭。1966年,三宝垄市政府建立纪念碑,以印尼、中、英文记载了郑和的简历及访问印尼的经过。这些遗迹、遗物、传说和活动,反映了海外赤子对中原地区的深情和热爱,也显示了当地人民对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的怀念和崇敬。

风景名胜

综述

三宝垄的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三宝洞、大觉寺、三保庙、三宝垄老城等。三宝垄有两处关于郑和的著名建筑,一个是传说郑和登陆地点的三宝洞,一个是后来兴建的大觉寺。三宝垄三宝基金会秘书柯东海解释说,原来只有一个三宝洞,但当时那片土地属于犹太人所有,华人去参拜郑和需要交钱,所以后来华人就决定再修建一座祭祀的庙宇来供奉郑和。Tinjomoyo是三宝垄市著名的娱乐中心,这里既有传统爪哇剧的表演,又有现代乐队的演出,同时这里还有出售各种纪念品的小店。林医生街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三宝垄市,街道的名字起源于一位著名的土生华侨医生林月华,是印度尼西亚以华侨姓名命名的街道之一。黄仲涵街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三宝垄市,街道以印尼一糖业大王黄仲涵(1866至1924,祖籍福建同庆)的名字命名,是印尼国内以华侨姓名命名的街道之一。

三宝垄市政公园

三宝垄市政公园占地350公顷,公园里景色优美,有山、河和峡谷。公园里有各种热带动物,是印尼闻名的热带动物博物馆。

三保庙

三保庙位于距三宝垄市中心西南5公里的望安山麓,背山面海,很是雄伟。这里是当年郑和船队登陆的地方,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修了这座庙。经过数百年的沧桑更迭,三保庙几经烧毁,却又几经修扩建,可见当地人对郑和的尊敬崇拜。

三宝垄老城

三宝垄老城建于17世纪,是东南亚乃至世界保存最完好的殖民城市,见证了人类文明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重要历史阶段。三宝垄老城保留着一组建筑风格各异的建筑,包括中世纪、巴洛克和现代风格。其独特的城市景观展示了一座防御城市的发展历程。

友好城市

参考资料

福建国际友城“话你知”系列之印度尼西亚三宝垄市.福建省外办 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4-09-10

Semarang.britannica.2024-09-10

三宝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4-03-03

驻泗水总领事馆领区五省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泗水总领事馆.2024-09-10

福建国际友城“话你知”系列之印尼中爪哇省.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4-09-10

Semarang Old Town.unesco.2024-09-10

印尼三宝垄华人张克顺过大年.中国新闻网.202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