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施岑

施岑

施岑,字太玉,沛郡人,西山十二真人之一。其父施朔,移居于九江赤乌县。后来成为道家真君许逊弟子,《旌阳许真君传》载其挥剑斩蛟,“吴君(吴猛)乃飞步踏其首,以剑劈其,蛇始低伏。弟子施岑、甘战等引剑挥之。”

净明道

派别

净明道是宋元间在南昌西 山兴起的一个道教派别,由灵宝派分衍而成,全称“净明忠孝道”。该派尊奉许逊为祖师,称其法出于许逊之传。

许逊于晋朝太康(280~289)年间曾任旌阳县令,故人称许旌阳。后弃官返归乡里,以南昌西山为中心传道。其主要弟子有吴猛、时荷、甘战、周广、陈勋、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黄仁览钟离嘉。世称许逊及其十一弟子为十二真君。

许逊死后,其后代在西山许宅立游帷祠,后改为观,继续传道。隋炀帝时,“焚修中辍,观亦寻废”。①至唐永淳(682~683)年间,道士胡惠超重建。北宋历代皇帝皆尊崇西山道教大中祥符三年(1010),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政和二年(1112)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吴猛等十一人为“真人”,加赠玉隆宫为万寿宫。宋王朝敕令:禁名山樵采,免除玉隆宫租赋徭役。黄庭坚等二十六位文官相继担任玉隆万寿宫提点、提举、管局、主管等职。

教义

净明道的“净明”二字的解释,据《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称:“何谓净?不染物;何谓明?不触物,不染不触,忠孝自得。”刘玉认为:“净明只是正心诚意,忠孝只是扶植纲常”,“本心以净明为要,行制贵在忠孝”。《太上灵宝净明法序》亦称:“净明者,无幽不烛,纤尘不染,愚智皆仰之为开度之门,升真之路。以孝悌为之准式,修炼为之方术,行持为之必要。”净明二字还取佛教常言心性本净本明之义。净明道认为修炼首先要达到内心一尘不染、不触之思想境界,忠孝则是日常行为活动的准则,二者缺一不可。倡言净明,旨在教人清心寡欲,使心念和行为符合封建伦理规范,做忠臣孝子良民。

伦理

净明道的宗教伦理据称以许逊所谓忠、孝、廉、谨、宽、裕、容、忍的“垂世八宝”为依据,尤以忠孝为首,即“忠孝大道之本也”,认为恪守净明忠孝即可修仙得道。《净明大道说》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不在参禅问道,入山炼形;贵在乎忠孝立本,方寸净明。四美俱备,神渐通灵,不用修炼,自然道成。”净明道的基本宗旨是“以忠孝为本,敬天崇道、济生度死为事。”忠孝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可见净明道和儒学之间的密切思想渊源。它还融合道、儒、释,倡导三教归一。刘玉认为“太上之净明,夫子之忠恕,瞿云之大乘,同此一也”。

净明道与正一等符箓派一样,道士不一定出家。黄元吉说:“道由心悟,玄由密证,得其传者,初不拘在家出家。……而吾师玉真先生遇都仙(许逊),亦以在俗之身焉。”刘玉对西山道教教法进行了更新,改革了符咒、斋醮、告斗等修炼方术,提倡孝道,不重祈祷仪式中的繁文节,制定了“日知录”、“功过格”,作为教徒日常生活的规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