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园行宫
“夏园行宫”始建时间,相关资料有多种记载。如《兴京县志》称“夏园行宫”始建于清代;《东北名胜古迹轶闻》说相传为清太祖所建,后改为“驻宫”;也有学者认为始建于清代康熙帝三十七年(1698年)。不仅清代康熙、雍正时期没有这座行宫,就连爱新觉罗·弘历前三次东巡祭祖时,“夏园行宫”也不见踪影。史料记载,清代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皇帝第一次东巡来到王建墓祭祖时,大营设在“五谷村”。清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第四次东巡祭祖时,这才“驻跸”于“夏园行宫”。
简介
夏园行宫始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为沈阳市侍郎得福奉旨所建。位于今辽宁抚顺夏园村,距清永陵2.5公里,距县城25公里。整体建筑群内建宫宅81间。
人文历史
清代,帝王东巡祖是其封建政治活动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夏园行宫则是清代帝王东巡祭祖谒陵的驻跸之所。夏园行宫背山面水,景色秀丽。开始时是为爱新觉罗·弘历第三次东巡而拓建的行宫。
建筑结构
夏园行宫的整体建筑群占地百余亩,主要有福绥堂、顺宣斋、照殿、阿哥所、垂珠门等。行宫的建筑群体虽取材于青砖青瓦,但建筑工艺精细,铆镌相接,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建筑群体四周被红墙环绕,呈现出浓厚的满族建筑特征。
夏园行宫整体建筑的81间殿房按“五福方寿”的吉祥格局落成。宫内各殿房甬道全部采用五级梯阶。各建筑物檐端取用只兽檐、滚龙脊。夏园行宫背倚龙岗山,面临苏子河,分为东、中、西三路,主体建筑集中于中路。中路建筑共有四重宫院:第一重为“福绥堂”,共5间,两侧各有3间配殿,殿前3间宫门,宫门内有一间垂花门,宫门外东西两侧各有5间朝房,“福绥堂”为皇帝“驻跸”期间处理朝政的殿堂;第二重宫院“宣顺斋”,共5间,为皇帝“寝宫”;第三重宫院“照殿”,又名“七间殿”,为后妃起居之所;第四重宫院为“御花园”。“夏园行宫”东路主要建筑有“前阿哥所”、“后阿哥所”,为随驾皇子起居、读书之所;西路有“九间房”、“顺山房”、“茶膳房”等建筑。
物品收藏
作为清代帝王东巡谒陵驻跸之所的夏园行宫,宫内存藏了大批的古玩名画、珠宝玉器。每次清帝东巡至此,物品均有增设。内务府记录原文是:“永陵行宫陈设查收己交,己由内务府知会总管立案。永陵行宫陈设玉如意案等项共111件”。
衰败焚毁
由于下元行宫所处地理位置紧临清永陵,故而从拓建伊始即隶属盛京内务府辖。派佐领、防御等官3员,兵40名看守,按月更换。设有专职机构守护,岁岁维修。
咸丰七年(1857年),清政府对夏园行宫进行了最后一次修茸。此后,清朝的封建统治内外交困,江河日下,再无余力对此进行维修。
光绪十四年(1888年),苏克素护河水泛滥,尽淹宫之一半,垂珠门内,尚属无恙。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派兵入侵东北,行宫内的珍玩古物及金银器皿,被其洗劫一空。
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后,新宾满族自治县一带尽成战场,行宫又遭摧残,俄罗斯帝国军队不仅把夏园行宫当作捕兵营,而且在临逃时又放了一把大火,从此行宫无存。
参考资料
夏園行宫.中国知网.2012-12-31
清朝皇帝东巡行宫"曝光" 共81间建筑曾颇为壮观.中新网.201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