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语言
电影语言是法国作家马塞尔。马尔丹所写的一本书籍。
正文
作者:马塞尔。马尔丹(法)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电影画面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电影摄影机的创造作用
第三章 电影的非独特元素
第四章 省略
第五章 联接
第六章 隐喻和象征
第七章 音响效果
第八章 蒙太奇
第九章 景深
第十章 对话
第十一章 叙事的辅助手法
第十二章 空间
第十三章 时间
结束语
书摘:
象征,从电影语言的角度看,象征有更大的价值。我所指的象征是同视觉形象的象征相类比的象征,是指任何并不同画面争夺涵义,而是有意在它自身的现实主义的直截的表现性外表外,产生一种更深广的意义的音响现象。例如在《铁路的战斗》中,当铁路工人遭枪杀时,出现了机车的鸣笛声,象征着他们冲着敌人的耳朵喊出了他们的愤慨和立誓要报复的仇恨。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一台校正机的嘈杂、时断时续的锤击声像是在为女主人的痛苦鸣不平。在《相见恨晚》中,路过车站时机车的鸣笛声也起着类似作用:它喊出了女主人公罗拉的绝望心情。在《苦难情侣》中,调车场的车轮摩擦声与撞击声似乎是在强调一对不得不匿藏在郊区小旅馆中的情侣的困境。在《在码头上》中,当年轻主人公向他的女朋友承认是他引她的哥哥进入埋伏圈,致使后者丧命的经过时,一艘驳船在近处鸣笛(观众听不到他的话语),当时,女朋友便双手捧头,神经质地喊叫起来,这个动作既可以说是由震耳欲聋的汽笛声所致,也可以说,是由于可怕的事件所造成。无疑,在这样一个具有罕见戏剧力量的场景中,汽笛声只不过是后者的对称。在《夜之门》中,当那个资产阶级通敌分子叙述他的“苦难”时,收音机正高声传出《埃格蒙特》序曲,这就突出了此人的夸夸其谈和无耻。在《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中,音乐声也起着类似作用,当男主人公看到自己的爱人在他的眼前被枪杀时,传来一阵爵士乐,它几乎是以一种不人道的方式加深了男主人公的痛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