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又称空间经济学,是由保罗·克鲁曼等人创立的一种经济学分支。该学科旨在探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全球化等经济现象,其理论基础包括边际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与路径依赖。

背景与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进入了一个相互交叉与互动的新时期,各学科在理论互动中对区域与空间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交织更加明显,以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主流派经济学家重新审视了空间因素,以全新的视角,把以空间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传统经济学科统一起来,构建了“新经济地理学”。

兴起原因

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也与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有关。为了强化分析的严谨性,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一般都采用数学抵抗性最小的简单方法,借助于抽象和简化的模型来解决问题。经济学许多经济理论建立的前提条件是假设完全竞争和报酬稳定。然而在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中,尤其是在当今的新经济背景下,知识信息的可共享性、外溢性和扩散性,使得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领域边际收入递增取代了边际收益递减,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假设更加复杂和现实。按照新经济地理学理念,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对决定贸易、集聚和专业化比完全竞争和报酬稳定更加重要。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经济学本身的局限性、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理论方法的突破性进展以及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需要是新经济地理学得以兴起的主要原因。

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局限

近年来,主流派的经济学者之所以对“空间”问题产生兴趣,是因为很多人发现了传统经济学在分析现代经济问题时的局限性。经济学理论一般都忽视现实的空间,认为生产要素不需要费用瞬间可以从一个活动空间转移到另一个活动空问,不考虑运费的影响,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主流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实经济发展时遇到的困难越来越突出。此外,传统均衡论的经济学是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进行分析,但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前提假设并不能完全成立,特别是在当今新经济潮流的作用下,由于知识信息具有可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领域边际收益递增取代边际收益递减成为新经济的特点。

空间经济研究奠定基础

已有的关于空间经济的研究为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虽然前面所介绍的空间经济研究的传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它们对于空间因素研究的思想都存在许多可取之处的,这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平台,并促使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如何将它们进行有机地结合,以推动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中。在新经济地理学出现以前,至少有两次对空间经济学的重大尝试,但是由于没有考虑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最终都失败了。

复杂科学的兴起

复杂科学的兴起、报酬递增思想的渐人人心以及相应模型处理手段的建立和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都为经济学探索“经济空间”的含义提供了理论上和技术上的支持,“新经济地理学”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理论基础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边际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与路径依赖。这些理论基础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形成了对比,后者在规模报酬不变的世界中,比较利益决定国际贸易模式,而人口增长等外部因素则决定经济的增长水平。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现实表现展示出一个与新古典理论所预测的相当不同的经济图景。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以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假设为基础,这与采用报酬不变与完全竞争假设的传统经济理论和经济地理研究不同。

研究内容

新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在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方面,新经济地理学以收益递增作为理论基础,并通过区位聚集中“路径依赖”现象,来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而在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方面,新经济地理学探讨了区域的长期增长与空间集聚的关系。

动态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模型包括两区域模型:中心——外围、核心——周边模型。这些模型展示了外部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与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最终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的。此外,还有国际专业化模型、全球化和产业扩散模型以及区域专业化模型等,这些模型揭示了产业扩散相对于劳动效率(而非运输成本)变化的敏感性。

理论含义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揭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含义,对于理解全球化条件下的生产、贸易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运输成本的变化对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是非线性和非单调的。此外,新经济地理学还表明,不平衡发展可能是经济全球化可预见的后果。

局限性与创新性

新经济地理学虽然是一个新的经济学分支,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模型过于简单、刻板,对某些因素的考虑不够全面。然而,新经济地理学也有其创新之处,如将空间因素和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纳入到了一般均衡的框架,成功地应用D—S模型与冰山成本相结合,解决了经济学长期以来厂商层次报酬递增与竞争性一般均衡不兼容的问题。

发展前景

新经济地理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扩展理论研究范围,加强实证研究、探讨新经济地理学的福利和政策涵义。预计未来的研究将会沿着“一般到具体”的路线,从高度抽象的简单模型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模型,在此过程中理论模型将会逐渐被修改和完善,实证研究的增多将会使新经济地理学的政策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探讨福利和政策含义将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新的研究趋向。

参考资料

新经济地理学.智库.2024-10-26

新经济地理学.青岛大学.2024-10-26

新经济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RSAC.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