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尼格诺·阿基诺
贝尼格诺·阿基诺(菲律宾语:Benigno Simeon "Ninoy" Aquino, Jr.,1932年11月27日-1983年8月21日),菲律宾政治活动家。费迪南德·马科斯总统施行军事管制法时期(1972~1981)的主要反对党领袖。1983年流亡归来抵马尼拉机场时被暗杀。祖父为菲律宾将军,父亲为著名政治家和地主。17岁起任记者。1967年被选为菲律宾议员,1968年任自由党领袖。因宣称将于1973年竞选总统职位,于1972年受到马科斯总统颁布的军事管制法的打击,被囚禁8年。1977年11月又因被指控帮助共产党和在1967年谋害一个村庄族长而被判死刑。1980年费迪南德·马科斯予以减刑,并批准他赴美国做心脏手术。全家居留美国3年。在菲律宾废除军事管制法两年后,回国准备参加得到允诺的竞选运动。当他在马尼拉机场步出机舱时,在保安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头部被枪击而死。这起事件,轰动了整个世界,更触动了国民内里正义之心,从而加速了马科斯政府的彻底垮台,使菲律宾这个国家因此起了极大的改变。
生平简介
小本尼诺·西梅翁·尼诺·阿基诺(Benigno Simeon Ninoy Aquino Jr.)(1932年11月27日-1983年8月21日),菲律宾政治人物。费迪南德·马科斯执政期间的菲律宾近代首位提倡和平的政治改革家、战地记者、反 对党领袖。
1932年11月27日生于马尼拉一富裕家庭。祖父为菲律宾将军,父亲为著名政治家和地主,在日本统治期间为参议院议长。自幼已是虔诚的基督徒,一生中最喜爱的著作为《效法基督》。在父亲影响下,13岁便抱着为人民自由而牺牲的精神。17岁进入《菲律宾时报》社,成为菲律宾有史以来最年青的战地记者。
1951年,年仅18岁的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辞去记者,借着他那份对政治极锐利的触觉和知识,开始踏入政治生涯。两年后已经成为埃尔皮迪奥·基里诺总统的得力助手。1955年,22岁时当选为最年轻的马尼拉市长。1959年当选为打拉省副省长;1960年为省长。1965年费迪南德·马科斯就任总统后,打着“民主、反共产主义”的旗号实施独裁统治。
1968年,35岁的阿基诺成为菲律宾史上最年轻的反对党参议员。借着政治权力监管当时贪污独裁的政府机构。在一个不公、贪污、自私自利、强权欺压、政治混乱和国家经济严重拮据的光景下,他持着那份“道德勇气”为着正义和菲律宾人民的利益,挑战当时的国家最高层。他在1972年6月1日的一次演说中,引用马丁·尼穆勒的诗句:“他们逼迫工人、农民,我不保护;他们逼迫学生年青人,我闭口;他们逼迫犹太人,我保持安静;当他们逼迫我,又有谁人为我发声”?从中可见他只身敌挡整个不公的洪流,而面对着政治上的孤单与无奈,从而更鼓励人民不要漠视独裁者的罪恶。不少分析家认为他在国内外的政治影响力,足以与政府抗衡,甚至他更有机会成为日后菲律宾最年青的总统。
1972年9月21日,费迪南德·马科斯宣布对菲律宾实行军法统治,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亦被诬为“共产主义分子”被捕入狱。一位持着公义、诚实、正直的英雄,一位充当着人民唇舌的基督徒,顷刻变成阶下囚。1977年11月,他又因被指控帮助共产党和在1967年谋害一个村庄族长而遭判死刑,幸得美国人权组织从中斡旋得以缓刑。1980年7月,他因患心脏动脉阻碍被当局批准去美国诊治。在冤狱中度过了7年零7个月后,又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虽然,阿基诺身处美国,在哈佛大学担任教授一职,能以享受着一段舒适无虑的生活,可是他眼见自己的同胞仍生活在穷困、债务、绝望和困苦中,于是再次燃起归国的意念。此刻,他深知这段旅程将成为他人生中的一条不归路,但公义却在他内里呼喊着:“菲律宾是否值得我去牺牲呢”?
1983年,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决定持着“道德勇气”重归菲律宾的土地,为他的人民重拾一个光明的将来。8月21日,他所乘坐的811次班飞机刚抵达马尼拉机场,便遭费迪南德·马科斯的军队行剌身亡。他的血和生命就此滴在公义的道路上。
事件影响
踏上死亡之路
1983年8月21日,经过了长期的协调抗争后,马科斯被迫允诺于1983年起恢复政党活动,同意于1984年5月举行议会选举。阿基诺终于在马科斯保证其安全的情况下,获得回到菲律宾的机会,准备参加议会选举,并经台湾搭乘中华航空班机返回马尼拉,不料在走下飞机舷梯时遭到开枪暗杀,虽然机场警察当时击毙枪手,拘捕了数名疑犯,并且马科斯政权下令成立五人调查委员会,从1983年11月起开始调查,先后举行过130多次公开和秘密的听证会,出席作证的有近200人,1984年10月,此委员会发表调查报告,认为此项暗杀行动乃出于军方之阴谋,并且菲律宾武装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法维安·贝尔将军一手领导。1985年12月,由费迪南德·马科斯任命的三人审判小组判定维尔及其他25名涉嫌参与此暗杀行动的人员无罪。马科斯政府在事件发生后立即中止与台湾间的航约,大约在一个月后恢复。因为媒体的报道,阿基诺暗杀事件成为国际事件,并且在菲律宾国内引发了多起反对马科斯政权的集会行动,使得原来销声匿迹的一些政党又重新活跃在政治舞台上,马科斯被迫解除了其心腹法维安·贝尔上将的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一职,从此马科斯和贝尔在军队中的势力被削弱。
由于此次暗杀行动被怀疑是出自马科斯政府的阴谋,故而爆发菲律宾各地反政府的示威抗议行动。马科斯遂任命一中立的委员会著手调查此事件。
独裁统治瓦解
1985年11月费迪南德·马科斯宣布将于1986年2月7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1986年的菲律宾总统大选中
,阿基诺的妻子科拉松·阿基诺获得菲律宾反对派的一致推荐而参选总统。选举过后,马科斯又企图作祟,国民议会在马科斯的压力下宣布马科斯以150万票的优势当选,2月16日马尼拉约有100万人走上街头举行抗议
集会。马科斯与科拉松都表示自己当选。最后由于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菲德尔·拉莫斯(台译:罗慕斯)的倒戈与百万人民包围马拉卡南宫的影响之下,一些高官纷纷提出辞职,2月22日晚,国防部长胡安·恩里莱宣布脱离马科斯政权。2月25日上午10时40分,科拉松·阿基诺宣誓就任菲律宾总统,萨尔瓦多·劳雷尔就任副总统,同时费迪南德·马科斯也举行了总统就职仪式,但马科斯最终还是被迫下台,慌忙向美国驻菲律宾大使求援,美国用直升飞机将马科斯夫妇接往克拉克空军基地,次日清晨流亡夏威夷。至此,科拉松·阿基诺正式就任总统,结束了马科斯长达22年对菲律宾的统治。
刺杀真相
嫌疑人被击毙
1984年10月23日和24日,委员会分别向总统马科斯交出了两份报告,一份是阿松瓦女士一人签署的“少数人报告”;另一份则是由委员会4人成员签署的“多数人报告”。
这两份报告虽有分歧,但他们比较一致地排除了原来官方的说法。官方的说法是:凶手是一个身穿机场运货人员蓝制服的人,此人名字叫罗兰多·加尔曼,33岁,是一名雇佣枪手,他可能被各种人利用从事暗杀。
如果凶手的确是加尔曼,那么在戒备森严的机场上,他怎么能通过层层警戒线,在前后都有保安人员保卫的情况下,距离阿基诺仅46厘米开枪行凶?经过法医检验,阿基诺头上的伤口是由上而下的射击所造成的。阿基诺身高1.76米,又穿着后跟有5厘米的高跟鞋,且站在舷梯之上;而站在地面上的加尔曼身高仅1.65米,这一点又如何解释?如果凶手的确是加尔曼,那么在场的保留特工人员解除他的抵抗能力即可,为什么在他被击倒在地后,又向他乱枪扫射,致其当场毙命?
“少数人报告”认为,当时负责机场保安工作的空军将军卢瑟·库斯托迪奥是谋杀的策划者之一;“多数人报告”则认为,谋杀的主要策划者是菲律宾武装部队的总参谋长法维安·贝尔上将,参与这一阴谋的还有大马尼拉市的司令奥列斯和库斯托迪奥等20名军人。
证词不同
1984年10月25日,菲律宾检察院组成一个三人特别委员会,接手阿基诺一案的调查工作。经过2个月的调查,此委员会基本同意“多数人报告”,并以此为基础向法院提出起诉。
1985年1月24日,菲律宾反贪污法院以“参与谋杀前参议员阿基诺”的罪名,向贝尔等26人发出逮捕状。在26名被告中,库斯托迪奥等17人被指控为主谋,贝尔和奥利瓦斯以及另外6名士兵被指控为从犯,另一名商人赫米洛·戈苏伊科被指控为同案犯。
法庭正式开庭是1985年10月30日,先后传讯了108名证人。在这108名证人中,最为重要的是两名妇女。其中一名妇女叫雷贝卡·基汉诺,她被称为“哭泣女郎”,因为她目睹到阿基诺被刺时当场大哭起来;而另一位妇女被称为“亲吻女郎”,因为她在飞机上曾亲吻过阿基诺。这两位妇女都距阿基诺的机上座位不远,都亲眼看到了阿基诺遇刺,但证词却不同。
“哭泣女郎”说:我亲眼看见了站在阿基诺身后的一名穿卡其布军装的士兵拿着枪对准阿基诺的头部开了枪;而“亲吻女郎”则说:我亲眼看见加尔曼在停机坪开枪打死了阿基诺。
无疑,“哭泣女郎”的说法更接近调查委员会报告的结论。但法庭却以“哭泣女郎”过去曾被指控犯过罪,曾利用假名字申请护照出国、偷车,携带伪造外币和假支票等为理由,来证明她的证词不可信,进而又否定了她的证词。1985年12月2日,反贪法院对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被谋杀一案进行宣判。判决声称:无数确凿的证据表明,杀害阿基诺的刺客就是加尔曼,而加尔曼又在机场被值勤的一名士兵当场击毙,这名士兵是在执行自己的职责,不存在任何预谋,因而此名嫌疑犯无罪释放。这也正是官方的说法。
新的人证
1987年8月19日,菲律宾反贪污法院重新开庭审理阿基诺被刺案,由于这时政治气候的变化,一些以前担心有生命危险的关键证人开始出庭作证。在这些证人中,最重要的一位是马尼拉国际机场的勤杂工人巴塞罗纳。阿基诺遇刺时,他恰好驾驶一辆拖车在机场的停机坪上,亲眼目睹了阿基诺遇刺的全过程。
他向法院作证:“我看见穿白服装的人(即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后面一名士兵对着他的后颈开了枪,他向前倒下了。”巴塞罗纳还说道:在阿基诺倒下后接着又响了一枪,这时,“我看到一个穿着菲律宾航空公司工人制服的人倒下了,这个人当时在客机舷梯外面。当我离开现场时,我还听到一阵枪响。我回到停车场,跑到办公室里躲了起来。”巴塞罗纳是声称目击阿基诺遇刺全过程的第一人。他在法庭上态度坚决,表述详细而清楚。法庭认为“他的证词无懈可击”。
物证出现
就在巴塞罗那出庭作证之前,在法医解剖阿基诺现场拍摄尸检照片的职业摄影师亚历山大·洛伊纳斯还向法庭提供了39张放大的照片和40张幻灯片。这些照片清楚地证明,置阿基诺于死地的那颗子弹是从阿基诺的背后射入的,子弹穿过他的头部从下巴穿出,其弹道轨迹是由上而下的。“这就无可置疑地证明,阿基诺是在下舷梯时被人从身后高处开枪射杀的,凶手只能是站在阿基诺身后的特工,而绝不是位于阿基诺前方舷梯之下的罗兰多·加尔曼”。
巴塞罗纳出庭作证之后,法庭又发现了日本一家电视台记者录下的马尼拉国际机场的录音磁带。这盘磁带清楚地录下了阿基诺走下舷梯的脚步声和士兵开枪前的叫喊声。士兵们喊道:“他在这儿!”“就是这个,让我来!”“开枪!开枪!!”随后便是枪声和阿基诺跌倒的声音。
声纹鉴别
为辨别和鉴定这些喊叫声出自谁人之口,菲律宾警方和谍报机关协商,邀请日本声纹学专家铃木松美博士参加了鉴别工作。铃木博士把磁带上的声音和后来审讯过程中录下的有关士兵的声音进行了反复分析、研究,最后将暗杀前一瞬间的重要信息准确地捕捉出:喊叫“他在这儿”是赫劳斯·卡斯特,当时他站在舷梯的最高处;喊叫“就是这个,让我来!”的人是克拉罗·拉特和阿努尔福·德梅萨;喊叫“开枪!开枪!!”的人也是卡斯特和另外一个士兵马里奥·拉加萨。
真正的凶手
铃木松美是世界著名的声纹研究专家,他的研究表明:由于每个人的发音器官、发音习惯和动作不同,便有不同的频响效果,如频率范围、振幅大小的差异,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记录就形成了每个人的声纹图。铃木松美就是通过这一套方法,在现场非常混杂的声音中,经过声纹鉴定指出警备队军人是行刺阿基诺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