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马河

石马河

石马河是珠江东江下游左岸支流,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和东莞市之间。它的源头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的大脑壳山,向北流经宝安区和东莞市的多个镇,最终在东莞市桥头镇注入东江。石马河全长88公里,流域面积为1249平方公里。河道中有一块形似马的大石,因此得名。 在20世纪60年代,石马河成为供水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主的东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的输水路线。通过8级抽水站,将东江水抽送到深圳水库,再供应给香港、九龙地区和深圳市,为这些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然而,到了2003年,供水工程进行了改造,石马河不再是输水的通道,而是恢复了自然流向。 随着石马河流域经济的发展,生活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水质恶化。为了改善水质,粤港两地政府实施了供水工程第四期改造,采用供水管道将供水渠与河道分离。2003年6月,管道全线通水,石马河恢复了天然的水流。

干流概况

干流走向

石马河,主流观澜水发源于广东省宝安县(宝安区龙华镇)羊台山大脑壳,由南向北流,经游松、马沥、观澜圩,由南向北入东莞境。过企石陂经沙湖村、车头村、溪头村,折向东北经诸佛岭、营盆村、长湖唇;折向东穿过广深铁路至塘厦圩;转向北经石潭埔村、莲湖、隔水;折向东经长山头;折向西北经罗马、马滩、天山湖至樟洋;折向北经石马圩过烈士桥,经柏地、旗岭、九江水、陈屋贝、司马至湴湖;折向西经山边,从桥头镇新开河注入东江

干流长88公里。含潼湖地区流域面积为1249平方公里。在东莞境内度76公里,流域面积673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坡降5.1%。

河道变迁

石马河尾闾宽阔,每当山洪暴发又受东江河水顶托,泛及左 岸西至寒溪水洼地,右岸东至潼湖洼地。1088年,在左岸筑湖头(东江堤一段),截断石水口、司马、九江水三条道,使石马河经桥头墟、邵岗头、上洞,从企石墟注入东江。

1964年东莞、惠阳区两县按照“河(石马河)湖(潼湖)分家”治涝方案,续建潼湖整治工程,把河口从企石墟上移14公里。通过堵塞企石河,在山边村拐北经新开河注入东江。集水面积约500多平方公里的潼湖来水,只能通过陈屋边水闸与石马河有控制的联系。

水文特征

石马河流域属低山丘陵地区,土壤多为壤土或沙壤土,植被良 好。沙岩、页岩花岗石零星出露。雁田水河床覆盖层浅薄,观澜水河床有深厚沙层,河床基本稳定。塘厦墟以上河流坡降较陡,洪水集流时间9-10小时,一次洪水历时一般1-2天,下游较平缓。特别是旗岭以下受东江洪水顶托,洪水集流时间15-17小时,一次洪水历时长达5-7天。历史洪水查测,马滩以上集雨面积598平方公里,1909年洪流量2000立方米每秒,1957年为1260立方米每秒。新开河口东江实测最高洪水位11.70米,下游14公里的企石河口为10.21米(均发生于1959年6月16日)。

1964年建成东江深圳市供水工程后,石马河产生三大变化:一是流向,原是单向流变成可逆流的双向流;二是水深,原是溪流性河道,在旱季枯流水浅,现变成常年蓄水满河;三是水位,原河水面是一条降水曲线变成分段蓄水,洪水位普遍比原来升高,其中升高最多的为沙岭站,5年一遇洪水比天然洪水位升高1.6米。

主要支流

东莞境内较大的支流有五条,自上而下依次为雁田水、契爷石水、清溪水、官仓水和潼湖水。

雁田水,发源于宝安县的白泥坑-雁田水与深圳河支流沙湾水的分水岭,由南向北流。从长表村入境,经雁田、油柑埔、凤德岭、塘沥墟,至黄洞折向西北,经凤岗镇、竹塘、竹尾田、凤凰岗至塘厦墟汇入石马河。流域面积159.7平方公里,在东莞境内82.1平方公里。河长34.8公里,河床坡降1.5‰。

契爷石水,在莲湖从东南汇入,流域面积46.7平方公里,河长18公里,河床坡降3.12‰清溪水,在长山头从东南汇入,流域面积72.7平方公里,河长20.9公里,河床坡降4.92‰。

官仓水,在石新、柏地之间从东汇入,流域面积36.6平方公里,河长15.7公里,河床坡降10.43‰。

潼湖水,在陈屋边从东南汇入,流域面积521平方公里。其中在惠阳区境394平方公里,在东莞境内127平方公里。

潼湖,在东江南岸,东莞、惠阳交界处,原是东江泛滥的平原部分。后因河床升高,沿岸形成天然堤,地势变高,而平原内部沉积较幼细,地面增高不及沿岸自然堤之高,久而久之,形成自然堤后积水洼地。洪水之后,内涝难排,故潼湖水不太深(2米以内),反映其为受淹没的平原地区。石马河从西边汇入东江,当石马河水暴涨又受东江洪水顶托时,形成面积辽阔达150平方公里的潼湖洪泛区。东江水退便露出大片草埔,经治理,逐步开垦成耕地19万余亩,其中惠阳区占17万多亩,东莞占2.1万亩。

水利概况

堤防建设

桥头围,位于东莞城东北部,石马河下游左岸。堤线自常平镇九江水新围开始,向东北经陈屋贝、司马、石水口、联、湖;折西经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桥头一级抽水站,桥头龙眼坣转北至东江河边,西行延至建塘口接虾公山;全堤共长8.1公里。因大部分堤段处于桥头区(6.6公里)而得名。

1958年,惠阳地区规划整治潼湖,从石马河旗岭以下,右岸筑潼湖围河堤,左岸筑桥头围。当年8月动工,至1959年4月停工,1962年复工。桥头围堤线保留原新围、洪官坣堤段,又从司马火烧岭开始堵塞旧石马河,沿新开河边的岭坳筑堤,扩大捍卫桥头镇石水口、迳联村。堤顶高程崩岭14.5米(1959年抽水站堤段最高洪水位11.7米),达到能防御百年一遇洪水的标准。

1964年冬,潼湖整治第二期工程开始,东江深圳市供水工程同时动工。在龙眼坣中段堵塞旧河,截断了原由企石河汇入东江的水道,使石马河从新开河汇入东江。桥头围堤线则增加沿新开河左岸至东江左岸接虾公山,堤上有东江引水工程的建塘进水闸13孔,总净宽34.5米;有逆风潭、桥头两座涵洞,净宽共3米。

潼湖整治

潼湖位于市境东北部,西靠石马河,三面环山,西北部为东江与石马河汇流的地方。当石马河口水位在4米以上时湖水受顶托,形成受涝19万亩,其中大部分属惠阳区,东莞占2.1万亩。

1920年筑潼湖围东江堤,属开口围,洪泛水位虽有下降,但内涝严重。建国后,惠阳地区多次规划整治洪涝。1958年秋,东莞县成立整治潼湖工程指挥部,罗庆任指挥。从石马河旗岭以下,右岸筑潼湖围河堤,左岸筑桥头围。为使堤线顺直缩短,从崩岭至江门岭新开河道长1450米。至1959年4月,因资金、劳力不足而中途停工。

1962年冬复工,新建潼湖反虹涵一座,兴修由旗岭下的朗基围至山边的石马河堤。谢岗、桥头区群众在完成石马河堤工程后,根据地形在本涝区圈筑小围10条,集雨面积34.75平方公里,其中千亩以上6条,集雨面积30.44平方公里,堤长53.5公里。

1964年冬,在山边村侧新开河长2.85公里,底宽80米,让石马河水直出东江。同年建企石水闸(净宽14.2米)和陈屋边水闸(净宽25米)。企石水闸建成后,当企石水闸排水时,潼湖积水可通过反虹涵流入企石河,经企石口出东江。

1965年春在东岸建成潼湖一级排灌站,同时建桥头变电站。随后谢岗镇、桥头两镇所属各围开始兴建电力排水站。1974年冬又进行加机扩建、调整、巩固、配套,到1987年,共建100千瓦以上电排站9座,装机21台,容量2043千瓦,排水能力311立方米每秒。受益面积1.82万亩,达到10年一遇24小时雨量2天排干的标准。经过综合整治,谢岗、桥头、常平镇所属潼湖涝区,水利条件起了根本变化,达到旱涝保收。

蓄水工程

引水工程

旗岭引水灌区,旗岭活动陂位于樟木头镇与常平镇交界的旗岭峡谷,拦截石马河上游,河长60公里。集雨面积729平方公里,受益范围有常平、横沥镇、桥头、谢岗镇4个镇。1959年冬兴建旗岭活动陂,1960年7月建成。采用自动旋倒木闸门,52孔总净宽217米,枯水期引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灌溉农田55300亩。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1488立方米每秒。1964年2月,由省兴建东江深圳市供水工程,利用石马河旗岭以上河道作输水渠,毁旧陂建拦河闸坝,在对香港特别行政区供水的同时,供应原旗岭灌区用水。旗岭闸坝建成后,经过两年多的灌区配套,4条主要渠道共长32.925公里,渠道附属建筑物281座。5个镇24村的61832亩农田得到灌溉,水稻年亩产从1960年前150公斤上升至1987年750公斤。

东江供水工程

为解决香港人民食用淡水问题,由中国政府建设。 1964年施工,1965年1月建成,同年3月1日开始供水。东深工程建成后,除负担供水港九地区每年6820万立方米外,还负担灌溉东宝两地沿线农田16.85万亩,排涝6000亩和向深圳市供应生活用水每年3000万立方米。工程于东莞桥头采用东江水,通过拦河筑坝及建立一系列抽水站,逐级提升水位,改东江支流石马河水由北向南倒流,最后输送到香港。供水工程线路全长83公里(其中东莞境内64公里),由50.5公里石马河道,13公里沙湾河道,3公里新开河,16公里人工渠道,6个拦河坝,8个梯级抽水站,2个调节水库,35公里输水管道组成。1974年进行第一次扩建,1981年10月进行第二期扩建。第二期扩建工程于1987年底完工,对港年供水能力达到6.2亿立方米,相当于1965年供水能力的9倍。到2008年为止,工程先后进行了三次扩建,并建成东江太园抽水站永久泵站。2003年,广东省政府对供水工程进行全线改造,投资49亿元人民币,新建泵站、隧洞、跨河渡槽等,全程缩短至68公里,并采用专用密封输水管道(不再通过石马河河道输水)、实施清污分流、源水生物处理,这一系列周密的措施不仅使东深供水实现清污分流,水质从根本上得到保障,还大大减少了输水损耗量,提高了运营效益。

参考资料

东深供水工程.阳光桥头.201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