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纹藤壶

纹藤壶

纹藤壶(学名:Amphibalanus amphitrite)为藤壶科纹藤壶属下的一个种,常见于中国北方。它生活在潮间带及潮下带,常成群附着于岩石和水下建筑物上。纹藤壶壳表有彩色条纹,楯板无凹穴,幅部较宽,顶缘平行于基底。

特征

纹藤壶是无柄蔓足类,壳两侧对称,体形为一个平截的圆锥体。外壁由一定数目(通常为6个)的钙质板,包括峰板、吻板和1~3对侧板,不同程度或整个愈合覆盖结合而成。壳板的中间部分较厚,两侧延伸部分较薄,覆盖邻板的延伸部分称为辐部,被邻板覆盖的延伸部分为翼部。圆形壳口有2对盖板,可以开闭壁板4、6片,或壳板完全融合,吻板有幅部。壁板内面与其幅部常具纵管。基底通常钙化。

习性

纹藤壶的繁殖期长,为半年(5~10月)。附着后的藤壶在2~3个月可长成最大体积。潮间带种生活力很强,能耐受长期周期性干燥。本种附着于船底、浮标、码头、木桩、定置网架、岩石及贝壳上,沿海港湾潮间带和潮下带常密集成群。

分布

纹藤壶分布于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日本马来群岛等地。在我国渤海西沙群岛都有分布,垂直分布范围从中潮区至浅海,在河口低盐水很少。网箱、潮间区的码头桩以及船底常可发现极大量附着。

生态影响

纹藤壶附着船底,能使航速减低;附着在浮标上,能降低浮力;附着于管道内,可缩小管道通路;在海产养殖业中,能占据某些水产养殖对象的有效附着面,污损养殖架伐和蝇索,加快水下金属的腐蚀等。因此需防污漆防除。有效地控制藤壶及其幼体在红树茎干上的附着是防治其危害的主要工作。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