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木
替木是一种中国木建筑构件,即在令上方承托梁枋的短木,或是承托、枋接头的短木。
替木最早见于汉代明器,当时的替木为矩形。自两晋南北朝起,替木两侧底面渐渐出现收杀,形状类似于栱。宋朝时,木构建筑外檐上的替木演化成为罗汉枋。明清建筑很少使用替木。
枋
枋,横架在柱头上连贯两柱的横木,称为枋。
中国传统建筑的枋以其位置之不同分为四种:
在檐柱上的称为额枋。
在金柱上的称为老檐枋。
在五架梁上的称为上金枋。
在脊瓜柱上的称为脊枋。
1.
在檐柱上的称为额枋。
2.
在金柱上的称为老檐枋。
3.
在五架梁上的称为上金枋。
4.
在脊瓜柱上的称为脊枋。
古代树木,木质硬,可制车。许慎说文解字:“枋,木。可作车。”方柱。明·徐光启农政全书:“蚕架,阁蚕盘筐具也。以细枋四茎竖之,高可八九尺;上下以竹通作横桄十层。”
檩
檩,亦称为 桁、桁条、檩子、檩条,唐宋时称 槫,是建筑物中的水平结构件,平行于建筑物的正面,垂直于梁。屋檐的木,是垂直地架在檩之上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