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峦萧寺图
《晴峦萧寺图》是北宋画家李成创作的一幅绢本淡设色画,现收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
此画以直幅形式画冬日山谷景色,画中群峰兀立,瀑布飞泻而下,中景山丘上建有寺塔楼阁,山麓水滨筑以水、茅屋、板桥,间有行旅人物活动。画中山石雄伟而秀美,染用笔多有变化,兼具关仝之雄浑与李成之清润。
作品内容
《晴峦萧寺图》绘了一幅山寺同框的景象。画中上半部两座高峰重叠,左右山峰低小淡远,当中一座楼阁突出,萧寺下及寺右边三四座小山冈,皆有树生其上,画卷的最下处是从山中流出的泉水形成的溪水,一木桥架其上,山脚下有亭馆数间,人群来往。前景突兀巨石,一边平缓,一边峭拔。
此图画面右上角有北宋末“尚书省印”(6.3厘米正方,白文,北宋1083~1126年间官印),印下部左右角均见残缺。画右下方有“朗庵心赏”、“棠审定”(白文),“铁沙沈树鉴藏印”、“树镛审定”(均朱子奇)等鉴赏收藏印六方。
创作背景
据隶书上说,李成嗜酒,想得到李成画的人,都要为他准备上好的美酒。李成酒酣时便开始提笔作画,所画山水往往烟云万状,神妙得意处众多,非是笔墨所能够达到,而完全是美酒的功效所致。
据说当时开封相国寺东有间药铺,老板姓宋,深知李成的爱好,常以美酒款待他。李成一到他那里,往往醉酒数日。当酒兴高涨之时就开始作画,他挥笔潇洒,不仅在素纸上挥洒,而且在门板上挥毫泼墨。《晴峦萧寺图》便是李成在此情景下创作出来的。
作品鉴赏
构图
此画在构图上是高山峻岭,深沟巨壑。前景突兀巨石,一边平缓,一边峭拔,陡峭面作细笔皴擦,产生一种体积感和重量感。中景山涧瀑布飞流直下前景深潭,与远景处一悬瀑形成互相呼应之势。纵观全图,笔法娴熟老健,用墨层次分明,浑厚苍劲。构图呈自然开合状,节奏明快,气势雄逸,使观者犹如身临其境。
画法
《晴峦萧寺图》中,中近景树丛多以曲姿造型,正是李成惯用的手法,特别是分枝姿态变化较多。在山水画中,皴法最能显示各家风格特点,树法相对不甚明显,故董其昌讲:“西中山水位置皴法,皆各有门庭,不可相通,惟树木则不然。”(《画禅室随笔》)此图树木的布置、造型结构是近曲远直,近处偃仰疏密,多曲而繁复,示蟠根老壮之意,有的“藤蔓依缠古木,丛簇扎山头”,有的“枝条疏密交叉,挺干枯茂盘曲”,大都以浓重黑色勾勒,与记载称李成“毫锋颖脱”似相一致。树木均以顿挫感很强的尖劲中锋墨线描绘,树身略见“勾”一类皴笔,锋芒内敛,树身“作节处不用墨圈,下一大点,以通身淡墨空过”(米芾《画史》)。小节疤均用墨点成,小枝条用笔流畅,劲利挺健,基本上都用湿笔,无明显的干湿浓淡变化。高居翰形容此图“山峦静穆,枯树兀立在稀岚里,黑树干清晰地矗立在前景,向后退去时,则渐淡成影而消失。曾为唐及唐前山水基本特质的温暖颜色和魅人的细节,在此都被牺牲,以便成就一种新的庄严气氛”(《中国绘画史》)。这种“渐淡成影而消失”的手法,是指层峦也是指树丛,以形成整体的艺术气氛。
从此图峰峦、山石画法看,和范宽雨点、豆瓣一类皴笔的画法明显不同。范氏写真山骨,雄健坚实,勾轮廓基础上,内廓用繁复的皴笔,黑色也很重,黯黑沉厚,而“李成惜墨,如梦雾中”(米芾)。相对讲,《晴峦萧寺图》皴笔就显得疏朗而以柔润面貌出现,这就可视为“惜墨”的手法了。图中山石画法均以细劲的中锋线条框廓,然后内廓加皴,外廓线条和内廓皴笔较为协调,皴笔密在凹处,有线面交融之感,加深了清润秀逸的境象。
作品评价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赵启斌《中国历代绘画鉴赏》:“此件作品描绘出了北方冬日深山之中寺院晴日下的壮丽景色,水石幽幽,树木萧疏,山川雄伟秀美,给人以萧条冷落而又充满生机之感。作者非常微妙地把握住了北方山川雄奇壮丽的动人景致,突出深山冬日山寺寂寥深的意境。”
历史传承
李成的《晴峦萧寺图》最早见于《宣和画谱》的著录。此作至清代才到了收藏家梁清标手中,梁氏似乎并未将其归入李成名下。该画没有进过清宫,爱新觉罗·旻宁年间为上海市收藏家徐渭仁所有,1841年,他首先为其题签“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1855年。徐氏因被怀疑与小刀会“有染”,入狱而死,该画很可能与徐氏的其他收藏一同散佚,后经沈树铺、林熊光等人收藏,最后由居住日本的意大利籍人士所得,并于1947年售给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
作者简介
李成(919~967年),字咸熙,祖先是唐朝宗室,因避唐末五代十国战乱移家山东营丘。李成品格清高,富有文学修养,且胸怀抱负,但时逢乱世无从施展,遂纵情于诗酒书画。宋初他往陈州(今山东淮阳)投奔同乡知州卫融,赵匡胤干德五年(967年)醉死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