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费保

费保

费保,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赤须龙”,原混迹于绿林,后居住于太湖榆柳庄。

费保在《水浒传》第九十三回首次出场,此时正是宋江征讨方腊之时。面临四面环水无路可攻的苏州市梁山泊水军头领“李俊”李俊领命前去太湖探路,后被渔家认作“细作”带去榆柳庄,在此地与费保四人不打不相识,并结义为兄弟。在得知李俊的来意后,费保透露方腊手下不久即来苏州公干,到时可智取城池。之后,费保等人夺取了南军运送铁甲号衣的船只,在成功进入城门后,帮助宋江人等里应外合攻下了苏州城。后来费保向宋江辞行,由李俊护送回到榆柳庄。费保宴请李俊的席间,提醒他梁山泊大势已去,尽早做打算,一番肺腑之言令李俊倒地便拜。在宋江收伏方腊后,李俊诈病带着童威童猛与费保四人会合。七人乘船出海逃离中原,后来李俊在暹罗国称王,费保做了暹罗国的官。

通过作者不多的笔墨,费保被刻画成一个重情重义、有勇有谋、不慕名利、洞察世事的好汉形象,他的出现对李俊的命运走向有着重要影响。费保在陈忱的《水浒后传》中也是主要人物之一。

形象设定

水浒传》原著中对费保的五官、身材等外貌特征,以及善用的兵器均未提及。 据第九十三回对其出场的描写,费保赤须黄发,穿着青绸衲袄,头戴黑毡笠,随身带着武器。

人物经历

太湖结义

在《水浒传》第九十三回“李俊太湖小结义”,费保首次出场。

正值宋江征讨方腊,水军头领“混江龙”李俊领命南去打探水路。带着童威童猛直奔太湖,渐近吴江区时,因李俊假借买鱼,一行三人被渔家带到榆柳庄,不料一进院门,就被七八条大汉制服绑了起来。这时,草厅上坐着的正是幕后主使费保、倪云卜青狄成四人。费保四人听得李俊与童威、童猛视死如归的对话,觉得李俊非一般人。

在李俊表示宁死不肯透露姓名后,费保上前割断绳索,放了三人。费保向李俊纳头便拜,坦言未见过他这般有义气的人。在得知李俊及童氏兄弟的来历后,费保做了自我介绍。李俊提议让费保四人跟随自己去见宋江,承诺保他们做官,但费保明言不愿为官只求快活,但若是李俊需要帮忙,甘愿赴汤蹈火。在李俊的提议下,七人结义成了兄弟。

协助宋江破苏州城

结义七人在榆柳庄商议攻占苏州一事。因方貌不肯出战,加上苏州城池四面环水的地理环境,宋军计无施。费保透露几天后方腊手下从杭州市来苏州公干,提议到时可以乘势智取苏州城。随后,在费保的帮助下,他们劫取了承造王府衣甲的运送船只。李俊回去将此事禀告了宋江,吴用献计,让费保扮做解衣甲正库官,倪云扮做副使,一众渔人装做官船上艄公水手,李逵鲍旭项充李衮等二百余人藏在船舱里,卜青狄成押着后船带上放火的器械。船成功进入城门后,与宋江等人里应外合,很快攻占了苏州市

劝李俊远走海外

攻下苏州城后,费保谢绝了宋江的挽留,执意辞行。李俊奉宋江之命送费保四人回榆柳庄,临行前费保宴请李俊。在席间,费保提醒道“世事有成必有败,为人有兴必有衰”,“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劝李俊早想退路,寻个了身达命之处,打一只大船,聚集些水手,在江海内寻个安身之所,安稳终老。李俊听后恍然大悟,倒地便拜,只说未报宋江恩情,等收伏方腊后与费保会合。

与李俊等出海

在征讨方腊结束后,宋兵人马整装待发准备赴京领赏,李俊诈言中了风疾,请求宋江留下童威童猛照顾自己。宋江走后,李俊三人到榆柳庄与费保赴约。七人从太仓港乘船出海,投化外国。后来李俊成为暹罗国之主,费保等人都做了暹罗国的大官。

关系设定

参考资料:

形象分析

在听到李俊和童威、童猛视死如归的对话后,费保虽尚未得知三人来历,果断割断绳索。这种能迅速识别并敬重好汉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对义气的看重。之后在攻打苏州市的过程中,费保与兄弟们配合梁山军的行动,伪装成南军官员,里应外合,让方腊军措手不及。这一计策的成功实施,可见费保并非只是一介武夫,而是有勇有谋之人。费保与倪云卜青狄成等在太湖榆柳庄占山为王,后来虽成为水匪,但能在乱世中寻得榆柳庄这一四下都是深港、非船莫能进的地方安身,并且凭借自身的水上功夫,使无人敢来侵扰,这也体现了他的智谋和生存能力。

成功攻占苏州城后,面对宋江的挽留,费保执意辞行。这种只求快活自在,不慕名利的态度在《水浒传》所描绘的追名逐利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得。宴请李俊时,费保向李俊分析了梁山军面临衰败走向的局势,并提醒“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劝李俊早想退路,寻个安身处。后来李俊听从了他的建议,出海后称雄暹罗国,避免了梁山好汉大多悲惨的结局,足以证明了费保的英明远见,以及对世事的洞察。

相关作品

人物评价

明代思想家李贽评价费保是大聪明人,不愿为官却有见识,礼敬贤才,推心置腹。

参考资料

水浒后传.豆瓣读书.202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