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秆锈病
竹秆锈病,又称竹褥病,是一种影响多种竹类植物的疾病。
形态特征
竹秆锈病的病原为真菌,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纲、锈菌目中的竹毡锈菌(Puccinia Corticopodes Berk. et Br.)。其夏孢子近圆形至卵形,边缘具有小刺状突起,颜色从淡黄褐色到近无色,为单细胞结构。而冬孢子则呈现亚球形至广椭圆形,两端圆润,双细胞构成,颜色从淡黄色到无色,横隔处略有收缩,表面光滑,柄细长,颜色从淡色到无色。
危害分布
竹秆锈病主要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以及四川省等地。这种病害已经发现会侵害淡竹、金竹、哺鸡竹、华西箭竹及宁南方竹等多种竹种,但在孟宗竹上尚未发现此病害。
生理病理
竹秆锈病的病菌通过不成熟的冬孢子或菌丝体在竹秆黄斑中越冬。这些菌丝体可以在活组织中生存多年,每年都表现出黄斑并产生冬孢子和夏孢子。夏孢子随着风力传播,导致病害扩散。在竹林中,无论是新竹市还是老竹都可能在同一年发病。病害在生长密集、湿度大、通风不良、经营管理不当的竹林中易于发生。
病症
竹秆锈病的主要症状是在2-3年的竹秆上最为显著,通常发生在基部、下部和中部。在4-5月,竹秆会产生黄褐色至暗褐色的粉质状突起,这是夏孢子堆,脱落后留下黑色的病斑。到了8月,老病斑的外侧会出现黄斑。9-10月至第二年2-3月,会在旧病斑外侧产生不易脱落的橙黄色毡状物,这是冬孢子堆。当遇到雨水时,冬孢子堆会吸水膨胀并反卷脱落。4-5月,冬孢子堆脱落后,又会产生黄褐色的粉状物,即新的夏孢子堆。病斑逐年扩大,一旦环绕竹秆一圈,病部以上的竹秆就会死亡。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但它们对竹子没有侵染能力。夏孢子堆每年只能产生一代,必须在冬孢子堆下方形成。如果在早春时期人工刮除孢子堆,那么当年就不会形成夏孢子堆。病菌的菌丝体可以多年生存在寄主体内,逐年发展,每年产生夏孢子侵染新竹。由于新竹市上的冬孢子堆在大小和数量上都较小且较少,再加上潜伏期较长,发病部位靠近基部,因此往往难以察觉,这使得人们曾经错误地认为新竹不会受到感染。
发病规律
竹秆锈病的病菌仅在竹秆上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菌丝体能够在竹秆上存活多年。夏孢子只会侵染当年的新竹,传染期从4月中下旬开始,传染高峰期是5月至6月中旬,此时正值新竹出枝展叶期。侵入后潜伏期可达7-19个月。由于新竹的症状出现得晚,病斑小,容易被忽略,而在2-3年的竹秆上症状更为明显。地势低洼、湿度高的竹林更容易发病。不同竹种之间的抗病性差异较大,其中淡竹、紫竹、白哺鸡竹等品种易受感染,而碧玉间黄金竹的抗病性相对较强,桂竹、桂竹等品种则不易发病。
防治方法
园艺防治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竹种种植,如碧玉间黄金竹。同时,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禾本科杂草较少的环境种植,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定期清除病竹,并及时焚烧病部,以防病菌继续传播。加强对竹林的养护管理,保持合理的竹林结构,避免过度密植,以提高竹子的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在3月中旬之前,结合砍除病竹和刮除冬孢子堆的工作,可以使用煤焦油和煤油,或者柴油混合液进行涂抹,每年涂抹一次,连续三年。对于病情严重的竹林,可以采用化学药物防治。由于竹秆表层的蜡质层较厚,使用三唑酮等药剂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控制病菌的繁殖,建议在每年5月(夏孢子产生期)和10月(冬孢子产生期)之前,使用氨基苯磺酸喷洒,每七天一次,连续三次。此外,还可以在5-6月使用粉锈宁250-500倍液或0.5波美度的石灰硫黄合剂喷洒病竹,每隔7-10天喷一次,总共喷三次。或者在6-10月间,使用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洒,或100-150倍的敌锈钠溶液。每隔十天左右,可以用25%可湿性粉500倍液或50%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雾两到三次。对于留在竹林内的轻病株,可以在3月上中旬刮除病部的冬孢子堆及其周围的竹青,效果较为显著。在2月份,可以将煤油或清漆涂在冬孢子堆上,以防止夏孢子堆的产生。另外,要加强检疫工作,防止带病株的引入。
参考资料
广德市秋冬竹林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治方法.安徽省林业局.2024-11-25
竹秆锈病防治.mall.2024-11-25
竹子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六)竹杆锈病.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