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慕琦计划

杨慕琦计划

杨慕琦计划(英文:The Young Plan)是指1946年由当时香港总督杨慕琦提出的一项未能实现的政治制度改革方案。该计划旨在响应英国战后允许殖民地自治甚至独立的承诺,提高香港特别行政区市民管理自己事务的责任。然而,由于中国害怕香港走向自治甚至独立,出手阻挠,以及其他一系列复杂的国内外因素,该计划最终未能实施。

介绍

1945年,香港日据时期结束,香港被英国接管。香港重光半年以后,香港总督杨慕琦在1946年5月1日重新复任,结束了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管治。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伦敦当局承诺于战后容许其殖民地拥有高度自治权以至独立,工党上台后,伦敦当局落实承诺。杨慕琦于同年8月28日大胆发表一份政治制度改革方案,希望“香港特别行政区市民有更多责任去管理自己的事务”。同年,杨慕琦开始对方案向市民进行咨询,并于同年10月正式推出建议书,史称“杨慕琦计划”。

内容

杨慕琦计划当中建议香港应设立一个市议会,由30名议员组成,三分之二议员为民选,其余三分一则属委任。构想中的市议会最初可负责管理消防、康乐场地、车辆牌照和市政局,到日后情况许可的话,更可以管理教育、社会福利和公共建设,甚至于公共事业。根据方案,为配合市议会的设立,立法局内的官守议员议席会由原本的10席减至7席,非官守议席则增加一席至8席。在官守议席中,5人会是当然议员。而在非官守议席中,4人由非官方机构推举,另由张人龙中选一人,香港总商会中选一人,以及从新成立的市议会推选2人。总督仍会是立法局的主席,继续享有投票权。

相关信息

各界反应

表面上,“杨慕琦计划”的方案虽然容易推行,但由于各界未能就市议会职能达成一致意见,以致方案迟迟未能落实。而即使华人可在方案取得利益,港府也没法得到全体华人社会的赞同。到1947年5月,杨慕琦任满离职,以61岁之龄退休返英,但其方案始终未能取得共识。加上由于当时香港人对政治并不热衷,英国殖民地部门内部意见分歧,故计划并未得到广泛支持。据2014年解密的英国档案中,周恩来曾于1958年强烈反对英方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殖民地体制变更为新加坡式的自治领。此外,历史学家曾锐生在其2013年出版的书籍中指出,已解密的1950和1960年代英国档案中,并没有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曾经警告香港政府不要进行政治改革,但英国官员在为香港不推行民主持理由时,经常以中国不会容忍任何民主改革为托词。

结果

杨慕琦卸任以后,葛量洪爵士在7月25日接任总督,他上任以后,中国大陆正值国共内战,其后中国共产党又在1949年成立“新中国”,两件事都触发大批难民在战后涌港。基于当时香港特别行政区与邻近地区局势不稳,再加上香港前途不明朗,“杨慕琦计划”被一再拖延,至1952年10月,港府更正式宣布放弃计划。之后的二十多年,香港政治制度并一直没有进行改革,直至1980年代,港英政府才逐渐发展代议政制。葛量洪爵士上任香港总督后,表达香港问题“不在于自治或独立”,而是在于“与中国的关系”,其他殖民地适用的方法也并不代表在香港同样适用;他认为香港的前途属于“外交层面”,多于“殖民地层面”,因此对“杨慕琦计划”一直持保留态度。英国外交部、殖民地部和英国驻华大使馆内部意见分歧,加上中国政局骤变,英国保守党政府1951年10月重新上台执政后,由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问题的关系于1950年,英国的工党政府与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共高层决定对香港采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随即向英国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短期内不会急于收回香港,也反对英国人给予香港的自治或独立计划。英国当局遂认为香港没有急切需要成立市议会或政治改革“如果香港走向独立式的自治,反而会刺激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批难民涌入香港,当局认为维持香港社会稳定较政治改革更为迫切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