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维松
“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要把我的青春、我的热情、我的全部精力都献给它,这样,我才会问心无愧。”这是怀柔区最北部深山区学校——喇叭沟门中学潘维松老师一贯的工作信念。为了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根植于喇叭沟门这片土地上,他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踏实执教、热心科研、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出色的工作使他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同事的赞扬,领导的肯定,在怀柔山区学校塑造了一个优秀教师的良好形象。
学习是提高工作水平的源泉
“有勇不如有智,有知不如有学”。潘老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更好地适应自己所担任的教学工作,更好地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发展,就必需具有足够的能力与水平。因此在知识结构上,他不断充电。由于是深山区,参加培训路途遥远,他又在学校和家长的要求下已连续11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不耽误学生的每一节数学课,所以他选择了全国成人自学考试的深造方式,于毕业后的七年,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自学考试专科与本科的学习,取得了本科学历;在理论学习上,他不断更新教育思想,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吸收教育、教学管理的先进经验。他积极学习新课程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使自身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并于05年2月取得了北京市《京郊农村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结业证书。在个人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他充分发挥区级骨干的辐射带动作用,及时把握不同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脉搏,及时将自己的教学成果与老师们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以身作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潘维松老师勤勉教学,成绩突出。作为一名教师,他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孜孜追求。在实际工作中,他时刻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数学课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变死板、生硬的数学教学为生动、活泼、开放的学生探究实践课,一提起潘老师的数学课,每个学生总有说不完的话。教学中,他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学”与“个性体验”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尽管他所教的学生大多来自山区,知识储备不丰富,接触外界信息少,但他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学生“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他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会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学生都能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开展“课前热点回顾”、 “课上分层教学”、“课后每节一测”的数学三步教学法,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在轻松之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教书育人是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是自己的本分”。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教10多年来,他一直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心中始终装着学生,以学生为重。由于他连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这些深山区的孩子们,为了深山老乡的殷殷期望,在长长的十几年中,他从未因个人问题耽误过一点教学工作。2000年元旦,是潘维松老师结婚的大喜日子,但为了不落下毕业班孩子的每一节课,他放弃了与爱人度蜜月的大好机会,新婚第二天便又站在了讲台上,活跃在学生中。03年底,爱人生产的紧要关头,恰恰又是毕业班期末冲刺的关键时刻,潘老师再次选择了自己的学生。讲台上铿锵有力的讲解,课间不厌其烦为学生答疑,一言一行从未流露出心中的不安。当他迎着厚厚的积雪,绕着10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忐忑不安地赶到妻儿面前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夫妻对视着,眼泪滚滚而出。好多老师都说他傻,“只会埋头工作,那么亏着老婆、孩子,图个啥?”他听后一笑置之。问到他爱人时,她平静地说:“我们现在是苦点,但一看到他为学生做的那些事,我知道他爱他们,学生也离不开他,我又怎么能拖他的后腿呢?”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让他感动的同时也有深深的愧疚,可一想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想到山里孩子要走出大山实现梦想的执著追求,想到学生的信任和期待,他只能委屈家人,依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之中。付出就有回报,耕耘就有收获。他从教15年始终担任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担任毕业班班主任11年。出色的教学成绩,良好的师德素养在学校和社会上获得了较高的声誉。有多位校长找到他,提出优越的条件,希望调他到区直属学校工作,都被他一一谢绝了。用他的话说“山区人民需要我,为了山区教育事业,我甘愿付出,无怨无悔。”
潘老师不仅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带头人也是科研骨干。在工作中,他深入钻研,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教研改革,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把成为“科研型教师”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针对数学社会化需求不断提高的现状,他先后承担了《初中优质数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主动交互式学习》、《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45分钟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民族优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等市、区级重点课题的实践。在研究的基础上,将课题研究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探索出了适合于山区学生特点的“数学三步教学法”的新型教学模式,服务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他的课堂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使教与学成为一种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成为合作的伙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04年他带领教师实践的科研课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主动交互式学习模式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被载入于《初中科研实践与探索》一书中,撰写的论文20多篇获奖。多年来,他带领初三年级教师教出的毕业生有55%考入市、区级重点高中,指导的教师有10多人次在区级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奖。
用“赤诚”把班集体打造成温馨的“家”
潘老师常年担任班主任,对班级关爱如“家”,对孩子细心呵护。他秉承“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平等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由于是深山区,90%的学生住校,过着集体生活。为了给予学生家庭般的温暖,每天晚上,潘老师都要进入学生的住宿区了解学生所需,嘘寒问暖,看一看学生是否安静的入睡,是否盖好了被子。对生病的孩子更是照顾有佳,经常带生病的学生到医院诊治,他自己也记不清,为学生垫付过多少药费。十几年如一日,他都是这样默默的温暖着孩子,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他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彼此交融。记得有这样一个学生:侯某,父亲因工作发生意外,失去亲人之痛的孩子从此没有初三升学的任何理想,本想辍学。作为班主任的潘老师,在第一时间找到她,从思想上入手,每天工作之余不断地找她谈心,告诉她所有的困难由潘老师与她一起来扛,并经常给她家里打电话表示慰问,加强师、生、家长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及其家长深受感动。在生活上也给予她一定的资金支持,主动地为她购买辅导书及各种学习用品,减少她心理顾虑。在学习上,潘老师每天中午利用休息时间给她补课,快速提高她的学习成绩,帮助她确立学习信心。老师精心的呵护让学生又感受到家的温暖,将悲痛化为学习的动力,学习上具有了明显的起色,并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高一级学校。
潘老师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就要用“家”的感觉创造温馨集体,让孩子们感受到“班级就像一个家一样,他们是一家人,就应该相亲相爱。”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精心设计教室,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等各种契机,开展各种有趣的教育活动,给学生创设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把师生的心融在一起,把生生的心连在一起。如中秋节节,他在班中开展“分享月饼话中秋”的活动,元旦前夕,又在班中开展“交换礼物迎新年”活动,端午节开展“粽叶飘香,快乐端午”活动。一系列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团团圆圆的集体生活是快乐的、温馨的。在班级管理中,潘老师实行“一人一岗制”,每个学生都有一份为班级服务的工作,班级管理小干部轮流担当,人人都是班级的主人。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平等的,谁有困难,大家都会挽起手助其一臂之力。潘老师所带的班级就像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同学们亲如兄弟,密如姊妹。作为家长的他,总是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用自己的真诚和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真正关爱学生,将“德育渗透”与创建优秀班集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出一个个温馨集体。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潘老师认为,教师肩负着育人的使命,更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托。一个好老师,往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人生,重新塑造一个健康的人格。有这样一个学生彭某,穿奇装异服,染黄发,经常打架滋事,稍不顺心,便破口大骂……说到他,哪个老师都头痛。这时潘老师向他伸出了双手,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情况:母亲早逝、父亲再婚,继母对他放任自流,父亲很少关心他,他感受不到家庭关爱,对自己缺乏自信,就破罐破摔。针对这种情况,潘老师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爱:生活上,让他搬到自己的宿舍,同吃同住,给他买衣服、买书、买学习资料,病了,立即带他去医院,为他买药、买营养品……思想上,潘老师积极感化并时刻提醒他:“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比普通人承受了更多的苦难。经历困苦并不一定是坏事,至少它可以锻炼你坚强的意志,不觉得你自立的能力比同龄的孩子强吗?”通过与他真心的交流,确定了该生阶段发展目标,充分挖掘他的特长,让他担任军体委员,帮助他树立起信心。慢慢的,这个学生从穿着到举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全校的老师都说:“也就是潘老师能让这个孩子变好!”他总是呵呵的笑……暑假过后,彭某的家长来到学校,握着潘老师的手,泪流满面地说:“潘老师,是您让我们这个家又有了笑声,是您让我们这个家像个家,都是您呀,您是我们的恩人呀!……”
十几年来,潘维松老师为山区教育事业发展、兴旺做出了巨大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北京市优秀教师。大家不仅为他对教育事业所做出的突出业绩所感动,更为他全心全意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为人师表的品格、淡泊名利的情操所折服。潘维松老师不愧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