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若镛
丁若(1762年6月16日—1836年2月22日),字美镛,号茶山、与犹堂,朝鲜实学思想家,诗人,历任多个官职。他的著作包括《经世遗表》《牧民心书》等,留有1,195篇著述和2,263首汉诗,内容涉及经学、政治、经济、法制、历史、地理、医药等多个领域。丁若镛是朝鲜王朝实学思想集大成者,继承了星湖李瀷、鹿庵权哲身等经世学派的实学传统,吸收了明清实学和朴趾源、李德、朴齐家等人的朝鲜北学派,以及天主教、西方科技等西学。他提出了包括等土地制度、行政制度、科学技术等各种社会改革方案,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其中蕴涵的“按劳分配”、“牧为民有”等平等思想对朝鲜半岛思想的近代化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丁若镛是朝鲜实学派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实学思想为核心,提出“朝鲜诗”的宣言,呼吁朝鲜诗人摆脱格律的束缚,用朝鲜人的方式表现本民族哀乐与情绪,讴歌本民族事物。
人物简介
朝鲜李朝哲学家,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字美镛,号茶山、舆犹堂、三眉、俟庵。祖籍全罗道罗州。朝鲜京畿道广州(今扬州市)人,被认为是韩国“汉字出现以来留下最多著作”的大学者,共留下五百余部著作,在宗教典籍、政治、经济、法律、医学、农事、筑城等方面都有所涉及,是一个各方面皆通的全能型人才,因此也被称为“韩国的列奥纳多·达·芬奇”。然而,他不仅仅是一位学者。虽然身为贵族,丁若镛仍然胸怀改造现实的想法。他主张对政治机构和地方行政制度进行全面革新,并且希望在土地均分的基础上按照劳动力去分配收获的成果。另外,他曾任京畿道的“暗行御史”,大力打击了铲除祸害百姓的贪官污吏。他凭借“东方筑城术”被认为是朝鲜王朝最杰出的工程师。
人物生平
1762年,丁若镛出生于京道马岘,是“晋州牧使”丁载远的第四个儿子,可以说,他在出生之前就已经与改革结下了不解之缘。丁若镛出生的那年发生了朝鲜王朝最大惨剧之一的“壬午事件”,李昑认为世子无能,就将其儿子困于米柜中杀死。丁载远对于这一事件十分气愤,一怒之下辞去官职回乡休养,而丁若镛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生的。他自小聪明伶俐,4岁时便可熟读千字文,7岁时就能作诗,小小年纪就对不合理的身份制度抱有怀疑的态度,并对脱离现实的儒教经典感到困惑。这样,他在16岁的时候,受到实学家李瀷先生深入朝鲜王朝现实与百姓生活的文学作品感染,决心追求对实际生活有帮助的学问。22岁时,他进入成均馆学习,28岁时考中科举,走上了为官之路。
他的官场之路可谓是顺利平坦,最初的官职是“禧陵直长”,“从七品”,陆续升为“正六品”的“司谏院正言”和“正五品”的“司宪府持平”。在1792年,他身任“修撰”,开始编写书籍,也正是此时,他以西方的筑城之法为基础,设计出“城制”与“起重架”,为修筑水原城作出了贡献。另外,在1794年,他任京畿道的“暗行御史”,惩治贪官污吏,不仅得到了正祖的信任,还受到了百姓的爱戴。然而1800年李祘突然去世,丁若镛从此踏上了受难之途。
在20岁出头的时候,丁若镛深受西学感染,经常受到天主教事件的牵连,在“天主教迫害事件”中更是惨遭流配。从1801年起,他开始了长达18年的流配生活。而如此长久的艰苦生活,却使丁若镛领悟了许多东西。他在偏远的山村与百姓们共同生活,亲眼目睹了朝鲜王朝后期百姓遭到压迫的真实情况。于是,直到流配生活结束的那天,他全身心投入到对学问的研究中,写出了许多对百姓生活有实际意义的不朽名著。其中有研究如何运营国家赋税与财政政策的《经世遗表》,研究地方官员应如何为百姓制定政策的《牧民心书》,以及载有麻疹与天花疗法的医书《麻科会通》等。就连丁若镛自己的号-“茶山”,也是根据流配之地康津的山名而得来的。
这样,丁若镛把居之苦中遇到的苦难,全部升华成学问。在1818年,他终于结束了流配生活。并且,直到1836年他去世的时候,他还在家乡把研究的学问汇集起来,对实学思想进行再次总结。在1822年,他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为自己起了一个叫做“俟庵”的别号。“俟庵”是根据“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这一经典名句而来的。在理学名分论盛行的时代,他强调通过“利用厚生”和“实事求是”,去改变自己的国家。然而,他的梦想最终没有能够实现。尽管如此,每到生活艰苦的时候,后人总是会想到他,想要从他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可以说,丁若镛冲破中世的黑暗,为近代的朝鲜王朝带来了一片曙光,他已经实现了他的夙愿,成为了为世人指引方向的指明灯。
影视形象
2012年电影随风而逝,宋仲基饰丁若镛
2016年KBS电视剧云画的月光,安内相饰丁若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