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报
胶州报1900年由民主革命家朱淇创刊于青岛市,是山东省出版最早的一家民营中文周报。该报的创办,对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有一定的启蒙作用。
创刊人物
朱淇 (1858—1931)南海区人。字季箴、原字生。室名听雪庐。生于清咸丰八年。在光绪三年(1877)中秀才,不久就放弃举业,旋专习经史,朱次琦之侄。朱次琦(1807—1881)乃是清朝末年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康有为是其入室弟子。后结识孙中山,并加入了孙中山发起组织的“兴中会” 。
创刊时间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创刊于青岛市。创办人是民主革命者、广东南海人朱淇,该报的创办,对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有一定的启蒙作用。这是山东省出版最早的一家民营中文周报。每星期四(后改为星期二)出版8开书页式8页,铅印。其栏目有《谕旨》、《论说》、《电讯》、《北京新闻》、《各省新闻》、《德国新闻》、《各国新闻》、《山东新闻》、《本埠新闻》等。
创刊背景
在青岛一百多年的报业发展历史上,由中国人自己经营创办最早的一家中文报纸,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二月由兴中会会员朱淇创办的《胶州报》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诏:更法令、破旧习,求振作、议更张。国内的政治气氛出现了少有的和缓期。《胶州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诞生的。
报刊简介
《胶州报》报是山东省出版最早的报纸之一。《胶州报》是由中国人自己经营创办的中文报纸。报纸只见到1907年,何时终刊不详。创办人朱淇,广东人,是民主革命者。这家民营周报对传播资产阶民主思想有一定的启蒙作用。报人朱淇办报的开创之功当书一笔!
报刊内容
《胶州报》系周报,每星期四(后改为星期二)出版,是八开书页式八页结构,铅印,文言体,竖排,无标点。《胶州报》内容有:谕旨(清朝的)、论说、电报、专件、专件代论、译件代论、各省新闻、各国新闻、北京新闻、本埠(青岛市)新闻、广告等,反映了当时青岛地区及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要新闻。日前有人见到一份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发行的报纸《胶州报》上,除了刊登各种新闻外,报纸还刊登有整版的缝纫机广告。在每期出版的《胶州报》各页中,分别辟有专栏是:
1、各国新闻,转载当时《文汇报》、《字林西报》等中国大报纸报道的新闻;
2、山东新闻;
3、本埠新闻;
4、各省新闻;
5、北京市新闻(主要是当时北京清廷谕旨,有关朝廷召见、任免各省官员的情况通报) ;
6、译件代论(有译自英国路透社、韩国京城的新闻消息等等) ;
7、德国新闻(主要是报道德皇的活动情况及德国政府议会的会议情况) ;
8、广告专版。
报刊社址
社址初在飞芝喜街(现中山路南端右侧),1903年5月迁至胶州路,先后由德文书局、德华书局、福昌书局承印。
盈利模式
《胶州报》通常在第一页都开辟[本馆告白]小专栏,内容是对《胶州报》的简介,告白内容是:“1、本报每逢礼拜二出版一次。2、凡订购一年者宜先付报资半年。3、本馆报费本埠每年收银一元三角,山东省各内地每年收费大钱一千五百文。4、本埠报纸每张零售收大钱二十五文。5、本馆代登告白(广告),以五十字起算,宜先付刊资。 ”
报刊专栏
《胶州报》作为当时青岛市很有影响的报纸,特别显著的是重视刊登言论文章,特辟“论说”专栏,这在当时足以说明朱淇的办报思想和理念的超前意识。如1903年2月~6月间出版的《胶州报》上的“论说”专栏,曾分别刊载署名“广州市李承恩稿”的文章:“论山东时局之可虑,亟宜设法补救”和“论西伯利亚铁路告成与中国之关系”。作为《胶州报》主编的朱淇曾经在“论说”专栏里先后刊载了他自己执笔的文章,如:“论中外政治本原之异”、“读左传”等等,把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溶于文章中。
贴近生活
从《胶州报》当年报道的青岛市地方新闻中,也可以管窥当时青岛城建、自然灾害、外国侵略者在青岛的活动等等各方面的历史瞬间。如在《胶州报》上“本埠新闻”专栏中:1903年5月的一期,新闻题目是“电灯新局”,内容是(注:文中标点符号系笔者所加):“德历七月初一日,新电灯局开市,胶督都大臣概文武官员及新电灯局之司事人齐到,开市事毕后,胶督庆祝电灯局及其司事人。”(这是有关青岛市市政建设的新闻报道)。1903年6月一期,题目是“法舰到埠”,内容是:“法巡船名巴士加者于本月20日到港(注:青岛港),本埠政府优礼相待,23日德武员借法水师武员同往胶州市探候,礼拜三胶督设筵相待,25日该巡船启轮离港矣。”1903年5月一期报道,题目是“狂风大水”,内容是:“德历月17至18日,忽发东南大风,本埠楼房毁坏不少,18日内地亦来电报云,胶州高密大雨,胶州站栈房之房顶为巨风吹去,近芝蓝庄之铁路堤为水冲破,所以,是日之火车须回头,幸该堤是夜即重修,而河水盈溢近处,无异沧海云,另淮河渐时,铁路及铁轨亦为大水冲去,所以,火车至于今日不能过河,往来要用三板或花子(划子),斯时,有管工德人为水沈死,真不幸矣。”(这是有关青岛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 )
在中外报业史上,广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胶州报》同样也不例外。《胶州报》在报页上都辟有广告版面,如占大半个版面的香烟广告特别醒目,在1903年中出版的《胶州报》上,当时做的香烟广告品牌是名为“孔雀牌”和“品海牌”的香烟,从广告上看,生产商是“美国纸烟公司”,经销商是“村井纸烟公司”,当时烟草厂家的产品打假意识非常强,广告版上大号字横向排列注明“严禁假冒老牌孔雀品海纸烟”。当时《胶州报》上“洋行”广告特别多,这足以显示当时青岛市作为口岸开放商埠对内对外贸易的兴盛,仅从《胶州报》做广告的“洋行”名字之繁多可见一斑,如“青岛德威洋行”、“青岛哈利洋行告白”、“青岛德华银行告白”、“青岛瑞记洋行告白”、“青岛捷成洋行船务局告白”、“潍县工艺局广告”等等,在“哈利洋行”的广告中,经营品种繁多,如各种花露水、洋胰子(肥皂)、洋蜡烛、水果甜酒等等。此外,还有牛奶饮品广告,品牌有“企公牛奶”。《胶州报》除了做工商广告外,还做文化广告,如“本报馆特运上海市各书局最新书籍代售广告”。“开演大戏”广告:“仁济公司内四合茶园,准华历闰五月初六晚,开演奎福班大戏头等,名角价甚相宜。 ”
回顾青岛市一百多年的城市发展历史,早在上世纪初的1903年,“彩票”就融入了青岛市民的生活中,尽管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达不到人人都有钱买彩票的程度,但作为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原始记录”,“彩票”的出现,也正说明了那时的青岛,“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在1903年2月份出版的一期青岛《胶州报》上,有一则彩票广告,标题是“敬启者本公司承允”,内容是:“大德胶州印捐彩票每月开彩一次,现开第18会,共设票六千张,每张分为10则,每则洋5角,每张英洋五元,拟于西历1903年3月13日即华历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十五日上午10点钟,经蒙青岛督派委员监督在青岛本公司开票台当众开彩,凡绅商仕庶均可到看,以昭公道,中式彩银随时凭票到本公司写字楼领取或在各埠分局领取无误,兹将第18会中式彩银胪列:首彩一张洋1万元,二彩一张洋2千元,三彩一张洋1千元,四彩4张,每张洋一百元,五彩8张,每张洋50元,六彩9张,每张洋25元,七彩五百零五张,每张洋15元。贵客有欲零买者请移玉至青岛市各处。青岛仁济公司谨启。1903年2月。”当时,彩票开奖时,经销彩票的“青岛仁济公司”在《胶州报》上以“彩票喜志”为标题,公布中奖情况。说明《胶州报》的创办,是贴近华人平民生活的。
最终归宿
1903年5月起,《胶州报》被清朝收买,由山东巡抚周馥派候补道(官职)朱钟琪主持报社事务,同年,报社迁至胶州路,《胶州报》从第89号起,在报头上加印交叉放置的清廷三角龙旗和德国的三色旗,用“大清光绪”和“大德公历”两种年号名称。此后的《胶州报》,性质已变,由民营改为官办的了。
历史价值
《胶州报》作为青岛市最早的一家民营周报,不仅是青岛地区也是山东省出版最早的中文报纸。这张民营周报对当时处于德国侵略者占领和清王朝末年统治双重体制下的青岛,向民众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有一定的启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