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达成
邵达成是湖北师范学院的主要创办人,亦是湖北的一位知名的教育家。邵达成是黄石市师范学院的主要创办人,也是黄石高等教育事业的奠基者。邵达成懂得教育,爱重人才,这是他使黄石师范学院得以站稳的根本。
生平简介
邵达成(1919—1989),男,江苏省靖江县人,中共党员,原黄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学院的主要创办人,黄石高等教育事业的奠基者。白手起家,创办了黄石地区第一所大学,依靠“人才强校”战略,使学校在逆境中发展壮大,提出了学校科学的发展思路,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英才,为黄石高教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历史评价
邵达成是湖北师范学院的主要创办人,亦是湖北的一位知名的教育家。从1973年创办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即湖北师范学院的前身)开始,到1984年因年事已高调任湖北教育学院当顾问为止,他领导这所高等院校竭忠尽智、艰苦创业达11年之久,为湖北师范学院早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建设大学干事、建大南下干部队党支部书记、中原大学大队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实验工农中学校长、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兼华师第一附中校长、华师副教务长、华师京山分院临时党总支书记、黄石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学院前身)党委书记兼院长。
邵达成是黄石市师范学院的主要创办人,也是黄石高等教育事业的奠基者。建院初期,“文革”尚在进行,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斗,勤俭办学。为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及克服物资上的困难,他煞费苦心。“文革”一结束,立即将办学方向逐步转向正规化,在健全体制,设置专业,开设课程等各个方面。尽力向办成合格的本科高校努力。他重视人才。在办学之初,“四人帮”横行,许多知识分子处境困难,他高瞻远瞩,从全国各地调入了一大批胜任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建立了一支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师资队伍。正是这批骨干力量,成为尔后湖北师范学院发展的重要保证。
湖北师范学院教授黄瑞云先生在《他不愧为卓越教育家——回忆邵达成院长》一文中写道:“邵达成每天清晨都出外散步,不走很远,就在校园内转一圈。但可以说,他的散步从来没有‘成功’过。因为他一出门,就会有人拦住,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而往往是几个人围住他。大到学校的某个建设项目碰到的难题,小到某家的水管漏水,什么事都来找他,当时建校初期,百事艰难,各式各样的困难层出不穷。达成同志从不厌烦,谁来找他都耐心地接谈,力所能及地给予解决,或者放在心里待后处理。当时学校规模不大,也有一百多教工,达成同志不仅每个人都认识,还包括他们的家属,而且了解他们的情况。路上碰到,即使是一个厨工,他也会问一两句话,生活怎么样,工作吃不吃得消。如果发现问题,他就记在心里,事后给予解决。记得一九八0年春节前一天,我来到学校,连个住房都没有,临时在一间破旧教室里安身。那天是过年,我家什么也没有,学校厨房也关了门。达成同志一个上午来三趟,亲自去找一位厨师,打开厨房帮我做了三个菜给我家‘团年’,一位领导人对一个新来教工如此关切,确使人永生难忘。”
邵达成是革命者、教育家,敢于知难而进,毫不畏。华师办黄石分院,建校的队伍基本上是华师在大冶黄金湖办的农场的人员和下放洪湖市的人员。1973年7月中旬,他带着匆匆组建的一支办学队伍,乘一部敞篷卡车,离开武汉市,开赴黄石市,在黄石一中借了两间旧教室,挂起了“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的牌子。这所“新型”大学共有二十九名教职员工,二万四千元开办费,借用一千七百平方米旧房间,四十张双层床,七十把拐把椅。这是一组经典数字,是黄石高教事业不应该忘记的。两个月后,学院开学了,设中文、数学两个班,七十名“工农兵学员”步入“校园”,华师黄石分院正式开锣。有人说:莫要说开创这所学院的领导人和教职员工需要巨大的气魄,就是来的这些学子敢于进这所学校都需要勇气。到这儿来有前途吗?后来这七十名学生毕业后成了许多部门的栋梁。黄石市分院的开办,使黄石这座新型工业城市真正有了一所大学,在黄石高教事业发展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
邵达成为了建设黄石第一所高等院校,殚精竭虑。首先他依靠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其次是团结全院师生,上下一条心,共同奋斗;三是以身作则,什么事情都亲自带头。为了建一间校舍,他亲自带领教职员工和学生挑土,挖地基。他说:“发扬抗大精神,艰苦创业,我们只能这样做,除此没有别的办法。”一次,一位教授问邵达成说,后面有一处风光很美的地方,面积也很广阔,学院为什么不建在那儿呢?他回答道:“我知道,但我哪有钱!”教授问要多少钱,他说“至少两百万!”教授又问“您带了多少钱来?”他说“两万四千元!”邵达成就是这样起步办大学的。当时,师生加起来不过一百多号人,他把一切都拉起大学的格局,什么事情都按大学的标准来要求。每次大会小会,他都讲话,劲头十足,从不气馁。气可鼓不可泄,正是他的那种精神,那种魄力,给予了人们以信心,使人心安定下来。一部破车子,每周数次往返于武汉黄石之间,争取省厅支持,使这所学校终于站稳了脚跟。仅仅两年,即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正式成为“黄石师范学院”,十年以后,更名为“湖北师范学院”,成为当时湖北省办的唯一高等师范学院。
邵达成懂得教育,爱重人才,这是他使黄石师范学院得以站稳的根本。他知道,依靠临时招募的这么几个人是维持不了一所大学的,为此,他想尽一切办法招贤纳士。当时“文化大革命”还在继续,许多知识分子遭受打击,有的分配边疆,有的下放农村,还有的干脆就蹲在监狱、劳改农场,“臭老九”一词人所共知。许多受尽折磨的知识分子需要寻找出路,邵达成充分利用了这一机遇,发动群众,一有人才线索立即主动联系。他不仅派工作人员不远千里进行“搜索”,而且亲自出马,利用他在教育界近30年的各种关系,搜罗人才。仅仅几年的时间,他就网罗到高校讲师级以上的人员四五十名,这些教师分别来自新疆、江浙、内蒙、两广等二十多个省市。
人物评价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刘烜教授评价邵达成先生说道:“我们都在时空变化中穿行,生活节奏越快,实际印象越浅。在我们这个地球表面的生物圈中,永恒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而邵达成先生却令人难忘,可以说‘十日相聚,终生相忆’,因为他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民办事,才能获得人民的尊敬。与他相处感到心灵受到震动,以后思念他能给人温暖、智慧和催人向上的力量。”
著名寓言学家,原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石市作协主席黄瑞云先生说道:“邵达成懂得教育,爱重人才,这是他使黄石师范学院得以站稳的根本。邵达成知道,依靠临时招募的这么几个人是维持不了一所大学的,如此他想尽一切办法招贤纳士。当时‘文化大革命’还在‘深入’,许多知识分子遭受打击,有的发配边疆,有的‘下放’农村,还有的干脆就蹲在监狱里,劳动改造,‘臭老九’的名词人所共知。许多受尽折磨的知识分子需要寻找出路,邵达成利用这一‘大好形势’,发动群众,一有人才线索立即主动联系。他不仅派工作人员不远千里进行‘搜索’,而且亲自出马,利用他在教育界近30年的关系,搜罗人才。仅仅几年的时间,他就网罗到高校讲师级以上的人员40多名。”
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说道:“邵达成学长同我都生于1920年,惜乎,他在还可以有所作为的岁月便离开人间。可以告慰的是,他所创建的黄石师范学院已发展为湖北师范大学;他所倡建和关注的教育科学研究室已成为五系五所、规模宏大、高水平的教育科学学院。”
发表作品
邵达成对高等师范教育和普通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教育理论亦有较深研究,先后发表了《中等学校教研组的工作》、《谈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问题》、《新建高等院校办学规律初探》、《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加强师范特点》等学术论文。
逝世时间
邵达成于1989年在武汉逝世。
历史贡献
(1)华师黄石分院筹建小组(1973.4 – 1974.3)
负责人:邵达成(1973.8 – 1974.3)
(2)中共华师黄石分院临时委员会(1974.2 – 1979.11)
书 记:(无正职)
副书记:邵达成 高燕廉
(3)黄石师范学院(1979.11 – 1983.12)
书 记:邵达成(1979.11 – 1983.12)
院 长:邵达成(1979.11 – 1983.12)
参考资料
邵达成:师者德高,范者德厚 | 党史故事 湖北高校讲述.中国青年报.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