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预警雷达
机载预警雷达,是使用于预警机的雷达控制系统装置,用于搜索、监视与跟踪空中和海上目标,并指挥、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
原理
雷达作用
预警机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 预警机是一种装有远距离搜索雷达、数据处理、敌我识别以及通信导航、指挥控制、电子对抗等完善的电子设备,集预警、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于一体,用于搜索、监视与跟踪空中和海上目标,并指挥、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作战支援飞机。
2. 预警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问世,曾被用于越南战争,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东战争中的“贝卡谷地”之战,预警机创造了一边倒的军事奇迹,才受到世界军事强国的密切关注。1982年6月6日,以色列90架战斗机在E-2C预警机的指挥下,向黎巴嫩贝卡谷地发起进攻。先敌发现前来支援的近百架叙利亚战斗机,适时干扰、遮断它们与地面指挥部的联系,以损失1架战斗机的代价,一举击落、击伤叙利亚战斗机79架和7架。
3. 预警机已成为军队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战争整个作战体系的神经中枢。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动用了27架E-2空中预警机和11架E-3预警机参战。E-2C预警机出动1183架次,飞行4700小时,用于预警和通信中继。E-3空中预警机预警机共出动448架次,飞行5546小时,指挥控制各型飞机9万架次的飞行。由于空战中有预警机指挥控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未损失1架参战飞机,伊拉克飞机则被击落40余架。
现役雷达
世界现役主要预警机及其机载雷达介绍
美国E-2C “鹰眼”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预警机,1968年开始研制,1973年交付使用,主要任务是掌握空情,对进犯的战斗机和导弹进行预警,配合航空母舰或地面指挥所完成对己方战斗机的作战指挥。E-2空中预警机预警机先后使用了AN/APS-138、139和145三种型号的监视雷达,工作在超高频(UHF)波段,具有对空、对海、对地三种工作方式,方位覆盖360,中高空目标探测距离480km,低空目标探测距离270km,可在复杂背景中同时跟踪300个目标,引导己方数十架飞机实施拦截。
美国E-3 “望楼”
它是波音公司根据美国空军“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AWACS)”计划研制的全天候远程预警机,1977年研制成功,共推出了E-3A、E-3B、E-3C、E-3D和E-3F五种型号。E-3空中预警机系列预警机先后使用了AN/APY-1和AN/APY-2两种型号的监视雷达,均属S波段PD体制,方位覆盖360,小型低空目标探测距离300km,大型高空目标探测距离600km,可在复杂背景中同时跟踪600个目标,引导己方上百架飞机实施拦截,并具有良好的对抗各种人为干扰的能力。
它是苏联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全天候远程预警机,1986年开始装备部队,目前为止已有21架在俄罗斯空军服役。A-50预警机的监视雷达也是S波段PD体制,方位覆盖360,在巡航高度值勤时的典型作用距离:小型低空目标230km,大型高空目标600km,最多跟踪50个目标,引导和指挥己方10~12架飞机作战,整体性能略逊于E-3空中预警机。
以色列Phalcon“费尔康”
它是以色列 ELTA公司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研制的远程预警机,其最大特点是采用L波段共形相控阵天线,可提供360°全向覆盖,能够全方位搜索和监视陆地、水面和空中目标。在巡航高度值勤时的典型作用距离:大型高空目标670km,中型目标445km,低空小型目标370km。
瑞典Erieye“埃里眼”
它是瑞典Ericsson公司1982开始研制的一种小型预警机,其最大特点是采用平衡木形的背鳍式相控阵天线,不能实现360°全方位覆盖,在7km高度执勤时的典型作用距离:大型机300km,小型战斗机200km,巡航导弹100km,可同时跟踪300个目标。
俄罗斯Ka-31
它是苏联卡莫夫设 计局1987年研制成功的一种舰载预警直升机。装备的E-801“眼睛”雷达工作在分米波段,采用安装在机身下可旋转的平板天线,具备360°全方位探测能力,3500m高度巡航时的典型作用距离:水面舰船250km,4570~3200m高度的空中目标200km,可同时跟踪20个目标。
技术原理
机载预警(预警机)雷达的目标探测原理和技术难点
1. 预警机系统由载机与飞行保障分系统、任务电子分系统和地面保障分系统三部分组成。任务电子分系统是以下八个分系统的总称,即
监视雷达分系统
数据处理与显控分系统
任务软件分系统
电子侦察(ESM)和通信侦察(CSM)分系统
导航分系统
通信分系统
二次雷达分系统
自卫电子分系统
其中,监视雷达是整个预警机系统的最主要传感器,预警机的绝大部分功能都依靠监视雷达提供的信息来完成。
2. 众所周知,由于受到地球曲率和地形遮挡的影响,地面雷达存在低空探测盲区。如果仅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雷达视距Rmax与天线高度ha、目标飞行高度ht之间存在如下关系:\n(米)\n假设巡航导弹在海上的飞行高度为10米,速度为1马赫,雷达天线架高到100米,可算出雷达视距为54公里,只能得到最多2.7分钟的预警时间。因此,架高天线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岸/海基雷达的低空探测盲区问题,而且会严重影响雷达的机动能力。为此,把地面/舰载预警雷达搬到飞机、气球等升空平台上是必然的选择。
3. 将雷达从地面和舰上搬到高速运动的飞机上,不仅使雷达的体积、重量与天线形式受载机的容积、载荷与天线安装条件的限制,而且导致预警机雷达的杂波环境具有以下特色:\n雷达对低空和海面目标是下视方式观察,目标背景上有地面或不平静海面产生的强反射杂波,杂波功率远远大于目标回波功率。只有在很平静的海面上,雷达波以较小的角度照射时,海面呈镜面反射,基本不产生后向散射杂波;\n雷达随载机一起高速运动,使得地/海杂波即使是由固定地物产生的,仍有多普勒频移。其中,v是载机的飞行速度,\uf06c是雷达发射信号波长,\uf066是雷达波的指向与载机航向的夹角。根据多普勒频移公式,由于与载机航向的夹角不同,波束中心与波束边缘的杂波谱会有差异,这就形成了杂波多普勒频谱的一定宽度。
4. AEW雷达天线的主瓣和旁瓣照射到地/海面都会产生杂波。常见的机载雷达下视杂波谱与目标回波信号多普勒谱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当目标回波从天线主瓣进入时,只要目标与载机有相对运动速度(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不与高度线杂波重合),而且此速度值又与天线主瓣杂波的相对速度不重合,则仍有可能通过频率滤波分离和提取目标回波。预警机雷达就是通过这一基本原理实现下视情况下的目标检测的。
5. AEW雷达必须采用多种工作体制,以适应不同的目标类型及所处的杂波环境:\n当目标的距离大于雷达的地平线距离时,目标回波的时延大于任何地/海面杂波时延,此时AEW雷达可以采用与地面警戒雷达一致的低重频脉冲体制,通过简单地设置距离波门达到杂波抑制的目的。\n当目标的距离小于雷达的地平线距离时,除雷达主瓣不触及地/海面的仰视工作方式,和目标背景为平静水面两种特殊情况外,目标回波与强杂波在时域重叠,只能依靠频域滤波实现杂波抑制,也就是必须采用脉冲多普勒(PD)体制。\n当目标的距离小于雷达的地平线距离时,对于海面运动速度较低,而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又很大的舰船,由于海杂波相对地杂波较弱,预警机雷达一般采用普通低重频脉冲体制。为了提高积累后的信杂比,常采用载频捷变实现脉冲间海杂波的去相关。
6. 地平线距离内的飞机、巡航导弹等各类飞行器的探测是AEW雷达面临的主要任务,因此,PD体制是AEW雷达的最主要工作模式。PD模式可根据采用的脉冲重复频率(PRF)的高低分为低重频、中重频和高重频三种类型,它们在构成上和技术上都有差异。
7. 低重频PD体制的脉冲重复周期T(=1/PRF)对应的距离Rt(=cT/2)大于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Rm。低重频PD体制的特点是:目标回波时延对应目标的真实距离,不存在距离模糊,但目标回波的多普勒频率会出现以PRF为周期的模糊,产生速度模糊。当目标的模糊多普勒频率落在主瓣杂波频谱范围内时,为了抑制主瓣杂波设置的频率滤波器也会滤除目标回波,使得目标被主瓣杂波遮挡。为了消除速度模糊和主瓣杂波遮挡,低重频PD模式必须采用3个以上不同的PRF顺序工作。E-2空中预警机的监视雷达就是采用低重频PD体制。
低重频PD体制优缺点
低重频PD体制的主要优点
距离上不模糊,测定目标距离只需一次PRF;
由高度线杂波与旁瓣杂波组成的近距离杂波不干扰中远距离上的目标检测,可以降低雷达系统对天线旁瓣电平的要求。E-2C雷达天线的旁瓣电平平均值为-35dB;
对近距离回波(包括杂波和目标)可在接收机前端采用灵敏度-时间控制(STC)电路抑制其幅度值,从而降低回波的动态范围,既便于后续的数字处理,又减少了近距离强杂波引起的虚警。
低重频PD体制的主要缺点
一般需采用脉冲压缩技术,以便在有限的峰值发射功率下,用低重频仍能得到足够的平均发射功率,满足雷达探测威力的需要;
频率上严重模糊。测定目标径向速度必须有几个不同的PRF。同时,旁瓣杂波谱宽度远大于PRF,旁瓣杂波在频域上多重叠加,虽然近距离旁瓣杂波不干扰中远距离目标的检测,但对近距离的巡航导弹之类的小RCS目标的检测会带来较大影响;
主瓣杂波可能遮挡目标,当PRF由雷达的威力决定以后,遮挡概率与主瓣杂波谱宽度成正比,当遮挡概率很高时,即使使用几个不同的PRF也可能导致雷达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根据多普勒频率的表达式,作用距离很远的机载低重频PD雷达要求采用飞行速度较低的载机并工作在较低的频段,E-2空中预警机正是如此;
低速运动的地面车辆目标会出现在频域全周期内,不能用简单的方法滤除,会对陆上飞行器的检测带来大量的虚警。因此,低重频PD体制不适宜机载雷达对地工作。尽管采用了一些补救措施,E-2C的对地观测性能仍然不佳就是这个道理。
高重频PD体制的RPF大于所有目标和杂波的多普勒频率。因此频域上不存在模糊,但由于脉冲重复周期T对应的距离Rt远小于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Rm,目标与杂波在距离上都是模糊的。同时,由于雷达在发射脉冲时不能接收信号,当目标距离对应的时延正好是脉冲重复周期的整数倍时,雷达接收不到目标回波,导致大量的探测盲区。为了解距离模糊和消除探测盲区,高重频PD雷达也必须采用3个以上的PRF。E-3预警机的监视雷达对地工作模式就是采用高重频PD体制。
高重频PD体制优缺点
⑴高重频PD体制的主要优点:
一般不需要采用脉冲压缩技术提高探测威力;
存在无杂波区,对高径向速度目标的检测极为有利;
频域上目标回波落在主瓣杂波内被遮挡的概率很低;
地面低速车辆目标只出现在高度杂波或主瓣杂波峰值附近,很容易滤除,不会形成假目标干扰。因此,高重频PD体制适合机载雷达对地工作。
⑵高重频PD体制的主要缺点:
由于距离上严重模糊,由旁瓣进入的近距离强杂波多次叠加,使得旁瓣杂波谱电平较高,目标径向速度不很高时会落在旁瓣杂波区,对检测不利。因此,机载高重频PD雷达对从后半球跟进的目标探测距离较小。为了提高旁瓣杂波区的目标检测性能,要求雷达天线的旁瓣电平很低。E-3雷达天线的旁瓣电平平均值达到了-60dB;
由于距离上的多次重叠,无论是主瓣杂波电平还是旁瓣杂波电平都比较高,如发射机的频率稳定度不高,则导致整个杂波谱扩散,严重影响目标检测。高重频PD对发射机的频率稳定度提出了严格要求;
由于距离模糊的存在,不能象低重频PD雷达那样在接收机前端采用STC电路抑制近距离强杂波,因此要求接收机和后续数字处理电路须有很大的动态范围;
为了解距离模糊和消除探测盲区,必须把发射脉冲串分成不同PRF的组,每组脉冲发射后,要等到雷达作用距离最远处的目标回波到达后才能进行频谱分析与滤波处理,信号处理器须将远距离回波未达到前的若干周期切除,在这些周期中的发射脉冲对信号检测是不起作用的,称之为填充脉冲。这些周期称为杂波暂态时间。存在填充脉冲或杂波暂态时间是高重频PD雷达信号处理中的一项检测损失。
中重频PD体制的PRF介于低重频体制和高重频体制之间,既存在距离模糊又存在速度模糊,同样必须通过变PRF解距离模糊和速度模糊,并避免目标回波信号在时域被发射脉冲遮挡和在频域被主杂波遮挡。中重频PD体制的突出特点是对各种方向进入的目标都基本具有同样的探测威力,优缺点是低重频和高重频PD体制的折中。英国曾研制的“猎迷”预警机雷达就采用中重频PD体制。
AEW雷达测高原理
预警机承担空中预警与指挥任务,需要测定目标的三维坐标。AEW雷达安装在飞机上,天线的高度尺寸受到限制,在测定目标高度上比地面三坐标雷达有更多的技术难点。AEW雷达的测高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测出目标相对载机的仰角,然后用载机惯导系统(INS)提供的导航数据计算目标的高度Ht:
其中,H是载机高度,Rt是目标距离,\uf071是目标相对载机的仰角,\uf061是载机飞行中的倾斜角,Re是考虑电磁波折射效应后的等效地球半径,通常等于地球实际半径的4/3倍,约为8500km。
测定目标相对仰角\uf071的方法有:
①扫描测角。
通过控制天线振子间的相位使雷达波束在仰角上扫描,用最大回波法测定目标的仰角。E-3空中预警机预警机的雷达采用这种测角方法,其测角均方误差约为俯仰波束宽度的1/10,精度不高,但当所引导的战斗机配备有较大探测威力(例如大于50km)的机载雷达时,这一误差对应于战斗机雷达的仰角误差在2\uf0b0以内,战斗机雷达仍能据此迅速截获目标。
②单脉冲测角。
仰角上同时采用多个接收波束及相应接收通道,通过比较相邻通道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幅度测定目标仰角。A-50和“猎迷”都采用单脉冲测角,其测角均方误差约为俯仰波束宽度的1/20左右,比扫描测角提高了一倍,付出的代价是天线和接收系统都增加了复杂性。
这些测角方法的精度都依赖于雷达的仰角波束宽度,因此,在天线高度受限的情况下,采用较高的工作频率(如E-3空中预警机系列预警机的S波段)可望获得较高的测高精度。
两种测定目标相对仰角的方法在测试低空目标的仰角时,都会因地/海面的多径反射干扰而失效,而低空目标又是预警机的重点探测对象,这是AEW雷达测高的主要难点。利用直射波与地/海面反射波在时延上的差异屏蔽反射波,可一定程度地消除多径干扰对低空目标仰角测量的影响。
AEW雷达工作在较低频段时,由于仰角波束宽度大而不能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较精确地测定目标仰角,此时可利用直射回波与地/海面的一次反射回波之间的距离差测定目标高度。该方法要求反射回波幅度较强,能与直射回波同样被检测到,这只有在反射面是较为理想的平静海面或平坦地面才有可能。E-2C预警机的雷达工作在UHF波段,只能采用这种方法测定目标高度,在高海情条件下基本不具备测高功能。
预警机雷达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并根据所需探测目标及其所处的杂波环境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取工作模式。以E-3预警机的AN/APY-1/2雷达为例,它将监视空域划分为32个扇区,每个扇区有7种工作模式可供选择,即:脉冲多普勒仰角不扫描工作方式、脉冲多普勒仰角扫描工作方式、超视距工作方式、对海工作方式、无源搜索工作方式、测试和维护工作方式、备份备用工作方式。
低空小RCS目标的检测
AEW雷达天线一般安装在机身的上部,由于受到机身的遮挡,在机腹下存在很大的低空探测盲区,对巡航导弹和隐身飞机等小RCS目标也必须在较远的距离上完成探测,为此,必须尽可能增大雷达发射信号的功率孔径积,但受到飞机载荷的限制。天线面积的限制是显而易见的。雷达发射机的平均功率与发射机重量、耗电基本上成线性关系,因此,飞机载荷与供电能力限制了发射机的功率水平。即使雷达的发射信号功率孔径积足够大,巡航导弹和隐身飞机也可能因与雷达的相对速度较小而在频谱上落入旁瓣杂波区而无法发现。为了弥补现有预警机对巡航导弹和隐身飞机低空探测能力的不足,很多国家正在研制气球载预警雷达。
AEW雷达设计难题
相对地面情报雷达和普通机载PD雷达,AEW雷达的探测空域更广,需要同时掌握的目标批次更多,对雷达系统设计带来很多难题:
①分辨力与测量精度要求高。从多目标分辨的角度考虑,AEW雷达的距离和角度分辨力越高越好。但是,从有效收集目标回波能量增大探测距离的角度考虑,距离分辨率不能小于目标的距离向尺寸与波束驻留时间内目标可能移动的距离之和。经论证,对常规军事目标,预警机雷达的距离分辨率一般选为50~100m;角度分辨力受到天线尺寸的严格限制,而且对于方位角机械扫描天线,方位波束宽度太小不利于目标回波能量的收集,影响探测距离。折中需要与可能,AEW雷达的方位波束宽度约为1\uf0b0~3\uf0b0,俯仰波束宽度约为5\uf0b0~10\uf0b0。
②数据率要求高。虽然E-2和E-3空中预警机系列预警机的雷达天线都象地面情报雷达一样,采用6转/分钟的方位向扫描工作方式,数据率为6次/分钟,但从监视和引导现代高机动性战斗机作战的角度考虑,数据率最好是12~15次/分钟,这一要求只有将来AEW雷达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时才能达到。
③数据处理与显控更加复杂。预警机雷达的数据处理系统不仅要象地面警戒雷达一样完成目标位置参数计算、目标航迹关联和与二次雷达的信息融合等任务,还要接受电子侦察分系统与通信侦察分系统截获的情报,完成目标属性的分类和编目,并根据预先掌握的敌我双方航空武器系统的性能参数和制定的战术方案,实时引导我机遂行拦截或攻击。虽然单纯从当前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来看,达到很大的数据处理容量和很快的数据速度都不是问题,但预警机的工作模式繁多,每个操纵员的能力有限,而预警机的载荷又决定了不可能设置太多的显控席位,使得预警机能够跟踪和引导的目标批次受到限制。
AEW雷达的不足
相对地面警戒引导雷达和普通机载PD雷达,AEW雷达的目标自动检测与恒虚警率(CFAR)处理难度更大。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预警机雷达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必须针对每种工作模式设计不同的CFAR处理方法;其次,AEW雷达覆盖空域广,雷达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使得地/海杂波的动态范围很大,统计特性变化快且难以准确建模;第三,AEW雷达需要同时掌握的目标批次多,CFAR处理需要考虑数目不定的多目标干扰。
AEW雷达的地面运动目标滤除
在交通发达地域(例如城市和高速公路),地面存在大量RCS较大的运动目标,如汽车、火车等,其速度可高达40~50米/秒,对存在速度模糊的中、低重频AEW雷达,这些地面运动目标形成的假目标数量可达成千上万,从而使数据处理器无法对真实目标跟踪形成航迹,如果不采取措施滤除地面运动目标,中、低重频预警机雷达的对地观测性能将大受影响。
AEW雷达的抗干扰措施
鉴于预警机在对空对海监视雷达网中的重要地位,AEW雷达必须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在现代电子战条件下保持遂行作战任务。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雷达本身的发射功率强度与分辨力水平;二是雷达具备的抗干扰技术措施。
AEW雷达从探测能力要求出发,通常具有很大的发射功率电平,E-3空中预警机预警机雷达发射机的峰值功率达到兆瓦级,这是提高抗干扰能力的有利基础;
预警机雷达采用PD体制,具有普通脉冲雷达所没有的高多普勒频率分辨力,不仅能够滤除目标信号谱线所在滤波器带宽以外的噪声和有源干扰,还能够滤除运动速度上有差异的消极干扰(如箔条、角反射体等);
AEW雷达不仅从减小地/海杂波的要求出发,在设计上使用了较低或超低副瓣天线,而且象地面/舰载情报雷达一样,具备脉间和脉组频率捷变能力,使其具备很强的抗有源干扰的能力;
为了对抗应答式欺骗干扰,AEW雷达采取了重频跳变和旁瓣消隐技术。重频跳变是预警机雷达为了解距离和速度模糊必须具备的。AEW雷达为了抑制从旁瓣进入的分立强杂波,增设了一个低增益全向辅助天线和一个辅助接收通道,这也使AEW雷达兼有了抑制从旁瓣进入的应答式欺骗干扰的能力;
反辐射导弹的导引头也是以接收雷达的旁瓣辐射来截获雷达,并且要锁定在雷达的载频和重频上。因此,AEW雷达采用的超低副瓣、捷变频和重频跳变也都是抗反辐射导弹的措施。
发展趋势
机载预警雷达的发展趋势
1.未来的高技术战争迫切需要预警机雷达提高三个方面的性能:一是增大探测威力以实现对RCS不断减缩的隐身飞行器和舰船的远距离探测;二是提高对大批量、高机动性目标的搜索监视和跟踪引导能力;三是提高自适应抗干扰能力。目前成熟预警机的AEW雷达均采用机械扫描天线,限制了上述三项性能的不断提高,新一代AEW雷达迫切需要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空时自适应杂波和有源干扰抑制技术。
AEW雷达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的优点有:
1.提高探测威力。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发射源不是集中在一个大功率发射机,而是分散到很多个发射/接收组件(简称T/R组件)。T/R组件是一种半导体集成混合电路,包含了微波功率放大器、高频接收机、收发开关、移相器和衰减器等器件。每个T/R组件与天线的一个或一组单元振子相连接,并安装在天线阵面的后面。在天线孔径大小相同的条件下,相对于集中式大功率发射机及高频接收机的普通面天线和无源相控阵天线,有源相控阵天线由于馈线传输损耗更小,可使雷达系统的总功率增大2.5~4倍。不仅如此,有源相控阵天线还可通过灵活控制波束扫描,对重点区域降低扫描速率来增强探测威力。将来还可以采用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进一步改善预警机雷达的杂波和有源干扰抑制能力;
2.提高对大批量、高机动性目标的搜索监视和跟踪引导能力。象地面情报雷达一样,AEW雷达的机械扫描天线也只能以固定的速率(如6转/分钟)对360\uf0b0空域顺序扫描,对目标航迹的跟踪采用边扫描边跟踪(TWS)方法。由于受到雷达探测威力的限制,由天线转速决定的雷达数据率不可能很高,因此容易丢失机动性大的目标,并在航线交叉时产生错批。相控阵天线可在微秒级时间内改变波束指向,对目标航迹的跟踪采用搜索加跟踪(TAS)方法,在发现第一个目标点迹后可以很快控制波束回扫,以对目标进行确认并形成航迹,这不仅保证了对机动目标的跟踪保持能力,而且提高了航迹跟踪的精度;
3.提高可靠性。有源相控阵天线一般采用固态模块,没有高温发射阴极,也不需要高压供电系统,因此具有很长的工作寿命和很高的可靠性。T/R组件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达到一万小时以上。不仅如此,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总体性能对少量T/R组件损坏不敏感;
4.扩展功能。有源相控阵天线快速、灵活的波束扫描方式,使得预警机雷达可以采用多模式同时工作,进一步扩展其功能,如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及地面动目标指示(GMTI)。
AEW雷达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遇到的问题:
预警机要求360\uf0b0环视扫描,而平面相控阵天线扫描角不宜超过\uf0b160\uf0b0,超过这一范围的天线方向图将发生严重畸变,因此,覆盖360\uf0b0至少需要3个平面阵,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而且使系统集成成为一个难题。另一方面,各阵面之间串联时分工作就能满足雷达系统的数据率要求,当一个阵面工作时,其它阵面处于等待状态,阵面利用率低,但也为雷达多模式同时工作提供了可能;
①预警机雷达要求天线具有很低的旁瓣电平。普通面天线在制造成功后,如无意外损坏,保持低旁瓣电平性能是不成问题的。但有源相控阵要保持稳定的低旁瓣电平性能,主要由T/R组件组成的所有发射和接收通道之间的幅度和相位关系必须保持高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因此必须有通道之间的幅相测试与自动校正设备,增加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和难度;
②与普通面天线相比大大提高了系统成本。按目前的价格水平,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的雷达,其天线成本约占整个雷达的80%。主要是因为有源相控阵一个阵面就要使用几百到几千个单价上千美元的T/R组件,雷达的工作频率越高需要的T/R组件越多。预警机雷达一般需要3~4个阵面,仅天线一项的成本就可能高达上千万美元。不过,目前T/R组件的制造技术正在不断进步,据预测今后10年内单价有望下降到100美元左右,缓解有源相控阵天线的高成本问题。
③地面固定平台雷达的地杂波和干扰信号不存在空时二维耦合。杂波虽然全方位存在,但频谱集中在零频率附近。干扰信号的频谱虽然全频段存在,但来自特定的方向。对两者的处理可互不相干,杂波抑制用频率滤波,有源干扰抑制用空域滤波。AEW雷达由于平台的运动,其杂波和干扰不仅在频率和空域都得到展宽,而且相互耦合。因此,预警机雷达的杂波和干扰的最佳抑制滤波器,一定是一个空时二维联合滤波器,而且必须自适应地调整其参数,以实现与不断变化的杂波和干扰特性的最佳匹配。单纯的频域滤波和空域滤波都无法达到最佳的杂波和干扰抑制性能。
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的任务,就是通过自适应调整有源相控阵天线各个阵元对应的权值,实现杂波和干扰的最佳抑制。理论研究表明,STAP不仅比常规自适应MTD在平均意义上提高6~10dB的杂波抑制能力,而且还能自适应地抑制来自不同方向的有源干扰,并对天线阵元之间的幅相误差进行一定程度的自动补偿,降低天线系统的设计难度。
STAP技术用于AEW雷达遇到的难点主要有:
最优空时二维自适应滤波器涉及维数很大的复矩阵求逆运算,现有的硬件水平无法完成实时处理,必须降维,设计次优的空时二维自适应滤波器,在硬件水平和处理性能上取得折衷;
降维后的部分自适应处理对阵元误差和通道不一致性比较敏感,这些误差因素如果未能在系统设计时得到较好的解决,将使杂波和干扰抑制性能大大下降;
非正侧面阵的STAP处理方法远比正侧面阵复杂,其理论还不够成熟;
最优空时自适应处理在原理上可以实现杂波和有源干扰的同时抑制,但降维处理器就不一定能有效兼容。
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技术在AEW雷达中的应用:
AEW雷达用于空中和海上的运动目标搜索时,必须通过天线波束扫描实现全方位覆盖,而SAR要求天线波束固定指向某个方向,对机械扫描天线来说两者不可兼得,但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各个阵面之间分时工作就能满足雷达系统的数据率要求,每个阵面都有足够的闲置时间用于SAR模式对地观测。未来战争是空地一体化的立体战争,要求陆海空有统一的指挥控制中心,因此,SAR成像技术用于AEW雷达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
SAR成像技术用于AEW雷达的主要难点:
SAR成像必须使用宽带高分辨信号,信号带宽比PD体制大10倍以上,PRF也必须精心设计。因此,将SAR成像技术用于AEW雷达意味着增加一套发射、接收及成像处理系统。两种工作模式进行转换时,雷达的发射系统和接收及成像处理系统都必须作相应转换。SAR成像需要的合成孔径时间较长,在此期间还需要兼顾PD工作模式,系统实现的难度较大;
AEW雷达用于远程预警时天线波束的俯仰角一般在\uf0b16\uf0b0范围内就足够了,而SAR成像模式的工作距离较近。为了保证SAR对地观测的视野,预警机雷达的天线不能安装在载机的机腹上方,以免受机身和机翼遮挡。
AEW雷达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国际:
美国一方面不断对E-2C和E-3预警机的雷达进行改进,主要是加强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争取使这两种预警机能服役到2020年以后。另一方面,美国于2001年启动了MC2A(Multi-Sensor Command and Control Aircraft__多传感器指挥和控制飞机)的研制计划,为期10年,耗资100亿美元。MC2A的雷达将大量采用包括固态有源相控阵、STAP杂波和干扰抑制、SAR成像及地面动目标指示(GMTI)等在内的新技术,并注重雷达情报与红外、可见光等其它传感器情报的融合。俄罗斯、以色列、瑞典等国都在对已有的预警机雷达进行改进。
国内:
我国国土辽阔,防空预警任务重,对预警机的需求量很大,2000年前曾计划引进以色列的Phalcon预警机并加以改造,受到美国的百般阻挠而没有成功,目前正在实施自己的预警机研制计划。
“先进鹰眼”
洛·马公司将生产4部“先进鹰眼”机载预警雷达
据美国《洛马公司网站》2010年3月4日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从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航宇系统分部获得了价值1.718亿美元的小批量初始生产合同,用于生产4部AN/APY-9机载预警(预警机)雷达系统及相关配件。这些雷达将装备美国海军的新型E-2D“先进鹰眼”(Advanced Hawkeye)飞机。
洛·马公司雷达系统业务副总裁兼总经理Carl Bannar表示,“美国海军及盟军在沿海地区作战时,APY-9雷达将提供针对空中和巡航导弹目标的卓越探测和跟踪能力,该雷达将AEW能力提升了两代。”
AN/APY-9雷达由洛·马公司设计并研制,采用高功率固态发射机(比前代产品作用距离更远)和数字式接收机(增加灵敏度)。UHF波段雷达可以在更远的距离“看到”更小的目标,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和陆地上。其电扫阵列提供连续的360°覆盖范围。雷达提供一项新增功能,即操作员可以将雷达“聚焦”在所选区域。
两部工程研制样机和4部预生产型雷达正用于飞行和性能测试。过去几个月中,海军/工业部门综合测试团队已经对雷达进行了超过230次的试飞,在水上、临近陆地和陆地上都进行了相关操作。任务系统以及与雷达相关测试的进度都比预定计划提前。
洛·马公司AEW雷达项目管理主管Doug Reep博士表示,“我们对雷达探测性能非常满意,软件升级正按计划进行,雷达使用每个版本的软件都能够提供改进的可靠性和性能。我们对满足2012财年第一季度开始的初始作战测试与评估的需求很有信心。”
美国空军计划采购75架E-2D,全部装备洛·马公司生产的AN/APY-9雷达。过去40年间,洛·马公司已经生产了几代预警雷达。该公司生产的AN/APS-145机载雷达装备现役的E-2C“鹰眼”和“鹰眼”2000飞机。
参考资料
与电子战能力密切相关,中国战机雷达到底有多强?你可以细品.腾讯网.2024-09-13
再论AEW相控雷达对天线旁瓣电平的要求.万方数据.2024-09-13
机载雷达:锐利的空中“鹰眼”.中国军网.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