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敏
陈少敏教授现任工程物理系副主任、工程物理系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中微子方向的研究。
人物经历
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粒子物理实验博士学位。
从2005年4月起在清华大学任职。
博士毕业后,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巴黎大学十一分校与法国粒子与核物理国立研究所所属的直线加速器实验室担任外国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粒子与核物理国家实验室担任助理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担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北美短期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一
研究方向
(1)超新星中微子及低能中微子反应截面的研究;
(2)利用中微子振荡实验测定中微子混合参数;
(3)利用pion与kaon介子推衰变寻找电荷-宇称破缺及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
(4)利用tau轻子奇异衰变测定奇异夸克质量与CKM夸克混合角Vus。
主要贡献
直从事粒子物理实验方向的研究工作,以达到检验标准模型这一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理论和寻找模型以外新物理的目的。完成了对自然界最重之轻子属性的研究;测定了基本粒子之奇异夸克的质量;研究了稀有K介子衰变,给出了电荷与宇称破缺可能存在超出标准模型以外新物理的结论,有助于解开自然界反物质消失之谜。除此以外,还参与了加速器中微子振荡方面的研究工作。自从在清华大学任职以后,负责组织清华大学中微子物理研究小组,参与日本超级神冈中微子实验和中国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微子的各种属性,寻找可能存在于轻子部分的电荷与宇称破缺,以及研究宇宙超新星爆发并可能演变为黑洞这一过程的相关物理问题。
科研成果
2012年-2017年: 低能反电子中微子的实验研究,基金委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
2012年-2017年: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物理研究,子课题二:氢俘获与超新星中微子研究,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和(973计划),科技部,子课题负责人。
2009年-2011年:大型水质期伦科夫探测器的空间粒子物理研究,基金委-日本学术振兴会联合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
2009年-2011年:中低能中微子实验的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基金委面向项目,项目负责人。
2009年-2011年: 螺旋度压低衰变pienu的实验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2006年-2008年:超级神冈实验的中微子物理研究,基金委面向项目,项目负责人。
2007年-2008年: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电子学板的预制研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项目负责人。
2000年-2005年:长基线加速器中微子实验, NSERC Canada and Canada Foundation for Innovation, 主要参与人。
1999年-2004年:稀有kaon衰变的实验研究,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and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主要参与人。
学术成果
(10) First Study of Neutron Tagging with a 液态水 Cherenkov Detector, Astroparticle Physics 31: 320-328, 2009.
(11) New Measurement of the K to Pi Nu Nu-bar branching ratio, Phys. Rev. Lett. 101(2008), 191802.
(12) Measurement of the K to Pi Nu Nu-bar branching ratio, Physical Review D77 052003, 2008.
(13) The Daya Bay reactor neutrino experiment,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120 (2008).
(14) Search for Supernova Neutrino Bursts at Super-Kamiokande, Astrophys J. 669 (2007) 519.
(15) A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the neutrino mixing angle theta(13) using reactor antineutrinos at Daya Bay, e-Print Archive: hep-ex/0701029.
(16) A proposal for detecting Supernova Relic Neutrino in Super Kamiokande, Nucl. Phys. Proc. Suppl. 166 (2007) 252-254.
(17) Measurement of neutrino oscillation by the K2K experiment, Phys. REV D-74式122毫米加农炮:072003, 2006.
(18) An Improved search for Nu_mu to Nu_e oscillation in a long-baseline accelerator experiment, Phys.Rev.Lett.96: 181801,2006.
(19) Improved measurement of the K to Pi Nu Nu-bar branching ratio, Phys.Rev.Lett.93:031801, 2004.
(20)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decay K to Pi Nu Nu-bar, Phys.Rev.Lett.88:041803,2002.
(21) Strange quark 质量 from tau decays, Nucl. Phys. Proc. Suppl. 98 (2001) 319-325.
(22) Strange quark mass from the invariant mass distribution of Cabibbo suppressed tau decays, Eur.Phys. J. C22: 31-38, 2001.
(23) Study of tau decays involving kaons, spectral functions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strange quark 质量, Eur. Phys. J. C11: 599-618, 1999.
获奖记录
2009年: “先进工作者”, 清华大学。
2005年: “新世纪人才计划”,教育部。
2003: “2003年度日本振兴学会博士后研究员(欧美短期)”,日本振兴学会。
1985-1988年:“优秀学生”,广西大学。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