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装在套子里的人

装在套子里的人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于1898年夏创作的著名的短篇小说。

小说塑造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把身边的一切事物都装在套子里的人。他整日穿着鞋套,带着雨伞,过着寄居蟹般的生活。不仅自己禁在古板的生活中,也牢牢地监视着身边的人,不希望他们做出丝毫不合规矩的事情。他的生活充满恐惧和压抑,连爱情都不能让他从囚禁自己的“套子 ”里走出来,他对瓦莲卡充满好感,也打算着和她建立家庭。然而当别里科夫看到瓦莲卡和哥哥在家门口骑着自行车,他认为这样做不成体统。他被这一幕震撼之后去找瓦莲卡的哥哥谈话,遭受了瓦莲卡哥哥的羞辱。最终在绝望和恐惧中别里科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坚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对反动统治进行揭露,是一篇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契诃夫用讽刺的手法塑造了一个顽固保守、因循守旧、反对新事物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不仅揭露、鞭挞了别里科夫,而且指出了产生别里科夫之流的社会原因。人们虽然埋葬了别里科夫,但还会产生无数个别里科夫。要彻底埋葬别里科夫,就必须铲除他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就必须改变旧的生活,旧的社会制度。

小说问世后,主人公别里科夫已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改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别里科夫也成为世界范围内脍炙人口的文学形象。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沙俄统治下的19世纪末是个黑暗时期,经济上已经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里,政治上实行封建专制统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封建制的灭亡 。在这种情况下,沙皇统治加大书刊检查制度, 秘密警察紧盯人们的举动。沙皇政权对人们思想和行动加强控制,以防革命火种蔓延人们。进步人士和知识分子遭到镇压,在这种气氛里,人们保持警惕。人们忍受着现实,渴望改变现实。契诃夫厌恶沙皇反动统治,又为当时俄国人民的麻木和逆来顺受而痛心。他要在封建专制扼杀人们美好本性下唤醒人们意识,就运用夸张的手法塑造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创作这个作品。

作者背景

安东·契诃夫,19世纪末期俄罗斯批判现实 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1860年出生于俄罗斯罗斯托夫省一个普通商人家庭。16岁时不善经营的父亲开设的杂货铺破产后,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契诃夫进入莫斯科大学医学院学习。1884年,他大学毕业后开始行医,广泛接触农民、地主、官吏、教员等各式人物,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良好影响。

内容情节

《装在套子里的人》内容情节:中学教师布尔金和兽医伊万·伊万内奇是好朋友,在同去打猎途中误了 时辰,在米罗诺西茨科耶村村长普罗科菲的堆房里过夜。他们两人睡不着觉,聊各种各样的事情。布尔金向伊万讲了他中学的同事、古希腊语教师别里科夫的故事。别里科夫两个月前在城里去世了,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不论何时出门上街,哪怕天气很好,总是套着雨靴,带着雨伞,穿上棉大衣。雨伞、怀表、小折刀都装套子里。他的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就像装在套子一样,戴墨镜,穿绒衣,耳朵里塞上棉花。他坐出租马车,就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来。总的说来,他想给自己做一个套子、包一层外壳,以便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他的思想也藏在一个套子里。他觉得清楚的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写着禁止的事情。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的事,他也闷闷不乐于与他毫不相干的事,生怕闹出乱子来。他觉得中学里有的学生不安分,开除就好,大家只好照办。他的这种思想压得大家透不过气来。他辖制整个中学15年,辖制全城的人。在他的辖制下,全城的人15年里战战兢兢地生活,什么都怕,不敢做事。

布尔金和别里科夫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他的卧室活像一只箱子, 一进屋就关严门窗,拉上帐子,躺在被窝里也战战兢兢。别里科夫差点要结婚了,原来,中学里来了一位新的年轻的史地教员柯瓦连科,他还带着30岁左右的姐姐瓦连卡。瓦连卡是五等文官的女儿,有田产,人也长得不错。别里科夫和瓦连卡在校长的命名日宴会相识,校长太太想撮合这门婚事。瓦连卡对别里科夫有好感,别里科夫动了心,决定结婚。但是瓦连卡的弟弟柯瓦连科不喜欢他,讨厌他。有人恶作剧,画一幅别里科夫和瓦连卡的恋爱的漫画。别里科夫连忙去向柯瓦连科解释,想撇清关系。

5月1日,别里科夫也跟全校师生去郊游,后来柯瓦连科和姐姐瓦连卡骑着自行车来了,别里科夫吓坏了,他认为这不成体统。郊游之后,他来到柯瓦连科家向他指出,青年教育工作者骑自行车消遣是不成体统的。如果教师骑自行车,学生就只能头朝下,拿大顶走路了。他还说看见他姐骑自行车太可怕了。柯瓦连科听后很生气,说:谁来管他家的事,就叫谁滚蛋。别里科夫担心别人偷听他们的谈话,要将他 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柯瓦连科说:你去报告去吧。他抓住别里科夫的衣领,使劲一推,他就滚下楼去了。他滚下去后,正好碰上瓦连卡从外面回来,看到这种情形,她大声地笑了起来。别里科夫回到家后,从桌上撤掉了瓦连卡的照片,然后躺下来,再没有 起床。过了一个月,他就死掉了。大家去送葬,高高兴兴从墓园回来。别里科夫下葬了,但产生别里科夫的生活基础还在,还会有无数个别里科夫。生活又恢复了原样,大家跟先前一样感到郁闷、无聊、乱糟糟。

角色介绍

别里科夫

主要人物别里科夫,用各式各样的套子包裹自己隔绝人世、逃避现实。他用来对抗现实的法宝有他的雨伞、雨靴、 睡衣、帐子等。他自己装在套子里,还用套子去辖制别人。他害怕和敌视新事物,当局批准城里成立一个戏 剧小组,或者阅览室,或者茶馆,他怕得要死。他的一句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

别里科夫是俄国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他对政府、当局、上司奉若神明,把政府的“通告”当做金科玉律。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的事,与他毫不相干的,他也垂头丧气,生怕闹出乱子来。他像一条警犬,嗅来嗅去,味 道稍有不对,就要向上司告密。别里科夫害怕一切新事物,仇视生活中改革的典型。

在小说中,作者揭露、鞭笞别里科夫,指出别里科夫这类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人民对别里科夫恨之入骨,他死后,大家松了一口气,高高 兴兴地埋葬了他。人们虽然埋葬了别里科夫,但还有无数个别里科夫存在, 而且还会继续产生,这就是当时的俄国现实。这就是小说深刻的悲剧意义。 要彻底埋葬别里科夫,就必须铲除他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就必须改变旧的生活。

柯瓦连科

中学年轻的史地教员是新生力量和新生活的代表。他敢于和别里科夫之流作斗争。他觉得学校的空气太沉闷,糟透了。柯瓦连科穿绣花衬衣、骑自行车,在他看来,这是很平常、自然的事情,而在别里科夫看来,这是很不好的事情。别里科夫对柯瓦连科说,要将他 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柯瓦连科很生气,抓住别里科夫的衣领,将他推下楼 去。这表现了柯瓦连科对别里科夫的反抗与斗争。

瓦连卡

柯瓦连科的姐姐,单身,30岁上下,个子高,身材匀称,黑眉毛、 红脸蛋,活泼开朗,谈笑风生,老是哈哈大笑,是个可爱的姑娘。 校长太太想撮合她与别里科夫成亲,但由于别里科夫的因循守旧,不可能与瓦连卡结合,所以婚事告吹。她单纯、热情、富有朝气,也是新生力量和新生活的代表者。

布尔金

布尔金是别里科夫的中学同事,他与兽医伊万 · 伊万内奇在同去打猎途中误了时辰,在米罗诺西茨科耶村村长普罗科菲的堆房里过夜。他们两人没睡觉,聊各种各样的事情。布尔金以第一人称的见证人的身份述说别里科夫的故事,布尔金的叙述过程不时地被伊万 · 伊万诺维奇打断并加以评论。

伊万·伊万内奇

兽医伊万·伊万内奇是唯 一一个处于客观视角、置身于“别里科夫故事”之外的旁 观者,很少出场,只有数语带过。故事开头伊万坐在月光下而布尔金在屋内没人能看到的黑暗中。讲述者布尔金是事件的亲历者,在与伊万 · 伊万内奇夜谈时由村长的妻子玛芙拉引 出了别里科夫的故事,结尾处伊万 · 伊万内奇发掘了更深的感悟后布尔金却没有兴趣,这体现了伊万 · 伊万内奇与别里科夫之类人的不同。在通过伊万 · 伊万内奇对别里科夫以及甘愿于沉闷的知识分子的批评讽刺态度的话里和结尾处深层次的阐发,以及“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了”点睛之句,这样看来他就是作者的 代言人。

玛芙拉

村长的妻子玛芙拉具有承接故事的作用。她是布尔金和伊万 · 伊万内奇顺便提到的,她健康而且不愚蠢,但是从没出过村子,一直守着炉灶, 没见过城市、铁路这样的新事物,只在晚上才到街上走走。由此引出了孤僻、缩在自己壳子里的人,才提到了别里科夫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作者塑造了别里科夫害怕接触实际,维护旧事物,反对新事物的典型形象,描绘、讽刺和鞭挞了别里科夫之流以及造成这种畸形性格的反动的19世纪80年代;同时,他还塑造了一个情绪激昂、善于思索的兽医伊万·伊万内 奇的形象,这个兽医形象反映了19世纪90年代后期的重要历史情况:“进步的革命阶级中的激昂情绪正在扩展到其他的阶级和社会阶层。”作者揭露、鞭笞了别里科夫,指出别里科夫这类人物是时代产物的社会原因。人们虽然埋葬了别里科夫,无数个别里科夫还会继续存在,这就是当时的俄国现实。这就是小说深刻的悲剧意义。要彻底埋葬别里科夫,就必须铲除他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

艺术特色

漫画式叙述特色。小说采用嵌套式叙事结构,使得整部小说在人物呈现中显示出鲜明的漫画式效果。叙述视角按受限程度分为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客观视角,故事开头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布尔金和兽医伊凡内奇深夜谈话,在谈起奇怪村长老婆时,布尔金给伊凡内奇讲述了同样奇怪的别里科夫的故事。此时的叙述主体由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转向布尔金的第一人称限知叙述。故事中呈现以中学教师布尔金为交接点的分层叙事格局:第一,作为“第一叙事内容”的布尔金讲 “故事内事件”的别里科夫事件和伊万 · 伊万诺维奇的听故事并加以评论。第二,作为“故事内事件”的别里科 夫事件。如此一来,二度叙事使作为故事层次交接点的布尔金在两个层次中自由穿梭:时而进入别里科夫的故事,成为看客;时而走出别里科夫的故事,成为讲述者。在这几进几出的过程中,漫画式场景层次也随之呈现出渐远渐近的趋势。讲述完之后,又回到了布尔金和伊凡内奇的对话上,文章最后,伊凡内奇说了一句:“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如此通过时空的交换实现了叙述视角的切换,达到了小说主题的升华和深层次建构。

讽刺小说往往离不开夸张。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作品中,夸张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夸张人物形象,像别利科夫这样整天躲在“套子”里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二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整整十五年”, 连“全城都捏在他的掌心里”,大家什么都不敢干。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别里科夫是众多《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代表,而他对人们的压制,也是种种专制压迫的结果。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以对话取胜。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以及语言体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别里科夫的口头禅“千万不要惹出什么事端”,他的面目和心灵就被惟妙惟肖的勾画出来。作家节约笔墨运用精练个性化的言语,使作品紧凑和简练,形象地揭示人物性格和表达作家对他们的态度。契诃夫对人物形象描摹精雕细刻,叙述语言简约、生动,《装在套子里的人》被奉为典范的短篇佳作,有着隽永的语言魅力。

契诃夫不仅在表现内容上与前人有所不同,正如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所言,他创造了全新的书写形式。首先体现在他改变了塑造文学形象方法,他的小说以表现各种各样的人物为主,放弃传统细腻的肖像描写。他的肖像描写在他那里没有超过十几行的。代替肖像描写的是比喻,是对服饰的典型细节的表现,作家详细地描写了主人公“套中人”别里科夫的物件,像套靴、雨伞、眼镜、帽子、各种小套子和房间的摆设,惟独没有面部描写。在几乎没有涉及外貌的情况下契诃夫细致而准确地展示了别里科夫的心理恐惧的状态。关于省略肖像描写或很少肖像描写,契诃夫曾说过:“描摹寻常的外貌恐怕多此一举;圣彼得堡不是西班牙……”言外之意是说:在阳光灿烂的西班牙海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和爱情的喜悦或者忧伤,那里的人面孔上的表情和形体动作是丰富多变的,值得一写的。可是在彼得堡,在像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中那样的外省小城市里,受恐惧控制的人们千方百计地磨去自己的棱角,力求与别人保持一致,那样万人一面的外表没必要去浪费笔墨。如契诃夫研究专家分析的那样,契诃夫忽略肖像描写是因为他想要表现的是一类人群体,不是单个的具体的人。

 作品影响

《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问世后,别里科夫已成为那些维护旧事物,害怕新事物,反对改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别里科夫也成为世界范围内脍炙人口的文学形象。

被誉为“英国的契诃夫”的卡特琳·曼斯菲尔德本人对安东·巴甫洛维奇敬佩得五体投地,她在写给丈夫的一封信中说,我愿意将莫泊桑的全部作品换取契诃夫的一个短篇小说。

契诃夫的小说和戏剧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

参考资料

李佳欣 | 文本细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新浪看点.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