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后掠翼
变后掠翼(Variable sweep wings),机翼的角可大可小,能够随意变动。采用大后掠翼飞得快,可以攻击、作战,采用小后掠翼升力大,便于起飞降落。采用变后掠翼可适应各种不同的飞行状态。
变后掠翼中多数只是外翼部分可以改变后掠角,因外翼部分的重量和产生的升力只占全机翼重量和升力的一部分,故当外翼后掠角变化时,引起全机的重心和升力作用点的变化就小得多。
变后掠翼这种设计思想的第一次应用是在美国的F-111战斗轰炸机,从此战斗机多了一个种类:变后掠翼战斗机,在之后英国、德国、意大利三国联合成立的帕那维亚飞机公司的狂风超音速战斗机等都采用了变后掠翼。
设计原理
变后掠机翼是5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它的基本设计思想是让机翼前后转动,以改变后掠角大小,使飞机同时兼顾高速和低速飞行的气动要求,扩大飞行速度范围。具体讲,就是当飞机起飞、着陆或需要作低速飞行时,将机翼往前转动,减小后掠角,以提高飞机的低速飞行性能,缩短起落滑跑距离;而当飞机需要作高速飞行时,将机翼往后转动,增大后掠角,以减小飞行阻力,提高飞机的高速飞行性能。由此可见,变后掠翼技术可以解决超音速飞机的高低速矛盾,改善起飞、着陆性能,这是好的一面。但是采用变后掠翼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如改变后掠角时,飞机的重心位置和升力作用点也会改变,使得飞机不易操纵,此外,在结构上也需要付出代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所采取的措施是采用外翼部分转动(内翼仍为固定翼)、设置燃油输送系统和使用高强材料等。
优点
通过机翼后掠角变化,使飞机在低速和高速飞行中获得理想的机翼前缘升力。
后掠翼虽然空阻小,但存在机翼前缘升力不足的缺点,而且后掠角越大,升力系数越低,使得飞机在起飞,着陆,空速限制等指标上都不理想.可变后掠翼在起飞,着陆和低速飞行时,使用较小的后掠角,使机翼前缘升力增加,机翼效率提高,而高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使用大后掠角,提高飞机的加速性能和高速飞行能力。
缺点
变后掠翼飞机的主要缺点是:机翼转动的机构复杂,重量大;活动外翼的载荷全部集中在枢轴上,而枢轴又必须灵活地转动;固定翼内部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容纳缩进的外翼部分。固定翼与活动翼之间还需要有密封罩,以减小阻力;此外,还要有一套强有力的驱动装置,在飞行中能快速地改变后掠角;如果活动外翼下有外挂物(副油箱、导弹或炸弹),还需要一套协调机构,使它们在机翼改变后掠角过程中始终保持顺气流方向。活动翼的操纵方式有人工和自动两种。在人工操纵方式中,机翼可有小后掠、中后掠和大后掠三个位置,驾驶员可根据飞行状态加以选择。先进飞机更采用自动无级变后掠角装置,其后掠角可随飞行马赫和高度的变化,自动保持在最有利的状态。
变后掠翼由于结构复杂引申出很多问题。为了支持机翼后掠角的可变,机翼必须由可变动机构组成。增加了机身重量,机翼悬挂点减少,负载减少,灵活度减少。增加了机构的复杂度与固件的数量,可靠性成几何倍数的降低,同时生产复杂度和维护费用成几何倍数的增加,从而造成付出多余回报。而且就算牺牲如此多的方面也不能弥补其结构上的强度的降低。
如经典之作F-14战斗机。先是去掉了副翼,而后其关键部位必须使用不能常规焊接的TC4制造,为了其空气动力学原理,甚至使用了类似气囊的部件来补充机翼后缘缺失的部分,就算如此其重量还是大大的超过了同类战机。从而大大的增加了制造和维护费用。对于一种常规性武器的批量生产这是很不利的。
不过,就算其有以上这些问题存在,无法掩盖其机动性能上的强大优势。
可变后掠翼飞机设计复杂,操纵也非常麻烦,故障率也比较高,最要命的是复杂的变翼机构限制了飞机的载荷,外型,隐身等一系列性能的提高。
而现代飞机设计通过采用双三角设计,鸭翼,跨音速面积率曲线设计,大边条设计,翼身融合技术等现代技术可以很好的弥补后掠翼的不足,使飞机获得非常好的性能,而避免了变翼飞机的诸多不足,所以没有必要采用变翼这种复杂的设计方式了。
发展沿革
世界上第一种变后掠翼战斗机F-111战斗轰炸机,是由通用汽车动力公司于1965年研制成功的。亚音速和超音速飞机大部分采用大后掠角的机翼,这种机翼和平直机翼相比,更有利于高速飞行.但低速飞行性能不好,转变半径大,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比较长。于是,有人开始研究能在飞行时改变机翼的后掠翼角度的飞机,起降和低速飞行时呈平直机翼,在高速飞行时呈后掠翼或三角翼飞机型,较好地解决飞机低速和高速飞行性能的矛盾。早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就已进行了这项研究。美国战胜并占领德国后,在此基础上于1948年开始变后掠翼飞机的技术试验。F-111战斗轰炸机就运用了上述技术成果。此后,苏联的米格-23战斗机、美国的F-14战斗机和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联合研制的狂风战斗机也采用了变后掠翼技术。
实战应用
1946年英国人最早开始研究变后掠翼,但是美国人后来者居上,于1964年底将第一架实用型变后掠翼飞机F-111送上了天。此后,变后掠翼开始在多用途战斗机和战略轰炸机中广泛使用,出现了如前苏联的米格-23、图-160轰炸机,西欧的“狂风”和美国的F-14、B-1等变后掠翼飞机。
主要机型介绍
米格--23
米格(mig)--23战斗机是一种变后掠翼单座单发超音速战斗机,是70年代苏联空军用以取代米格-21战斗机的主要制空战斗机。该机兼有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西方把它称为“鞭挞者”。
米格-23战斗机于1963年开始研制,1970年投入生产并装备前苏联空军,1973年开始大量生产,其后不久即出口外销。到1986年停产时,生产总数已逾4000架。除前苏联外,使用该型飞机的国家还有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及利亚、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埃塞俄比亚、利比亚、越南、古巴、波兰和印度等。
米格--23约有10种改型,技术、战术性能逐渐改进。除机翼未?机身特别是机头部分变化明显,有的改型已成为专门用途的作战飞机,如米格-27攻击机是专门的对地攻击型,编号也已经改为米格--27。
米格-23战斗机飞机是苏联第一种重型战斗机,其外形脱离了米格战斗机机头进气的传统样式,改为两侧进气,得以在机头装大直径天线的火控雷达,实现了超视距攻击。采用变后掠翼技术,改善了起降性能和增大了航程,同时减小了跨、超音速阻力。
米格--23突出的性能是平飞速度大,高空时达2.35倍音速,低空表速达1350公里/小时,且水平加速性好,利于低空突防、高速拦截和攻击后脱离。但该机的高空性能不突出,中低空机动性较差,如在5000米高度、0.9倍音速的最小盘旋半径为2200米,比米格-21战斗机的还大,表明其近距格斗能力较差,无法胜任其主力制空战斗机的使命,只适于中、低空高速拦截使用。而它的对地攻击型由于武器挂载量较大,航程较远,低空突防速度大、装甲防护较好,倒不失为一种对地攻击能力较强的战斗机。
米格-23战斗机装有“高空云雀”火控雷达、多普勒导航系统、自动驾驶仪和仪表着陆设备,还有激光测距、雷达告警等设备。对地攻击型还可挂空地导弹和战术核武器。伊拉克空军装备了不少米格--23战斗机,但在海湾战争中无建树,反而被多国部队空军在空中击落9架。
F-14“雄猫”
F-14"雄猫"TOMCAT战斗机是根据美国海军70年代到80年代舰队防空和护航的要求;由格鲁门研制的双座超音速多用途舰载机.它的主要作战任务为:
⒈护航:在一定的空域夺取并保持制空权,驱逐敌战斗机,保护己方的攻击力量.不带副油箱的活动半径为720-800公里,能在目标上空3050米高度用航空机炮和“麻雀’导弹作战2分钟。
⒉舰队防空:能在距舰队160-320公里的空域巡逻2小时(带副油箱和“不死鸟”导弹)或从航空母舰甲板弹射起飞执行截击任务.
⒊遮断和近距支援:可载6500千克低阻炸弹和两枚“响尾蛇”空空导弹执行远距遮断或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任务.挂6颗MkB2炸弹,攻击1600公里以外的地面目标,能保持5分钟的空战能力。
狂风战斗机
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共同研制的双座双发可变翼战斗机,1969年3月开始研制,1974年8月首飞,1976年开始批量生产,1980年服役。有防空型(ADV)、对地攻击型(IDS)、电子侦察型(ECR)三种型号,各型飞机共生产993架。对地攻击型(IDS)装有两台R199-34R-MK103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加力推力79.2千牛,推重比为7一级。机长16.72米,机高5.95米,翼展13.91米(最大)、8.6米(后掠),最大起飞重量27215公斤,最大速度2.2马赫,作战半径1390公里。机载武器为2门27毫米航空机炮,7个外挂架,可挂4枚“空中闪光”半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以及2枚AIM-9L红外空空导弹,各种空对地导弹和炸弹,最大载弹量9000公斤。
参考资料
变后掠翼飞机的前世今生.变后掠翼飞机的前世今生.2022-02-17
中国空军的第一种可变后掠翼战机:强-6支援型战斗轰炸机.中国空军的第一种可变后掠翼战机:强-6支援型战斗轰炸机.2022-02-17
F-14雄猫战斗机最帅的两个动作:发射不死鸟导弹和变后掠翼.F-14雄猫战斗机最帅的两个动作:发射不死鸟导弹和变后掠翼.2022-02-17
强敌大棒,细品B-1B“枪骑兵”超音速变后掠翼战略轰炸机.强敌大棒,细品B-1B“枪骑兵”超音速变后掠翼战略轰炸机.2022-02-17
苏军经典战机,变后掠翼性能强大,出口型号众多广受欢迎.苏军经典战机,变后掠翼性能强大,出口型号众多广受欢迎.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