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之现代性
《抒情之现代性》一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陈国球 /王德威 编。
出版信息
作者:陈国球/ 王德威 编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
出版年: 2014-9
页数: 814
定价: 89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8050397
内容简介
“五四”以来,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学的一个核心精神就是抒情,而抒情传统恰是对中国文学传统的一个很好的概括。近年来,在一批海外重要学者的推动下,抒情传统理论焕发生机,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海外顾贞观研究等许多领域共同关注的一个具有引导意义的理论话题。有鉴于此,两位海外知名学者王德威和陈国球通力合作,编成此书,意在对抒情传统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深刻的反思。
本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抒情传统的系统总结。全书共分抒情中国、内向美典、歌诗言志、大道多歧、宇宙诗心、远方声音、仿佛周有光、境界再生、理论演出、颠覆传统、今之视昔凡十一辑,从大量文献中精心辑录了著名学者鲁迅、闻一多、朱自清、朱光潜、沈从文、方东美、宗白华、陈世骧、高友工、雅罗斯拉夫·普实克、宇文所安、叶嘉莹、柯庆明、张淑香、蔡英俊、吕正惠、萧驰、龚鹏程、郑瑜、黄锦树、陈国球、王德威等人的文章共23篇论文,时间上涵盖“五四”到当下,地域上涵盖中国以及新加坡、美国、欧洲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他们中间既有抒情传统理论的建立者,也有积极推动和发扬光大者,更有极力辩驳抒情传统理论的反对者。经由此书,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抒情传统这一重要理论的来龙去脉。
然而,本书最重要的价值是理论性的反思了各家学说的长短优劣。陈国球为每篇论文都撰写了详尽的导读,指出每篇论文的写作背景、核心观点,分析每篇论文在整个抒情传统理论建构中作用、价值和地位。所有导读近10万字,是非常细密的学术史梳理。导读及王德威所撰总结性论文《“有情”的历史》,将方便读者更为深入地理解抒情传统的脉络。
作者简介
陈国球,中国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学讲座教授。曾任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中国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等职。研究领域包括文学史理论、中国文学批评,以及香港文学。著有《镜花水月:文学理论批评论文集》、《胡应麟诗论研究》、《唐诗的传承:明代复古诗论研究》、《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情迷家国》、《结构中国文学传统》、《文学如何成为知识?》、《抒情中国论》等。
王德威,中国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威斯康星学院大学麦迪逊校区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中国台湾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现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著有《从刘鹗到王祯和:中国现代写实小说散论》、《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十九、二十世纪中文小说新论》、《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当代小说二十家》、《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等。
目录
引言/王德威
导论“抒情”的传统/陈国球
第一辑 抒情中国
导 读
论中国抒情传统/陈世骧
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陈世骧
第二辑 内向美典
导 读
中国文化史中的抒情传统/高友工
第三辑 歌诗言志
导 读
诗言志说/朱自清
歌与诗/闻一多
第四辑 大道多歧
导 读
朱光潜与鲁迅论“静穆”:
说“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答夏丏尊先生/朱光潜
题未定草(七)/鲁 迅
抽象的抒情/沈从文
第五辑 宇宙诗心
导 读
生命情调与美感/方东美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宗白华
第六辑 远方声音
导 读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与个人主义/雅罗斯拉夫·普实克
断片:圆缺之间的中国文学/宇文所安
第七辑 仿佛有光
导 读
抒情精神与抒情传统/蔡英俊
中国文学形式与抒情传统/吕正惠
第八辑 境界再生
导 读
从“现实反应”到“抒情表现”:
第九辑 理论演出
导 读
抒情传统的本体意识:
从“才子佳人”到《红楼梦》:文人小说与抒情传统的一段情结/萧 驰
第十辑 颠覆传统
导 读
自然气感与抒情自我/龚鹏程
《诗大序》的诠释界域:“抒情传统”与类应世界观/郑毓瑜
第十一辑 今之视昔
导 读
抒情传统与现代性:传统之发明或创造性之转化/黄锦树
总结“有情”的历史:抒情传统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王德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