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乡
哈密市回城乡位于哈密市南郊,耕地面积526.53公顷(不包括西戈壁),人均耕地0.1公顷。回城乡是一个民俗风情浓郁、文物古迹众多的民俗乡,是离哈密市区最近的乡(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2018年,户籍人口为9178人。
历史沿革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哈密一世回王额贝都拉修建了当时的回城。
自清代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回城乡是哈密王府的所在地。
民国十九年(1930年),被撤销王制。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正式在回城设行政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中国国民党推行保甲制,回城始设乡公所。
1954年,成立回城区。
1958年,改设为火箭公社。
1962年,将火箭公社一分为三,组建回城、花园、南湖三个公社。
1977年,大营门大队(含五个生产队)划归哈密市城郊公社管辖。
1984年,回城公社改为回城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回城乡地处哈密市南郊,东邻陶家宫乡、红星一场,南与花园乡为邻,西接二堡镇与农业开发区,北与市区、火箭农场相接。区域面积147.3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回城乡有地处哈密盆地,地势北高南低,成狭长形分布,乡域内平坦开阔。海拔高度约为700~1500米,平均海拔高度812米。
气候
回城乡有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干旱少雨,昼夜温差较大,日照时间长,冬寒夏热。年平均降水量28毫米,年平均蒸发量高达3152毫米。
水文
回城乡有无地表水源,地下水靠山区融雪补充,地下水水质较好,共有198眼机井,出水量平均为110立方米/小时。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回城乡辖建国、沙枣井、九龙树、麦盖西、阿勒屯5个村民委员会,西戈壁、养殖小区2个管理委员会;下设2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10月,回城乡下辖富民社区、牧场社区、西戈壁社区3个社区;建国村、沙枣井村、九龙树村、麦盖西村、阿勒吞村5个行政村。
人口
2011年末,回城乡辖区总人口12496人。
2017年,回城乡常住人口9949人。
2018年,回城乡户籍人口9178人。
经济
2011年,回城乡有耕地面积7898亩,人均0.6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粮食615吨,其中小麦299吨,玉米31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等。棉花种植面积2974.7亩,产量1189.9吨;蔬菜种植面积179亩;其他作物928.6亩。畜牧业以养殖业为主,牲畜出栏77624头,比上年增加39666头;年末存栏6584头,比上年增加643头,生产肉类1542.3吨;鲜奶472吨。
2011年,回城乡有工业企业21家,职工412人,棉花轧花厂5家、面粉厂3家,商业网点170个,城乡集贸市场4个,各种商品摊位200个,年成交额4500万元,经济总收入8910万元,比上年增加1246万元,增长16.5%。
2018年,回城乡有工业企业22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4个。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回城乡有民族体育场1座,面积1100平方米,学校体育场4个,文化站1个,含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农民文化活动室、阅览室、民俗展厅、十二木卡姆演艺厅等;图书2万多册,民族乐器20种、农民绘画200余幅手工艺品500多件。村文化活动中心7个,村图书室7个;十二木卡姆表演团体有9个。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回城乡有学校4所,其中小学3所,在校生1949人,专任教师15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45人,专任教师11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PERCENT。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1所。
医疗卫生
全乡有1261户农户参加了“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参评率达98.5%,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553户,占参评户的43.9%;有960户、298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共收缴合作医疗款1.6万余元,参入率达79.7%;全乡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8.2万元,发放救济面粉8吨,共计190户;给贫困户发放救济款1-4万元,煤炭40吨;慰问残疾人86人次,发放慰问现金0.22万元,减免合作医疗费0.9万元,慰问军属10户。
2011年,回城乡有中心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4个,专业卫生人员43人,病床46张;固定资产179万元。门诊人次31828人,收住院386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98%。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为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回城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14户,人数611人,支出159.40万元,月人均217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77人次,共支出4062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31户,人数709人,支出74.27万元,月人均87.3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1人,支出22600元,完成富余劳动力转移351人,完成率108%,其中有组织输出劳动力233人,新增就业人员39人。
交通
2011年,回城乡以公路运输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南郊客运站位于乡政府西侧,有发往自治区外、自治区内、本地区内的客运线路15条,客运车辆125辆,日均发送车辆116辆,日客流量3100余人次。罗中公路、哈南公路、市环城路贯通全乡,有公交站点6个,其中9路、14路、15路公交车路过。
旅游发展
2005年,全乡接待游客32671人次,特色旅游业总收入80万元,纯收入37万元。组织240件作品参加自治区举办的第十五届手工艺品大赛,其中有6件作品获得二、三等奖。全年引进外来资金220万元,新增二、三产业7家,投资总额达701万元,固定资产631万元,总收入1460万元;全乡共输出劳务人员811人,其中有组织输出的258人,实现劳务输出总收入127万元。
全年新建抗震安居房60户,完成危房加固工程39户,完成50座沼气池的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