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徐勤

徐勤

徐勤(1873—1945),号雪庵,早岁入邑,字君勉,广东三水县人。庠生出身,康有为十大弟子之一,维新派的报刊活动家之一。1895年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出版仅两周即停。

个人经历

1896年协助梁启超办《时务报》。在该报上发表《中国除害议》一文,抨击科举制度,受到张之洞干涉,文未登完而中辍。1897年随梁启超赴长沙市任时务学堂教习,同时给澳门《知新报》撰稿。不久,被康有为推荐为日本横滨大同学校校长,大力进行维新变法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在旅日华侨中影响很大。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追随康有为在海外流亡多年。1889年在美国旧金山与梁启田创办保皇党机关报《文兴日报》进行论战达两月之久。失败后前往广州市,创办《国事报》,继续同革命派报纸进行争辩。辛亥革命后在天津市作寓公。1945年去世。

生平

1890年秋初次见康有为,著弟子籍,1891年入长兴里万木草堂受业。徐勤治学勤奋,“坚苦刚毅,以进于成”,是长兴里十大弟子之一。又因其为人慷慨,性情爽直,能“急朋友之难”,深得康有为的嘉许。徐勤家境相对宽裕,且少年持家,“常供养朋友之才贤者”,万木草堂几次搬迁及平日刻板印书之费,皆由他出,而他自己“几以任恤破其家也”。徐勤心直口快,康有为也曾当面指出他“好善如不及,疾恶如探汤,好面折人,不能容人过,强御则益折之。”在万木草堂,学有余力的弟子常协助康有为编书,“编书工作徐勤最积极”,“逢编书日,有晏起未列席者,即入室干涉。”1896年,徐勤与另一名草堂弟子王觉任担任学长,主持草堂的管理和教学工作,讲课答问,一如既往,这也为他后来主持横滨大同学校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徐勤是最早接受康有为变法思想的草堂弟子之一,也是最早投入变法宣传和实务之中的弟子之一。1895年12月,上海强学会成立,康决定设立一机关报即《强学报》,以与北京的《中外纪闻》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因康有他事在身,于是电调徐勤与何树龄赴沪主持报务。徐何二人于次年1月初抵沪,他们秉奉康有为厘定的宗旨,以孔子纪年,高举“自强”的大旗,大论变法的必要性。《强学报》虽然只出了三期便遭封禁,但因由徐何二人主编,完全反映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政治色彩鲜明,甚至还第一次在报刊上登出了开议院“以通下情”的主张,其意义不可低估。同时,这次上海市之行也是徐勤正式登上政治生活舞台的开端,徐勤在上海结识了不少新学之士,开阔了视野,为日后的政治活动打下了一定基础。

1897年2月,徐勤与康广仁等人在澳门办起《知新报》,并出任撰述,连续发表了《地球大势公论》等系列政论文章,分析了世界格局,指出俄罗斯是当前中国的头号敌人,寄言中国学习欧美日本,实行变法维新,十年就能收复国土并抬头于世界,在当时的维新派人士中,也堪为较有见地和激进的言论。1897年秋冬,徐勤在《时务报》上连载发表了《中国除害议》,揭露中国的“十二大害”,鼓吹变法除害,又极力抨击科举制度,引起清代官员的仇视,张之洞特授意幕僚梁鼎芬驰函当时《时务报》报馆经理汪康年予以压制,汪遂不续登。

徐勤还称赞孟子“重民仁天下”的思想,认为这是“孟子大义”,但不幸为后人所忽视。他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合到“民本”思想中,在《\u003c孟子大义述\u003e自序》中,他指出:正是由于“为民”还是“不为民”,使孟子与吴起商鞅等“一时之士”或“一国之士”不同,成为“天下之士”、“古今之士”而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同时,他寄希望于统治者,若他们能像乔治·华盛顿一样“变民主而为民”,则天下变为“君民之世”,而“非君之世也”。

徐勤也是康有为最忠实、信赖的门徒,被人誉为“康氏之子路”,他与康有为关系之密切,甚至连梁启超都及不上。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罹难舟中,危难之际,作书托付徐勤照料老母家人,由此可见一斑。后来徐勤任保皇会副会长,保皇会改为宪政会后则出任副总裁,积极协助康有为推行保皇运动,论其力其功,不愧为康氏之股肱。

1897年正值维新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康有为发动手下弟子,联络国内维新志士,广造变法言论,大设学会及各类新式团体,躬身维新实践,应该说正是身边需要得力助手的时候,而此时康有为派遣以徐勤为首的四位心腹弟子东渡日本,执教横滨市,不愧为康有为高瞻远瞩之举。徐勤等人也不负师门厚望,他们在推行以“学以报国”为主旨的励志教育的同时,以横滨大同学校为中心,广泛联络华侨,鼓吹变法维新,开创了维新派在海外的第一块根据地。

1897年冬徐勤受任横滨大同学校总教习之时,年仅二十五岁。

在许多方面,徐勤都接受了康有为的观念,从徐勤的身上,的确最能看到康有为的影子,是故有人称他为“不是康有为的康有为”。同康一样,徐勤也是在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代表,在看到西方枪炮威慑的同时,他们亦领悟到西方国家在政治制度上的优势,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康有为、徐勤等为救国奔走,倡导维新,致力于启蒙工作,并希望从传统之中发掘出能立得起来并可与西方文化抗衡的东西,“孔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们唯一能找到的答案。他们希冀在“传统”和“新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使文化的发展符合社会变革的需要,然而传统的教化已经深入骨髓,尽管提倡新学,也改变不了他们心理上的传统文化的优势,使他们呈现欲“新”还“旧”的特点。这种思想上的矛盾也是文化转型时期近代知识分子的一个共性问题,即既有固守传统的一面,也有因时“纳新”的一面,并希冀寻找二者的结合点。尽管这种努力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从努力的方向和动机来看,他们还是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

无论如何,作为近代爱国志士和先觉者之一,徐勤的所有活动,都是以救国报国为出发点的,他身在日本,心系中华,始终都关心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1898年初,徐勤刚到横滨市不久,他就飞鸿至当时消息灵通人士、上海市时务报》编辑汪康年,问讯国内最新举动。1898年11月,徐勤还秘密回国,处理一些政变的善后事宜。庚子前夕,康有为策划勤王运动,调徐勤离横滨,此后徐勤再也没有回过横滨大同学校。

徐勤离开横滨后,由另一康门弟子林奎(字慧儒)继任总教习。1923年横滨遭大地震,横滨大同学校毁于一旦,是故“无形解散”,今校址已不复存,档案也全无,其历届学生姓名也多无从稽考,但其毕业生咸备爱国之志,大都投入了当时浩浩荡荡的救国运动,如近代爱国学者苏曼殊就是其中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戊戌政变后,以梁启超为首的康门弟子群来到横滨市,为横滨大同学校增添了新的力量,除林奎外,梁启田(字君力)、钟卓京、劳(字伯)、鲍炽、罗昌等都先后出任过中文教习,1899年横滨大同学校的学生总人数也由150名增至200余名。梁启超还在横滨大同学校创立了“志学会”,引导学生讨论政治得失,分析各种变法主张。稍后梁启超又创办了神户同文学校和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横滨大同学校的优等生冯龙(自由)、冯斯栾、郑贯一、曾广勷、郑云汉和张汝智等七人也升入东京高等大同学校继续学习,同时湖南时务学堂的林圭蔡锷范源濂秦力山和唐才质等十余人也进入该校。由于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更为自由宽松的气氛,诸生“高谈革命”,并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前往交流学习,使之成为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一时之大本营,这也算是横滨大同学校的扩展和提升。

1900年徐勤只身南洋,联络华侨志士,筹集经费和筹划起义,冀图对抗以慈禧瓜尔佳·荣禄为首的后党,重新扶立光绪帝,同年4月还曾潜回广东省,召集勤王之士,数月后,勤王运动终告失败。1904年徐勤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创办《商报》,翌年冬在新加坡创办《南洋总汇报》,后来还创立广州市《国事报》和《国是报》,“日仆仆于南洋、美、墨十余年”,全力投身于保皇活动。1912年徐勤被海外华侨推选为国会议员,归国后曾任进步党广东支部长、华侨宣慰使等。1916年2月曾募兵反袁,在“海珠事变”中负伤,逃至香港,后移居澳门,晚年居住天津市

评价

纵观徐勤一生,虽未秉革命之志而行维新保皇之道,但其“志芳而行洁,至公而无私”,为国奔走,飘零半生,“二十年中虽败不舍,虽劳不倦,贫贱不移,威武不诎”,精忠报国,令人敬服。而横滨大同学校时期是徐勤事业的第一个高峰,他在横滨大同学校推行的励志教育,尽管仍有诸多不足和缺陷,但它最早在海外吹响了教育救国的号角,传播了变法图强的思想,促进了海内外华人的觉醒,也不失为近代中国史册上的一个亮点。

摘录

摘自 陈学章、王杰:《徐勤与横滨大同学校》,方志钦、王杰 主编:《康有为与近代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269页。

摘录经作者本人同意。

[1]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四),神州国光出版社1953年版,第124页。又,康有为在《送三水徐勤君勉应侨选议员归国序》(1913年2月《不忍》第一册,文部第4-6页)称(徐勤)“从吾游者二十有四年”,疑为误记,参考其它著述,应为二十三年,即一八八九年徐不曾拜见康。

《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四),第126页。

《送三水徐勤君勉应侨选议员归国序》,《不忍》第一册,文部第4页。

[4]梁启勋:《“万木草堂”回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25辑,第68页。

北京强学会机关报,初名《万国公报》,因与上海市传教士所办报同名,1895年12月16日起更名为《中外纪闻》。

[6]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四),第135页。

[7]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3-158页;康有为:《致何树龄徐勤书》(1896年1月26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遗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6-237页。

按,徐勤的《地球大势公论》系列文章,连载于光绪二十三年《知新报》第二、三、四、五、十、十一、十二、十三、二十册。

[9]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二),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01页;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上编),第87页。

徐勤:《\u003c孟子大义述\u003e自序》,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知新报》第二十一册。

任启圣:《康有为晚年讲学及其逝世之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31辑,第239页。

历来著述多称徐为横滨大同学校校长,这是不太正式的说法。查当时报纸,皆称徐勤为“总教习”而非“校长”,而后来延聘挂职的犬养毅则被称为“(名誉)校长”。又,教习为清末对官学教师的通称,而校长为一近代名词,并沿用至今。按《辞海》解释,“(清末)有些学校设总教习一人,相当于校长或教务长”;又查,清末京师大学堂曾拟设中西文总教习各一人(见光绪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知新报》第二十二册“京外近事”栏),由本文稍后对横滨大同学校的组织管理机构情况的介绍可知,徐勤所任的总教习与今天意义上的校长颇有不同,而更类似于“教务长”一职。但是,此后“总教习”这一称呼逐步被取代,钟卓京在以后成立的神户同文学校也常被称为校长,到1908年,梁启超也曾致信给“横滨大同学校‘林校长’”。(参见汤志钧:《乘新获——从戊戌到辛亥》,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36,667页。)

[13]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二),第1517页。

横滨大同学校的毕业生,除了苏曼殊和下文提到的冯自由、冯斯栾、郑贯一、曾广勷、郑云溪和张汝智等人外,杨维新在《任公先生事略》(见《梁启超年谱长编》,第185页)还提到有卢藉刚、郑经、杨维新、鲍文、陈国权、陈日平、张金灿、张汝可等。

《东京高等大同学校》,《革命逸史》初集,第72-73页。

《送三水徐勤君勉应侨选议员归国序》,《不忍》第一册,文部第4-5页;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万木草堂诗集——康有为遗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8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