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西
高凤西(1872-1942),字竹岗,藏名钦饶加措,号碧云山人,甘肃省临潭县羊化村(后属卓尼县纳浪乡)人,民国时期当地知名教育人士。他一生致力于藏学研究,为沟通汉藏文化和语言,自1929年起编写《汉藏词典》,历时十年,于1938年完成。他的贡献对汉藏文翻译产生了重要影响。
简介
高凤西(1892—1942),字竹岗,藏名钦饶加措,号碧云山人,甘肃省临潭县羊化村(后属卓尼县纳浪乡)人,民国时期当地知名教育人士,《五凤苑汉藏字典》作者,为汉藏文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
个人生平
1892年生于甘肃省临潭县羊化村(后属卓尼县纳浪乡),三岁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含辛茹苦的母亲期望他能金榜题名、身官场,不料时运不佳,乡试三场,竟都名落孙山。为家庭生计所迫,三试不中的高凤西去临潭旧城开药铺以行医为业。1913年因给卓尼土司杨积庆看病治疗,在交往当中甚得杨积庆的器重,便聘为自己的汉文老师,同时也为长子杨琨的开笔先生,从此,在洮岷路保安司令部掌管文书达十年之久。期间他向杨积庆建议,将其自办的私塾改为新学制学校,杨积庆斟酌后,采纳了高凤西的建议,于1921年改建了卓尼高等小学(即后来的柳林小学),并以贡生身份任命高凤西为第一任校长。他利用闲暇,拜禅定寺高僧俞希喇嘛为师,钻研藏文、博览大藏经《甘珠尔》及《丹珠尔》等经卷,请外国传教士宋牧师教授英文,成为卓尼县教育史上实施“三语”教学的开山之祖。后因事与杨积庆意见分歧,遂辞司令部文书之职,仍返旧城从事药铺营生。1929年“河湟事变”爆发,兵荒马乱,民不聊生,高凤西只得关闭药辅,返回羊化,开始了他著述译文,编字典的生涯。
1929年高凤西先生怀着融洽感情、沟通语言文字及思想隔阂的赤诚之心,广搜大藏经之字辞,以《四体文鉴》及英人达氏、应氏所作《英藏字典》和青海省杨质夫所著《藏汉小字典》为范体,于1938年编写成《五凤苑汉藏字典》、《辞类集成》、《翻译著名作》等。著书就绪之际,他向国民党南京政府军委会、教育部、甘肃省政府及教育等部门呈文,要求将他编纂的著作予以印制,但未得到任何反应。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考察西北时,专程到新城拜见了高凤西,并为其稿提笔写了序言。后来,由于反响巨大而波及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营第二厅厅长叶元龙、副厅长汪东得到手稿,批示甘肃省政府办理。省政府又批转临潭县“查近年来研究西藏自治区文字者,日渐增加,每苦无适当辞典以资料考,详核高凤西所呈《汉藏字典》、《辞类集成》样张,编制既系统、注解亦甚详明,可供研究藏文之参考……,请临潭县出版……。”但由于种种原因,各级政府将其书稿束置公案,使这部编著成册后的汉藏字典,皆因经费问题最终没有得到官方的资助而未能公诸于世。偌大的民国,竟然拿不出区区百枚银元,资助一项文化事业的实事。高凤西看透了当局的行径,为了自己难了的夙愿,他不得不走亲访友,东凑西拼筹措了一部分资金后,命长子高维遐赴内地购买了一套石印机和一些纸张,一面印刷自己的著作,一面对外经营还账。1941年7月,百余套石印的《五凤苑汉藏字典》终于印刷出来了,由于未能大量发行,未能还清借款,不幸第二年他就愤然离世。
主要著作
《五凤苑汉藏字典》是以藏文元音为序,并用当时的国音字母、罗马文字拼音,汉藏文对照,收单词两万三千多条,其字典拼音与容量皆是前无古人的、是破天荒的。因而字典当即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和重视。
《五凤苑汉藏字典》共计十二卷,卷首扉页有叶维熙(字寓尘,藏名藏南照)先生汉藏文题字。这部字典虽然印刷发行数量有限,但在社会上影响很大,这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一部最早的藏文同音字典,它把藏文元音分为十二部,每一部编为一卷,每卷又分若干章。二是以卓尼县语言为基础拼写的,为后世专家研究卓尼土语(方言)提供了一把钥匙。三是用当时使用的注音符号和国际上通用的拉丁文注音,给初学藏语文的中外人士提供了极大方便。四是图文并茂,诗意盎然。
社会评价
高凤西一生坎坷,才华绝世。他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孜孜奋斗,自强不息,以坚强的毅力,战胜种种困难,编成汉藏对照同音字典。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学术价值较高的《五风苑汉藏字典》,而且是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在“沟通汉藏文化、调和汉藏感情”方面所作的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