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片大鼓
铁片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该曲种以演唱时敲击铁片(实为铜片)而得名。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大鼓艺人王佩臣在天津市使之成型的曲种,流行于天津、北京地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铁片大鼓又名乐亭大鼓,源于民国初年在河北省方向流传的部分小调,如通俗调、京东集团调、乐亭调等。
当铁片大鼓初步形成后,先在通县专区、三河市流传,敲击铁片即在此时开始。民国初年,铁片大鼓艺人进北京献艺,在天桥及东、西两寺(隆福寺、护国寺)庙会上“撂地”演出。因曲种产自京东地区,遂名乐亭大鼓。实际上与唐山、乐亭县地区的“乐亭大鼓”毫无渊源。其唱腔、板式也较乐亭大鼓浅易。有时也称“铁板大鼓”。
20世纪30年代初,王佩臣为了适应天津市观众的欣赏习惯,将曲调进一步规范,由于她用铁梨花点击板,所以定名为“铁片大鼓”。
铁片大鼓的唱腔主要从河北民歌《妓女告状》衍变发展而来。比较王瑞喜于1920年灌制的唱片铁片大鼓《妓女告状》与河北民歌《妓女告状》的唱腔,可发现二者的血缘关系。二者的旋律基本相同,只不过铁片大鼓较民俗音乐有所发展变化:加了花,延展了尾腔,每个乐句后加了垫头,瑞安鼓词中增加了衬字。
关于这种鼓曲的名称由来,铁片大鼓还与一种叫“平谷区调”的艺术形式有渊源,平谷调主要流传于北京平谷县及北京东郊与河北省、天津市交界地带,王佩臣本身就是平谷人,她根据自身的声音条件加以调整,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唱法和风格。
20世纪50年代时,铁片大鼓曾经改称“乐亭大鼓”,80年代又恢复称为铁片大鼓,王佩臣被称为铁片大鼓的创始人。
艺术特点
铁片大鼓由旋律、句式都比较单调的平谷调派生出来。
平谷调到王宪章的关门女弟子王佩臣时发展成为铁片大鼓,结构为一板三眼的4/4拍,每个乐句都在一眼起唱。在旋律形态方面则采用平谷区本土“落腔调”和“哭腔”的特点,乐句都呈旋律下行形态,产生了一种悲切切、酸溜溜的感觉。因此铁片大鼓又被观众称为“醋溜大鼓”,王佩臣也被大家戏称为“醋溜鼓王”。在演唱中,王佩臣又创造了掏板、闪板、垛板等节奏和大跳音,大滑音等旋律装饰。
铁片大鼓是在平谷调唱腔基础上的创新。王宪章在去世前把自身技艺创成女腔传给了王佩臣,之后的传承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都有自己在艺术上的创新。与平谷老调相比,发展后的铁片大鼓的旋律比较新,在唱腔中加了一些弯儿,在音调中则基本没有了当地的土腔,而且吸收了很多戏曲的东西,如秦腔等,但吸收之后还要回到原来的旋律上。
20世纪20年代初,王佩臣与弦师卢成科合作,对唱腔进行了加工、规范、发展。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为表现唱段缠绵哀怨的内容,她着力发挥自己唱腔的柔媚特色,节奏上“掏”、“闪”多,曲调下行多,多用不稳定音(4,6),每个音均有下滑倾向,瑞安鼓词中增添了不少衬字。30年代中期,她与刘宝全、金万昌一起,被天津市观众誉为“鼓界三绝”。随着王佩臣的崛起,铁片大鼓成了天津曲坛的一个重要曲种。
铁片大鼓的创作非常灵活,内容有传统故事和神话传说,如《姜太公卖面》、《王二姐思夫》、《刘伶醉酒》等,还有一些现代题材的故事如赞颂雷锋的《风雨行》等。
铁片大鼓的唱腔非常婉转,每一个唱段都是一个故事,可听性也是非常强的。
建国后,随着铁片大鼓曲目内容的深刻变化,唱腔也相应推陈出新:通俗数叙的特点更突出了,风格也趋于朴实。王佩臣演唱的《平安家信》,其弟子新韵霞演唱的《赶慢车》、姚雪芬演唱的《良心》等曲目,均有所创新。
音乐唱腔
结构形式
铁片大鼓是板腔体曲种。其唱腔音乐较为简单,只有一个板式(即一板到底)和上下两句唱腔旋律。演唱时以速度变化来调节故事发展之递进,速度先慢后快、音符先繁后简,是个较原始的板腔体曲种。
铁片大鼓的总体结构是:
前奏(大过门)——慢板——间奏(过门)——慢板——间奏——“中板” (快速的慢板)——间奏——“紧板”(快速的中板)——尾腔。
铁片大鼓只有一个板式(一板三眼),中板、紧板的名称只标志速度的递增,并无节奏上的变化。中板比慢板快,紧板比中板快,紧板进入故事高潮时更是快上加快,这种模式在一些原始板腔体曲种中大量存在,而铁片大鼓运用得更为精到。
唱腔板式
铁片大鼓主体唱腔为两个乐句。头眼起唱落在板上。上乐句落音不太规范,以2、4、6居多,下乐句落音皆为宫音 ——(“1”)。是个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六声宫调式。
唱词句格虽也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但由于它每句里均有衬字,填补了各词组之间的空隙。所以其唱腔旋律没有明显的分节现象,(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的唱腔均呈分节状态,即每个乐句分为三个小乐汇)。歌来有连绵不断的感觉。上句或下句唱腔都以“起——挑——落”规律行进。
铁片大鼓每落(自然段)结尾时,没有特殊的“甩腔”,只是把最后一个字变慢拖长,且每落结尾均如此,连全篇结束的尾腔也同前边一样。
有的唱段为了调节和丰富音乐色彩,在开始的头四句唱腔里,把第三句落音与前两句落音作了调整,出现了近似“四乐句”的模式。“起,承、转,合”倾向比较明显,但并不是每个唱段均作如此处理。
伴奏音乐
铁片大鼓的伴奏音乐,共有三部分。
前奏(俗称大过门)是演唱前的引子。过去前奏较简单,与后来的间奏曲调相同,仅能起过门作用。后经乐师们的设计、创造,发展的曲调相当华彩。其节奏是一板三眼(四分之四),共有十三小节,曲调华丽流畅,是个完整的七声音阶宫调式乐曲,虽然仅用手弦演奏,但配以铜板和鼓,奏来红火热烈别有情趣。
间奏(即段落间的过门)是每段落腔后的乐曲,过去只有一个间奏,各个乐师演奏的曲调虽繁简不同,但都较平淡。后乐师们在新前奏的启发下,生发出一个新间奏,色彩颇为华丽、节奏火爆。
“垫头” (即上乐句与下乐句之间的过渡性音乐)只在慢板时使用。如尾音只一拍(落在板上)垫头为四拍;尾音唱成两拍时,垫头则为三拍,其音符多为宫音“l”。即所谓“板不够,垫头凑”。因为它只起填补板数作用。当慢板唱成快速时,就不用加垫头了。
演唱与伴奏手法
铁片大鼓是一人演唱的“打鼓说书”形式,演员手持鼓、铜板击节,间作表演。伴奏仅为一大三弦,弦式是151。伴奏旋律是与唱腔同曲同度的随腔伴奏。在前奏和间奏过门时,以处理成“下滑音”居多,即每个音皆在其上二度滑下,构成一种特殊的弹奏风格。在伴唱时则刻意地伴随演唱的旋法上下滑行、细腻地炉托、乐器声音具有很强的歌唱性,间有‘学舌”现象,与唱腔达到水乳交融程度,乐师不谙唱腔旋律,是无法胜任伴奏的。 “三分唱七分随”在此表现得更为突出。当年王佩臣和芦成科珠联璧合的演出,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
铁片大鼓的演唱风格,突出一个“酸”字。从音乐上分析,演唱时每句唱腔皆有下滑倾向,且每个字的音符都呈不稳定状态,不仅落音落在246这些不稳定音上,每个音符在演唱时也都在音的上下方游移。另外,铁片大鼓的“衬字”带来了很多“嵌音”小音符,这样使得各音符间均有微小的过渡,听来细腻融合。当进入快速时,又演唱得非常利落。
传统曲目
铁片大鼓短篇唱段的传统曲目有《蓝桥会》、《小寡妇上坟》、 《朱买臣休妻》、 《洪月娥做梦》、《苏三起解》、《三堂会审》、《王二姐思夫》、《独占魁》、《刘伶醉酒》、 《诸葛亮招亲》、 《宝玉探病》、《劝嫖交友》、《妓女自叹》、《妓女告状》、《姜太公卖面》等;长篇曲目有《回杯记》、《书囊记》、《英烈传》、《铁冠图》等。
艺术传承
铁片大鼓形成初期的艺人有王宪章、车汉文(王佩臣之父)等。北洋军阀统治天津市时期,在津演出的铁片大鼓艺人有王佩臣、王瑞喜、蔡桂喜、杨莲琴、富润卿等,其中最有成就的是王佩臣。
由于种种原因,铁片大鼓传人比较少,王佩臣早在1964年就已经故去,而她仅仅也只教了三个女弟子,其中成就最突出者为姚雪芬。
作为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艺术形式,铁片大鼓已处于濒临后继无人的边缘,在选拔继承者的过程中,除了看天赋、个人的爱好以外,还要能够静下心来刻苦钻研,因为学习铁片大鼓,不仅要会唱,还要注意手头的工夫,还有身段和表情,应该具备一个非常全面和综合的素质。
参考资料
铁片大鼓.华夏经纬网.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