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鲑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nf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in trout, IPN)是一种由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的急性病毒性疾病。
历史沿革
鲑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于1940年首次在加拿大的鲑科鱼中被发现,此后在美国河鳟中也有病例报告。1957年,Wolf等人报道了第一个鱼类病毒病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目前,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包括欧洲、亚洲和美洲等地。
影响范围
鲑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不仅局限于鲑科鱼类,还包括多种非鲑科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如贝类、甲壳亚门以及鱼类的寄生吸虫。然而,这些物种的发病率远低于鲑科鱼类,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无症状的携带者。
危害程度
IPN病毒主要危害鲑鳟鱼的幼鱼,尤其是3-4月龄的幼鱼,死亡率可达90%以上。六个月以上的鱼一般不会发病。疾病的发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宿主种类、品系、年龄、病毒株毒力以及水温等因素。水温在10℃-14℃时为发病高峰期。
病原特点
鲑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的病原为双片断RNA病毒科(Birnaviridae)的水生双RNA病毒属(Aquabirnavirus)的病毒。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具有单层衣壳,直径约55-65nm。病毒包含四种结构蛋白(VP1、VP2、VP3、VP4),并在CsCl的浮密度为1.33g/cm。IPNV的抵抗力较强,能在不同环境中长时间存活,且对多种化学物质不敏感。IPNV有多重血清型,1985年Hill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共10个亚型。各血清型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
传播途径
鲑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可通过鱼卵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患病鱼的排泄物进行水平传播。感染过的鱼可能终生携带病毒,成为新的传染源。病毒最初通过消化道或鳃进入宿主体内,鲑鳟鱼的带毒亲鱼产生的卵和精液均能携带病毒。在垂直传播过程中,病毒会附着在卵壳表面或藏匿于凹陷处,难以清除。一旦孵化出来的鱼苗吞食了卵壳,就有可能感染病毒。成年鲑科鱼感染后多为无症状的带毒者,可通过粪便、精液、卵及尿等长期排出病毒。
临床表现
三文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的潜伏期约为6-10日。感染初期,鱼苗外观正常,但死亡率迅速上升。病鱼会出现异常游泳行为,如离群狂游、翻滚、旋转等,后期鱼体会变黑,眼球突出,腹部肿胀,腹鳍基部可能出现充血、出血现象,肛门周围常伴随灰白色的粪便。
病理变化
IPN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性变化为胰脏组织坏死,有时会影响邻近的脂肪组织。在变性的胰腺腺泡组织内可见圆形或卵形的胞浆内包涵体。带毒鱼的肾脏也可能受损,肾小球出血或充血,上皮细胞水肿、破坏或脱落。肠道黏膜受损,表现出急性肠炎的症状,肝脏也可能出现坏死。电镜检查显示,在肝、胰及肾组织内可以发现病毒,特别是在坏死区域周围的病毒粒子尤为清晰。感染后的成年鱼虽无明显的病理解剖学变化,但在疾病流行之后仍可能持续带毒并不断释放病毒。
参考资料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病.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1-24
鲑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六七网.2024-11-24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与类似症鉴别及治疗.参考网.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