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克伦族

克伦族

克伦族(Karens,Kayins)是跨缅甸和泰国的跨境民族,在缅甸境内主要分布于南部的克伦邦、孟邦、克伦族克耶邦等地区,在泰国境内主要分布于清迈清莱府湄宏顺府等府。克伦族是缅甸第三大民族,共有约550万人(截至2010年),使用克伦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20多种方言,通用的只有斯戈克伦语和波克伦语两种。克伦族最初没有文字,后于1830年、1840年分别创制斯戈克伦文和波克伦文。

克伦族的族源说法各异,但多数学者认可其与缅族同一族源,都为中国羌族后裔。公元600至700年间,克伦族从中国的青藏高原南迁,初定居在掸邦高原西南部地区,后向西南部和南部平原地区发展。早在骠人时期,克伦人的先民就已进入缅甸,并且已有克伦这个族称。缅人统治初期,克伦族各个主要支系已经形成。13世纪末到19世纪初,克伦族一直受缅族王朝赐地分封。英国殖民统治缅甸时期,克伦族进一步加剧国家认同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计划从缅甸分离,并开始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但克伦民族分离运动给克伦族自身带来严重伤害,截至21世纪初,共有30万克伦族人因战争远离家乡。克伦族支共11种,即:克伦、白克伦、勃雷底(勃雷齐)、孟克伦、色郭克伦、德雷勃瓦、勃姑、勃外、木奈勃瓦、姆勃瓦、波克伦。

当代克伦族人75%信奉佛教,15%信奉基督教,10%信鬼神教,住在山区的克伦族人多信仰天主教。克伦族的传统房屋为栏杆式建筑,建筑材料主要是茅草、竹子和木材;主食为大米,平时极少吃荤,鸡、鸭、牛肉、猪肉只有在节会或招待客人时才能吃上;他们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离婚案件极少,也不与其他民族通婚。此外,克伦族社会还处于自给自足为主的自然经济阶段,生产落后,山区基本上是刀耕火种,交换形式大多是以物易物。克伦族的新年是每年的缅历寒衣节

族名词源

缅人统治缅甸以后,缅人的碑铭中开始更多地提到克伦族的情况。在缅人的石碑铭文中,克伦人通常被称为“通苏”(Tonsu)。该词现代缅甸语发音为“当都”(Taungthu),意思是“山上的人”。“通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公元1165年的一块石碑铭文中。克伦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一块铭刻于公元1240年的石碑铭文中,古缅语拼写作Karyan。

克伦这个名称是缅族对他们的称呼,它没有具体的含意,后已成为缅甸全国统一族称和世界通用学术族名。克伦族按其不同的种族有着自己不同的名称,克伦尼意为红克伦自称克耶,克伦和克耶这两个词很接近。此外,克伦族人被早期进入缅甸的基督教传教士和英国殖民统治者称为“勇敢、团结和忠诚”的民族。

历史沿革

族源

缅甸克伦族的族源存在多种说法,但多数学者主要倾向于克伦族来自蒙古高原,经中国西南进入缅甸的观点。多数学者认为,克伦族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克伦语支,与缅族同一族源,都是中国羌族的后裔。大约在公元600至700年间,克伦族从中国的青藏高原南迁,最初定居在掸邦高原西南部地区,后来向西南部和南部平原地区发展。当时的克伦族居住在缅甸南边,以渔业为生。

变迁

早期历史

古代克伦族主要分布在缅甸中部。据缅甸研究学者卢斯的观点,克伦族在蒲甘王国建立以前就已居住在緬甸,公元9世纪中期才被缅族赶到南部。而马司伯乐甚至认为克伦族大约在公元5世纪左右就已进入孟高棉语族地区。据马歇尔叙述的关于克伦族迁移的民间传说,也可证实克伦人往缅甸迁徙的路线经过了中国。

缅甸著名的史籍《琉璃宫史》在讲述“太公望王国”传说时,提到了一个民族叫做干延族,这个民族很有可能就是克伦族。因为今天克伦人的名称除了Karen以外,还有Kareang、Kariang、Karieng、Kayin、Yang等,其中Kareang、Kariang、Karieng、Kayin等词的缅甸语发音都与干延相似。此外,多数克伦族源的传说在提到了骠人时都提到了都提到了干延族或“鄂色郭”,因此可能早在骠人统治缅甸的时期,克伦人就已出现在缅甸。骠人是早期迁徙中南半岛的藏缅语民族中势力较为强大的一个群体。简尼斯在其《缅甸古代的骠人》一书中认为,早在公元前一千纪,骠人就已出现在缅甸。缅人统治缅甸后,缅人的碑铭中开始更多地提到克伦族的情况。缅人统治初期,克伦族的各个主要支系都已形成,并且已经分布在后人所在的地区。然而,由于克伦族的人数相对较少,无论是在骠人时期还是在缅人时期,他们都只是被统治的民族。

缅甸独立前

13世纪初,克伦族的围幔就已十分出名。13世纪末到19世纪初,克伦族一直受缅族王朝赐地分封。在封建时代,缅、掸、孟等民族曾对克伦族进行过多次挞伐。因此克伦族也不断进行反抗和骚扰,部分克伦人因不堪缅族的压迫而逃到高山和丛林中居住。1825年,英国发动第一次英缅战争时,便诱迫克伦族带领英军进攻缅军。占领下缅甸后,英国人对克伦族采取了怀柔政策,在教育、就业等领域给予克伦族优先权,全面提升了克伦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部分克伦族人改宗基督教天主教。1830年,美国传教士采用部分缅文字母创制了斯戈克伦文。1840年左右,又创造了波克伦文。文字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克伦族民族文化的发展。

1875年,在仰光成立的贾德森学院曾被称为“克伦人的学院”,克伦族学生一度占仰光大学学生的将近1/4。1881年,克伦族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成立了称为“哥都礼”的“克伦民族协会”(KNA),这是东南亚最早的民族主义者组织之一,比缅族民族主义团体早几十年。该协会也是缅甸殖民统治时期唯一组织良好的少数民族政党,克伦族的民族主义情绪逐渐高涨。从1887年开始,英国在缅甸的军队停止招收缅族,由克伦、克钦邦和钦等少数民族取而代之,殖民地军队中的克伦族武装被英国殖民政府广泛用来镇压缅族的抗英起义,其中包括1930年的萨雅山起义。1928年,克伦族当时最著名的领导人之一的山客罗姆比波开始鼓吹成立“克伦国”。1942年,日本侵略缅甸时,克伦族武装在英国人的指使下,多次与昂山领导的缅甸政府军发生武装冲突,其中仅发生在渺弥亚的一次流血冲突中就有1800多克伦人被杀。

历史上克伦族与缅族之间存在较深的隔阂,而英国殖民统治缅甸时期英国殖民当局所采取的“民族分治”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克伦族与缅族在国家认同、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矛盾,也使得克伦族认为要保证自己免受压迫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国家。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当克伦族上层感觉到缅甸的独立已是不可避免时,他们就计划从缅甸分离出来,成立留在英联邦内的单独的克伦邦,并开始为之奋斗。1945年6月30日至7月5日,以苏八吴基(Saw Ba U Gyi)为首的克伦族上层土司仰光组织部分克伦族人开会并成立了”克伦族中央协会“(KCO),其目的就是要使克伦族通过政治方式成为一个整体,并把德林达依省勃固省、勃固县管辖的良礼宾以及缅泰边境的克伦族聚居区联合成为克伦人自治的、在英国女王统治下的克伦邦。

1946年2月4至6日,全缅克伦族大会在仰光召开,克伦族中央协会向大会提出的单独成立克伦邦的提议获得通过。1946年7月,苏巴吴基率领一个克伦族代表团去英国活动,以缅族要消灭克伦族为由,要求英国议会通过成立克伦国的特别法案,但遭到了英国议会的拒绝。苏巴吴基从英国归来后,克伦族中央协会于1947年2月5至6日在仰光举行代表大会,决定谴责昂山-艾德礼条约,苏巴吴基退出由英国总督领导的临时政府,改克伦族中央协会为克伦民族联盟(KNU),抵制议会选举和彬龙会议。而由苏山坡丁领导的、由克伦族佛教徒组成的克伦青年组织(KYO)不同意这一决定,于1947年3月退出了克伦民族联盟,与昂山领导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合作。

1947年4月,克伦民族联盟成立了克伦民族联盟保卫组织(KNUDO)。同年8月,克伦民族联盟保卫组织改名为克伦民族保卫组织(KNDO)。同年10月3至4日,苏巴吴基决定拒绝接受1947年9月通过的缅甸宪法第180条关于在不久的将来成立与掸邦平级的克伦邦,要求成立拥有全部权力的、包括德林达依省(含东吁)、伊洛瓦底省、永盛县、汉达瓦底县和良列宾县的克伦邦。在提出上述要求的同时,克伦民族联盟开始组建名为克伦民族保卫组织的武装部队,并装备武装弹药。同年底开始,克伦民族联盟一方面在伊洛瓦低江三角洲地区和德林达依省宣传成立拥有主权的克伦邦,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克耶邦(后改为克耶邦)以及政府军中的克伦族武装和警察的渗透。

吴努时期

缅甸独立之初,克伦族在军队和警察中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占据了许多重要的位置。1948年2月11日,克伦族在各地举行了超过40万人的游行,其口号是“立即成立克伦邦”“平等对待缅人和克伦人”等,这一天后来被克伦民族联盟定为克伦族的“民族节”。同年3月3日,克伦民族联盟代表大会决定通过武装斗争获得建立克伦邦的权利。同年8月,“哥都礼”政府成立。1949年1月29日,苏巴吴基亲自率克伦民族保卫组织攻占仰光附近的永盛,标志着克伦民族联盟公开发动武装叛乱。同年1月31日,吴努政府下令收缴政府军中所有克伦族人的武器,这一天后来被克伦民族联盟定为克伦族“革命节”。同年6月14日,克伦民族联盟在东吁建立克伦革命政府,苏巴吴基自任总理。之后,迫于形势压力,克伦民族联盟与吴努政府在1949年下半年举行双方之间的第一次和谈,但并未成功。

1950年8月12日(后被确定为克伦族的“烈士节”),苏巴吴基在与缅军作战中阵亡,克伦族武装士气严重受挫,一部分人投降,另一部分分散到三角洲地区、勃固山区、东吁县、德林达依省省和克伦邦等地继续坚持武装斗争。1949至1952年,由曼巴山领导,主要活动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的西哥都礼在克伦民族联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在三角洲成立了克伦民族联盟中央指导委员会。期间,为了缓和克伦族的关系,吴努政府于1951年2月宣布成立克伦邦政府,并于次年春正式划定克伦邦辖区,总面积为30853平方公里。1959年5月,克伦民族联合党、克伦尼民族进步党新孟邦党和缅共等联合成立了民族民主团结阵线。这是缅甸第一个真正成功的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联合阵线。

奈温时期

奈温发动军事政变掌握政权后,克伦族反政府武装之间仍然为是否接受共产主义而争斗。在1963年的一次会议后,苏汉特达美领导的克伦革命委员会公开与克伦民族联合党决裂。之后,苏汉特达美向奈温政府投降,曼巴山和觉曼丹领导的克伦民族联合党与缅共合作,根据缅共关于夺取政权的路线继续进行武装斗争。截至1975年底,在三角洲地区和勃固山区的克伦族反政府武装已全部被奈温政府消灭,只有以泰缅边境为根据地、由波妙领导的克伦民族解放军在逃亡国外的反政府集团的帮助下,兵员和武器弹药充足。1976年1月召开的克伦民族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正式统一克伦民族联合党与克伦民族联盟合并,取消克伦民族联合党武装番号并全部编入克伦民族解放军。20世纪80年代中期,总部设在缅泰边境的马纳普罗(Maneplaw)的克伦民族联盟所领导的克伦民族解放军已有5个旅、16个作战营,总兵力5000余人,成为缅甸当时仅次于缅共的第二大反政府武装。

现政府统治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克伦民族联盟成为了缅军政府军事清剿对象的重中之重。1990年,缅军政府以怒江东岸及三角洲地区为主战场对改武装发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清剿行动。之后,长期的武装斗争并未取得成效,克伦民族联盟及其所领导的武装反而从1997年开始不断向缅政府投诚。这一时期,克伦民族分离运动给克伦族自身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截至21世纪初,共有30万克伦族人因战争远离家乡,其中有10万克伦族难民居住在泰国境内的难民营中。

人口与分布

分布

根据语言和方言的区别,克伦族被分成三种主要群体。斯戈(Sgaw)、波(Pwo)和勃外(Bwe)。斯戈,或称缅克伦(Burmese Karens),是人数最多的,分布也是最广最分散的。他们主要居住在伊洛瓦底三角洲及周边区域,卑谬县起至南部的沿海地区,从阿拉干海岸向东到泰国的拉孔地区,东吁南部的勃固地区等。波,或称得楞(Talaing)克伦,不包括东都(Toungthu)部落,分布在沿阿拉干海岸岸到丹老,兴实达地区,东都人居住在直通向北到掸邦东枝以外的部分地区。勃外(Bwe)克伦居住在东吁附近,延伸到克伦尼东部山麓地区。勃外克伦定居在东吁东边的地区,是缅族统治下永远没有解体的唯一的克伦族群。因此,勃外克伦居住的这个地区是唯一有权被称为克伦族的领土。在泰国境内居住的克伦族有波和称为板岩的白皆族。他们居住在泰国的东部和西南部的山区,是从缅甸迁移过去的。此外,克伦族又分为山区克伦和平原克伦两种,二者之间,在语言、相貌和习惯上都有差别。平原克伦中包括有斯戈、波和被称为勃欧的半山区民族。山区克伦包括有称为克耶德克伦尼、称为板岩德白皆、白耶、彪克伦(白克伦)、勃叨、改柯、英波、英德莱、热印、莫尼巴和称为勃欧德半山区民族。山区克伦德人数并不多,只有克耶、勃叨、彪克伦和当都人的人数稍多一些。

现代缅甸的克伦人主要分布于南部的克伦邦、孟邦、克耶邦伊洛瓦底省德林达依省仰光勃固省等地区,为缅甸的第三大民族;泰国的克伦人主要分布于北部的清迈清莱府湄宏顺府南邦府、南奔、达等府,是泰国山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群体。

人口

据1911年英印政府关于所有英治理区内克伦族人得人口普查报告数据显示,克伦族人共有1102695人,比1901年增加199334人。1931年的人口普查,把各种各样相关的支系包括进克伦族总人口的计算中,得出克伦族总人口数是1367673。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通过调查提出克伦族人有450万。据客观估计,当时缅甸克伦族人口有300至400万左右,还有20万克伦族居住在泰国。1983年,官方人口调查得知,克伦族的人数是2122825人,是当时缅甸总人口(3500万)的6.2%。1985年缅甸全国人口统计时约300万,2002年为295万,其中1/3聚居在克伦邦,其余与缅族混居于三角洲和沿海地区。此外,按1983年缅甸政府将缅甸国内民族分为8大支系,各支再分为若干种,克伦族支共11种,即:克伦Kayin、白克伦Kayinphyu、勃雷底(勃雷齐)Paleiti(Paleichi)、孟克伦Monkayin、色郭克伦SakawKayin、德雷勃瓦Tahleipwa、勃姑Paku、勃外Bwe、木奈勃瓦Mawneipwa、姆勃瓦Mpowa、波克伦Pokayin。

据美国政府2003年的数据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克伦族占总人口4250万的7%,即297.5万。2003年,泰国高原普查发现共有438131名克伦族,他们是泰北最大的少数民族,占山地民族的48%。泰国的克伦族是从缅甸迁移而来的。根据美国政府2013年7月的数据,克伦族占缅甸总人口的7%,即2861713。截至2010年,克伦族人口约550万左右。

参考资料:

宗教信仰

克伦族原本信仰神灵,相信卜鸡骨,也有一些是信仰佛教。之后,与缅族人和孟族人邻近的平原克伦族为了不被歧视开始信仰佛教。自基督教传教士来到克伦族地区以后,一些受到缅族冷眼相待的克伦族人就改信基督教及其各种教派。克伦族最杰出的人是基督徒,估计大约占克伦总人口的25%。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殖民政府估计三分之二斯戈克伦人和93%的波克伦人是佛教徒,高原地区的克伦族人信仰万物有灵论。

克伦族古代歌曲里流传着有个叫做“源”的神,这个“源”创造了世界,而白种人给克伦族带来经书,克伦族得到经书后就会兴旺发达。因此,当英国第一次侵缅战争结束,若开和丹那沙林为英军占领后,基督教白种人便抓住这个机会加紧进行传教工作。一些克伦人也相信白种人的到来,是按那童谣歌曲中所唱的歌词而来的。于是,传教士的传教工作就更加容易开展。到了英国占领整个缅甸之后,在对缅甸进行分治期间,英国给了克伦族更多的权利,因而克伦族信仰基督教的人数一天比一天多。这些传教士当中,有美国浸信会的,有英国国教的,还有天主教的。1866年,一个叫做博板桑的克伦人,在佛教、基督教和克伦人传统信仰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想象中的新宗教。哥山依和东吁的一个叫做克里波巴的人,创造了一种新的信仰。索约翰·滴婆敏继承了克里波巴所创造的新信仰,并传播和发展了这一新教。

当代克伦族人75%信奉佛教,15%信奉基督教,10%信鬼神教,住在山区的克伦族人多信仰天主教。

语言文字

语言

克伦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方言十分复杂,有20多种,通用的只有斯戈克伦语和波克伦语两种。克伦语是克伦族使用的语言。克伦族除使用本族语言外,有不少人还掌握缅甸语。克伦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藏缅语族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语言,特别是在语法构造上与同语族其他语言相差较大。

根据语言和方言的区别,克伦族被分成三种主要群体。斯戈(Sgaw)、波(Pwo)和勃外(Bwe)。平原克伦和山区克伦的语言虽然区别不大,有其相同之处,但无论是平原克伦之间,山区克伦之间,还是平原克伦同山区克伦之间,都有着各不相同的语言,讲起话来彼此之间都很难懂。根据克伦族人的历史,斯戈克伦和波克伦是对立的,斯戈克伦通常被划为山地居民,后来才变为平原居民。他们说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克伦民族联盟的基督教领导认为斯戈克伦的语言是基本标准的克伦语,将它用于克伦族内部的管理、出版和教育体系。然而现在斯戈克伦和波克伦语言的差异非常大,克伦尼和勃欧一般认为他们自己是独立的族群。由于克伦族人支系多,居住分散,语言差异大,沟通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克伦民族凝聚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字

克伦族最初没有文字。1830年,美国浸信会传教士威尔博士到居住于江河沿岸的克伦族中进行传教时,才开始创制了文字,用文字记录斯戈克伦语。这些文字是借用缅文字母组成的。于是就出现了用斯戈克伦文写成的基督教经书。1841年,美国传教士梅森博士在土瓦市创办和出版了一份叫做《晨星》的斯戈克伦文报纸。这份报纸一直出版到日本人侵占缅甸为止,出版了将近100年时间。1840年左右,伯叶丹开始创制了波克伦文。

民族文化

传统民居

克伦族择山而居,传统的房屋为栏杆式建筑,居室建在支柱上,底层架空。建筑材料主要是茅草、竹子和木材。以前传统的住房室内只有一个大空间,厨房和卧室部分,所有的活动都在一个空间里完成。每个村寨人数不等,一般几十户聚居为一村。现在克伦族村寨中传统的竹木栏杆式建筑已经很少,大多为现代的木结构栏杆式建筑。房屋建筑的布局、材料、样式吸收了部分泰式建筑的元素。因此,现代克伦族的建筑样式较多,但无固定模式。经济条件好的喜欢用较粗的木材建造房子,按空间功能分为两个区域:客厅与厨房为一个空间,靠里面的卧室是另一个卧室。现代的克伦族住房虽然结构还是栏杆式,但材料已经以木材为主,竹篾仅是作为窗子、简单隔断使用,屋顶已采用较现代的材料覆盖。

饮食文化

克伦族是农耕民族,大米是他们的主食。斯戈克伦缅化程度较高,饮食习俗与缅族无异。相对而言,波克伦的饮食习惯更具有民族风格。波克伦人多依山傍水而居,除主食米饭和鱼虾酱外还喜食鱼类、蔬菜、水果。波克伦人口味清淡,不好油腻食品。他们每日两餐,早餐在上午8-10点、晚餐在下午3-5点吃。农忙时也有吃3餐的。

克伦人在家里也养猪、鸡、鸭、羊、水牛等畜禽,但平时极少吃荤。与缅族一样,他们吃饭时只要有辣椒和鱼虾酱就会心满意足。鸡、鸭、牛肉、猪肉只有在节会或招待客人时才能吃上。他们最爱吃的其它菜肴有炒嫩菠萝蜜、炒缅茄叶竹笋、酸笋芋头。克伦人做菜时放油少、放佐料多。主要佐料有辣椒、姜、香茅草、金芥、香菜等。鱼汤米线是克伦人最爱吃的小吃,也是重要的待客食品。克伦人喜欢喝加有椰肉汁、蔗糖的印度枳汁、罗望子果汁。

克伦族妇女负责家庭每日的炊事。煮饭时她们喜欢干米汤。克伦男子只有在参加庙会和大型布施活动叫才会做饭炒菜,而家庭主妇们此时主要负责招待客人和前往寺庙布施斋饭。克伦人吃饭时喜欢围坐在矮桌边或者干脆坐在地板上,也有将饭菜放在藤制圆桌上吃的。克伦人吃饭时家人要坐在一起,人多地方不够时小孩不上桌。有客人来时要分男菜和女菜。主妇与长女负责照顾饭局。普通客人来家时一般用槟榔、烟、清茶招待。若遇吃饭时间主人也会用酒肉待客。除了虔诚的佛教徒外,克伦人一般不忌酒。他们在吃祭神品、拜祖先、祭死者、举行节会、婚礼、招待客人时必须有酒。克伦族男女老幼都爱喝酒。

克伦人的酒分白酒、米酒、棕榈酒几类。波克伦人最喜欢喝烧酒。有“喝了酒做事才有劲”的民谚。克伦烧酒由蔗糖、熟菠萝蜜、糯米、普通大米酿制而成。北部克伦人特别是北部山区的克伦人多喜欢喝米酒。他们每家都有5-10个甚至20个可以装10缅斤酒的米酒坛子。克伦人做米酒时先将大米碎、洗去杂质,再用蒸,蒸熟后将饭晾开,拌上酒曲,放入酒坛盖上盖子封好口,发酵7天便成。米酒放的时间越久口感就会越好。米酒会因季节、工艺、酒曲的不同而口味各异。常见的水酒口味有甜、酸、苦3种。克伦人喝米酒时要先将酒糟放入竹筒中加入凉水,半小时后再插入吸管开始喝酒。山区克伦人常常会用米酒招待客人。通常的做法是在米酒竹筒中插1根吸管,主人和客人轮流吸酒喝,以表示主客之间亲密无间。酒在男女盟誓、部族会盟时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北部山区的克伦人把酒看得比口粮还要重要。

婚俗

克伦族一般白天参加生产劳动,晚上谈情说爱。晚饭后,年轻小伙子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头上围着一块金黄色的布,脸上擦粉,手拉丝弦,边走边唱,前往女方家中。交谈的地点,一般是在少女的卧室内,或在女方室内的火塘边。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在女子家中发生性关系,但事后必须结为夫妻。如果发生这种性行为的不是少女而是已婚妇女,一旦被发现,就要对男方罚款,罚猪一头,水牛一头。克伦族认为男子随便和已婚妇女苟合,是“触犯了鬼”,双方无论如何都不能结婚。

克伦族的婚礼通常要举行两天,第一天在新娘家中举行,第二天在新郎家中举行。第一天的婚礼上,新娘仍穿着她象征少女的白色服装,第二天早上才改为女主妇的装束,即穿筒裙和上衣。第二天,女方的父母也同样委托一年长的妇女,背着准备好的礼物,由带队人带着女方的队伍来到男方家中。由男方的人举行“洗脚”和祝福仪式,相互敬酒。这次是先由新郎给新娘敬酒,后由新娘给新郎敬酒,如此反复两次后,再由新郎给新娘喂饭。这一套仪式结束后,宾主在开始吃喝。

饭后,女方的亲友也同样要去男方的每一户亲戚家中跳舞唱歌,表示祝贺。返回新郎家中后,举行“栓手”仪式,杀鸡杀猪为新娘新郎招魂,以示祝贺。由女方的带队人将带来的礼物分送给男方亲戚,把用银子铸成的古式钱币交给新郎。礼物分发完毕后,只留下二、三个新娘的好友作伴,其他的来宾就各自返家。至此,第二天的结婚仪式即告结束。克伦族的新婚夫妻,婚后必须在女家居住一年的时间,或耕田种地或打猎捕鱼。一年期满后,才可分分居,成立自己的小家庭。如果家庭中只有一个独生女,婚后,男的必须终身在岳父母家生活,不能单独成家立业。

此外,一个家庭有姐妹多人,通常长女应先结婚,如果出现了妹妹先结婚,妹妹必须杀一头猪给姐姐作为赔偿费。克伦族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离婚案件极少,也不与其他民族通婚。

生子习俗

克伦族妇女害怕分娩,因为分娩会带来疼痛和死亡的可能性。他们经常食用规定的饮食,遵守严格的禁忌,佩戴护身符并对其施放魔法,以确保毫无顾忌地分娩。孩子出生后,母亲需在火堆旁坐三天,同时进行仪式以保护她和她的孩子。当孩子一个月大时将举行命名仪式。

服饰

缅甸克伦族

克伦族的服饰,男的穿黑色或白色长裤,着红色花纹短袖上衣,衣长齐膝盖。有的喜欢在白衬衣外面套上红色外衣,也有的喜欢穿黑色衣服,但红色衣服必须人人皆有。用金黄色或其他颜色的丝绸包头,但忌讳用黑色丝绸包头。少女穿长过膝盖的连衣筒裙,上面织有红白交织的花纹,衣领正面剪为三角形,留发挽髻,用红线扎发盘于脑后,或用小块白布包头,穿耳孔,戴圆形耳环,颈上带着用小珠子串成的颈圈或银项链。穿白色衣服是未婚少女的标志,象征着少女有一颗纯洁的心。已婚妇女穿黑色短衣,胸部以下用白色珠子缝成棋盘形或斑点白色的图案。妇女喜欢用花布配上其他颜色或用红色的布条缝制裙子。此外,一部分克伦人也穿缅族式的服装,即男女都穿纱笼

泰国克伦族

泰国克伦族的服饰很有民族特色,以红、黑、白三色为主要基调,并有一些独具特色的线束和纹饰。男装较为简单,女装富有强烈的民族装饰色彩。

斯戈克伦族服饰中,未婚女子衣服为白色,已婚妇女头戴红白相间的头巾,头巾上有方块和横条纹的浅色花纹,头巾后有长及臀部的彩带垂下。衣服上半部分为黑色,无领短袖,袖口有白边,领口开V形口,有白线束顺领口下垂,袖口下方也有白线束作为装饰,衣服下半部以红色为主调,装饰条状花纹,下端有彩色线束装饰,下身着筒裙,以红色为主调,饰以横向条状花纹。男性服装相对简单,现在基本只看得到上衣,其造型也是短袖V形领,色彩以红色、白色为主调。

波克伦族的服装上色彩和花纹较多。克伦族历史上自己织布,有套头衫、筒裙、书包、毯子等。筒裙色泽鲜艳,非常漂亮。现在还有一部分妇女继续这种传统的手工织布方式。克伦妇女喜欢戴串珠项链,一般戴三串,色彩为红、黄、白三色,有的老年妇女还带银手镯。克伦族妇女的手工织锦和刺绣都非常精致,色彩丰富而调和。图案以菱形、“X”形、十字形居多。斯戈克伦族妇女手工制作的挎包色彩以红黑两色为主调,与服饰色彩统一。造型特点在于装饰的重点不在中间,而在两侧,饰有多个红色的绒线球。

克伦族中的长颈人妇女头戴红色、黄色头巾,身穿白色服装,有的还外加黑色外套,脖子上套有铜制项圈,手腕戴多只银手镯。妇女以长颈为美。五岁开始戴铜项圈,十岁起用一条长长的铜条绕在颈上,膝下也缠绕上铜环。之后,随年岁的增长不断往脖子上缠绕铜项圈,直至25岁,铜圈可达25圈。铜项圈借助锁骨的支撑拉长了脖子,直到女孩长到身体完全定型为止。一种说法认为这种风俗与“男龙女凤”的传说和审美有关。

社会生产

克伦族社会还处于自给自足为主的自然经济阶段,生产落后,水平低下,山区基本上是刀耕火种,交换形式大多是以物易物。在克伦族农村中,自给自足的经济仍占优势,但手工纺织业也相当发达。克伦人在地形错综复杂的山脚和海拔700~1000米的耕地上耕种。他们种植的作物主要有粳稻糯稻、玉米、高粱、辣椒、茄子、豆米、芋头、呀呀葫芦和南瓜。他们的耕作以家庭劳动为主,打谷、收谷和运谷时,亲戚之间有换工。他们耕作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生活。20世纪30年代后,克伦族人口迅速增加,出现了逐年毁林垦荒种地的问题。

音乐

克伦族人民热爱音乐。克伦族的音乐才能,在当地杂居的瑶、苗、阿卡、拉枯等少数民族中首屈一指。在克伦族居住的地方,到处可听到歌声和乐器声。克伦族在谈恋爱、结婚、送葬、生产劳动中都喜欢以歌声来抒发心中情感。克伦族的乐器最具代表性的是叫做“泰那克”的六弦琴,另外还有鼓面上铸有青蛙图案的铜鼓及用水牛角做的笛子等。克伦族也使用从其他民族引进的乐器,如、钗、竹制木琴、三弦琴、大鼓等。随着基督教和佛教传入克伦族地区,克伦族音乐也受到影响。克伦族的作曲家为佛教经典谱曲,指导人们演唱基督教的赞歌。在礼拜堂里,克伦族教徒甚至可以进行混声合唱。

美术

克伦族的宗教美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始宗教的纹饰,另一类是基督教文化下的建筑装饰和刺绣图案。与原始宗教相关的美术视觉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克伦族的文身。很多男性老人的手臂上文有图案,以点、线为主,也有花卉图案。抽象图形不断重复出现在前臂上。年轻男子身上出现的文身,更多的是一种时尚与装饰,其中隐藏着民族习俗的影响,只不过因时代的转变而发生了变异。克伦族的原始宗教美术视觉还出现在与宗教相关的乐器中,如铜锣、皮鼓、竹乐器等。此外,在妇女的刺绣中也可看到跟基督文化相关的图形、符号。

节日

克伦族的新年是每年的缅历寒衣节,到了这一天,克伦族把他们自己种植出来的谷米、瓜豆、蔬菜之类进行烹调,首先拜敬父母师长,然后邀请亲戚朋友来聚餐。期间,他们还把一年的粮食都储藏在粮仓里,同时,为上一年里死去的人的尸体举行火葬。

参考资料

ကရင်.Ministry of Hotels & Tourism Myanmar.2024-02-21

克伦族饮食文化.缅甸在线.2024-02-19

KAREN LIFE AND CULTURE.factsanddetails.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