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红花荷
绒毛红花荷(学名:Rhodoleia forrestii)是金缕梅科红花荷属的一种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小枝无毛。叶革质,矩圆形,先端尖锐,基部楔形,三出脉不很强烈,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白色,叶柄稍纤细。头状花序,无鳞状小苞片,苞片卵圆形,萼筒极短,花瓣匙形,子房无毛,花柱与雄蕊等长,蒴果卵圆形,果皮薄,木质,种子扁平多数,4月开花。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贵州省东南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亦见于越南北部。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嫩枝有长绒毛。叶革质,矩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7厘米,先端尖锐或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有褐色长绒毛,常带灰白色;侧脉7-9对,在上面显著地下陷,在下面突起;网脉在上面陷下;叶柄长3.5厘米,被锈褐色绒毛。头状花序长3厘米,常弯垂,花序柄长1厘米,基部有2-3片鳞状小苞片;总苞片多数,大小不等,内部的最大,卵圆形至阔卵形,长5-10毫米,先端圆形,外侧有褐色长绒毛;萼筒极短,围绕着子房的基部;花瓣倒披针形,长2.8厘米,宽5-6毫米;雄蕊8个,与花瓣等长;子房无毛,基部藏在头状花序内,花柱比雄蕊略短,先端尖细。头状果序直径2.5-3厘米,有蒴果5个;果卵圆形,长1.3-1.6厘米,外侧有突起的直棱,果皮薄木质,干后皱缩,先端有尖长的宿存花柱。种子多数,扁平,边缘有狭窄的翅,暗褐色。
产地生境
绒毛红花荷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贵州省东南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亦见于越南北部。在我国云南省地区的较高海拔有分布,是国产的唯一的叶片有毛被的种类。
繁殖方法
绒毛红花荷的种子在10至11月上旬成熟,果熟时由灰青色转为黄绿色。蒴果熟后开裂,种子飞散,要及时采收。采回后晾至果壳开裂,筛取种子,进行干藏。种子千粒重为2.5至4克,发芽率仅有10%至15%。可以采用容器育苗,随采随播或翌春—月播种。由于种子较小,播种前整地要细致,播时将种子混合细土,撒播均匀。播后盖上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并撒上松针覆盖,淋足水分。播后25天左右,种子发芽出土。待幼苗长出4至5片叶后,移到营养袋培育,加强水肥管理,苗高30厘米可出圃造林。
保护
绒毛红花荷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