虿尾虫
尾虫即蝎子,是蛛形纲动物。它们典型的特征包括瘦长的身体、、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尾巴。陆地上最早的的蝎子约出现于四亿三千万年前的希留利亚纪(志留纪)。气味甘、辛、平、有毒。
为钳蝎科动物钳蝎的干燥全虫。主治惊风抽摘,癫痫,中风、偏瘫、口眼歪斜,偏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
主治
1、小儿新生儿破伤风(初生儿断脐后伤风湿,唇青、口撮、出白沫,不吸乳)。用全蝎二十一个,酒炙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二、三分,用金银煎汤调下。
2、慢脾惊风(小儿久病或吐泻后生惊,转成慢脾)。用蝎梢一两,研为末,酒调匀,填入一枚挖空的石榴中,盖好,放文武火粘搅熬成膏。取出放冷,每服二、三分,金银薄荷汤调下。又方;用全蝎、白术、麻黄(去节),等分末。二岁以下小儿,每服二、三分;三岁以上小儿,每服半钱,薄荷汤送下。
3、天钓惊风,翻眼向上。用干蝎全者一个(瓦炒),好朱砂约三粒绿豆大。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另以朱砂少许,同酒化服一丸,立愈。
4、风淫着痹(手足不举,筋节挛疼)。用全蝎七个、瓦炒,加麝香三分,研匀。空心时,以酒三碗调服。如不见效,可再次服药。
5、肾气冷痛(肾脏虚冷,气攻脐腹,两办疼痛)。用干蝎七钱半,焙为末,以酒及童便各厂长中,煎如稠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6、、小肠疝气。和小全蝎焙为末,每发时服一钱,加麝香一、二分,温酒调服。过一会,再服一次,极效。
7、肾虚耳聋。用小蝎四十九个、桑姜(如蝎大)四十九片,同炒至姜干,研为末,温酒送服。至一、二更时,再服一次,醉不妨。次日耳中如闻笙簧声,即为有效。
8、脓耳疼痛。用蝎梢七枚,去毒,焙干,加麝香半钱,研为末,挑少许入耳中。日夜三、四次,以愈为度。
9、偏正头风病。用全蝎二十一个、地龙六条、中华田园犬三个、盐麸木五钱,共研为末,酒调匀,摊贴太阳穴上。
10、风牙疼痛。用全蝎三个、蜂房二钱,炒,研细,擦痛处。
11、肠风下血。用干蝎(炒)、白矾(烧)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米汤送下。
12、诸痔发痒。用全蝎不拘多少,烧烟熏痒处,即效。
13、诸疮毒肿,用全蝎七枚、栀子七个,以香油煎黑,去渣,加黄蜡化成膏敷涂患处。
附方 蝎乃治风的要药,但有毒,用量不可过大。
释名
虿尾 :1.虿的尾部。虿尾末端有毒钩。比喻毒之所在。2.借指蝎子。3.即虿发。4.比喻书法上的"趯"笔。亦泛指书法遒劲。
虫 :虫(虫)chóng节肢动物门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动物的通称:大虫。
性状
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七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气味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开宝本草》:味甘辛,有毒。
③《医林要》:辛酸咸,寒。
来源
为钳蝎科动物钳蝎的干燥全虫。野生蝎由仲春至初秋捕捉。清明节至谷雨前后捕捉者,称为春蝎,此时未食泥土,品质较佳;夏季产量较多,称为伏蝎,因已食泥土,品质较次。饲养蝎,隔年收捕1次,一般在秋季晚上,用灯光诱捕,待蝎子出动后用竹筷挟入光滑的瓷盆内,或在洞口用盆承受,倒入缸内。捕得后,先浸入清水中,待其吐出泥土,然后捞出,置沸水锅中,加少量食盐,煮沸后,清水漂过,晾干。
用法用量
附方
食疗方
全虫闹黑蚱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