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孺子牛

孺子牛

孺子牛,深圳市委大院处深圳我国著名雕塑家——潘鹤教授的雕塑作品。

深圳特区成立时,来表达特区建设精神,以鼓舞广大干部群众的象征。

取自鲁迅《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

作品内容

内容简介

中原地区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深圳市档案馆特访问了深圳《孺子牛》雕塑的作者、我国著名雕塑家——潘鹤教授。潘鹤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孺子牛》雕塑诞生鲜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简介

潘鹤:我国著名雕塑家。1925年生于广州市。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共有百余座大型雕塑分布于国内外几十个大城市的广场中,知名作品有深圳市铜雕《孺子牛》、日本大型雕塑《和平少女》、珠海雕塑《珠海渔女》、《艰苦岁月》等。

创作背景

大鹏鸟”虽好,放在院子里却不合适

深圳特区刚成立那一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希望能在市委市府大院内建一座雕塑,来表达特区建设精神,以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当时的有关部门找到了我。

第一次讨论时,市领导最初的构想是雕塑一个“大鹏”,既蕴含着深圳历史,又能代表特区一飞冲天,可我经过沉静的思考后却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深圳市的发展前途无量,虽然现在深圳市最高的楼房不超过五层,但是以后肯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把“大鹏”放在山岗上还可以,但是把“大鹏”放进四周都是高楼大厦的市政府大院里,像是关进了“鸟笼”,怎么能展翅呢?结果是适得其反的。市领导们都同意这个说法,结果这个方案被否定了。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但污泥到底指向何物?

时隔三年,到了1983年夏天,深圳市有关部门又找到了我,因为当时特区五套领导班子已把莲花作为市花,想在市委大院做一个莲花喷水池,理由是:改革开放搞特区,引进外资,长期地和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区深圳一定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但是我却认为不要建这个莲花喷水池为好,原因是“污泥”指向不明确,是指西方国家吗?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吗?是指资本主义吗?搞改革,建特区,将外界称为“污泥”不妥也不礼貌,不利于以后发展和跟国外的长期合作。雕塑不同于娱乐,雕塑是经过百年后都能起作用的,而且自己用“不染”来赞誉自己更加不可取,当时的市长梁湘很赞同这个说法,于是,建“莲花喷池”的方案也被否定了。

“狮子”威严是有的,但不平易近人

随后,有领导对我说:“做一个大‘狮子’怎么样?”提出要我为市府大院做一个“狮子”雕塑的想法,跟中南海国务院的雕塑保持一致,显示威严。我提出了不同意见,我认为中南海的狮子雕塑是明清两宫遗物,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模仿它不但没有收到效果,而且现在改革开放了,政府部门新作“狮子”就代表封建衙门、摆架子,拉开和群众的距离,特区建设应该是开放的,贴近群众的。梁湘听到这个意见后也表示赞同,于是做一个“狮子”雕塑的想法当场被否决了。

调侃之余得来灵感

过了一年半载,我和梁湘开玩笑说:“梁市长,文革期间你当过‘牛鬼蛇神’吗?”梁湘说:“当过呀,我们这代人文革时期做牛做马都做习惯了。”我说:“现在搞改革,国家正是百废待兴呢,要求我们这一代习惯了牛马生活的人来带头,重新开荒哪!”我是语重心长,随即一个情景在脑海一闪而过:“特区里那些忙碌着的推土机拖拉机、汽车和建设者不都像是一群牛吗?”于是我向梁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改革开放、搞特区建设,深圳市从无到有,要求我们这一代人奋斗到底,雕塑一个“开荒牛”最合适不过了。这个想法得到了梁湘的认同,梁湘当天就让我住在市委招待所,当天晚上就起草雕刻图纸,不要让创作灵感及激情流失了。牛的形象是确定下来了,但怎样去表现这头牛,当天晚上我还只是有一个朦胧的初始想法。

几天后,我到关外宝安县办点事,偶然在一农舍旁看到两块老树根,我顿生灵感——辛亥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将中原地区的封建大树砍掉了,但是树根还在,搞特区就是要“开荒”,要拔掉这些“劣根”,如果在“拓荒牛”的后面再加上这个树根,正好意味着“特区”干部要铲除旧根,把封建意识、小农意识、保守思想和官僚作风连根拔起。于是,我用8块钱买下了这块造型独特的老树根,把它运到了市委市府大院。我在市委招待所住了几天,向深圳市领导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并经市五套班子的同意——“拓荒牛”的方案就这样敲定了。放大制作期间我突然感到我这代人已鞠躬尽筋疲力尽要寄希望于下一代继续奋斗才成事,因此把“开荒牛”前脚稍作弯曲以示意。

回到广州市后,我马上开展了“拓荒牛”雕塑的创作,创作过程中,梁湘市长还专门叫人运送那两块大树根到广州,放在我的工作室里,作为“开荒牛”雕塑“树根”部分的实物参照。

现在,这两块大树根依然放在我的广州美术学院工作室,历经二十余载,这两块大树根依然保存完好。这两块树根我舍不得扔掉,现在摆放在工作室门口,每当我经过这里,总能让我回忆起当年创作《孺子牛》的难忘岁月。

就这样,象征着特区建设精神的《拓荒牛》雕塑诞生了。这件作品原来命名为“开荒牛”,但是我还是觉得名字值得商,就和梁湘商量说:“我们这一代人将来开完荒到底还要不要做牛呢?”梁湘说:“牛肯定是要做的,人民公仆就是人民的牛,人民的孺子牛。”于是,经过深圳市领导班子的讨论后,便将“开荒牛”名字更改为“孺子牛”,有“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意,并将“孺子牛”三字刻在了雕塑的基座上作为作品名。

落成典礼,年轻人欢呼雀跃

1984年7月27日,《孺子牛》雕塑落成,深圳市领导为该雕塑揭幕,一座代表凝聚着特区开拓精神的铜雕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揭幕时,市委大院聚满了人,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是来自特区内的大学生及年轻创业者,他们欢呼雀跃,相争着与市领导及我留影纪念。我当时深有感触,并高兴地对梁湘市长说:“特区建设正是需要大批年轻有为的人,看来拓荒牛后继有人哪。”一时间,“拓荒牛”成了深圳市的象征,参观者潮水般慕名而来。不少群众、游客在《孺子牛》前留影纪念。

邓颖超到深圳,会前先到“孺子牛”雕塑前留影

1984年12月,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来深圳视察,看到《孺子牛》雕塑后,深深地被这座铜雕吸引了,她非常喜欢。当时在市委安排了一次会议,可是到了开会的时候,早早赶到会议室的同志却迟迟没有见到邓颖超的身影,大伙都着急了,邓大姐到哪里去了?就在这时,大家接到通知,到大院里的《孺子牛》雕塑前集合。原来邓颖超正在大院观赏着《孺子牛》雕塑和让人为自己和雕塑拍照,并专门把参加会议的同志在开会前召集到《孺子牛》雕塑前合影。她对大家说,“孺子牛”精神代表着华族的精神,希望全国的党员干部都能向深圳市的干部学习,学习深圳改革开拓的精神,做全国人民的“孺子牛”。

由院内搬到院外,方便游人参观

1999年,深圳市委常委会通过决定,因太多市民跑进市委大院内和《孺子牛》合影,所以决定将《孺子牛》铜雕整体迁到了市委大院大门口外的花坛上。同时,市委大院围墙后退10米,为市民再献出一块绿地,方便群众、游客和《孺子牛》雕塑的参观拍照。

我为深圳市委的这一做法叫好,“孺子牛”精神应该体现在各行各业里,《孺子牛》雕塑是属于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圳所有行业及深圳全体市民的。由院内到院外,更加体现了深圳市改革开放以来的亲民性、开放性。

深圳二十几年来的高速发展让我欢欣鼓舞,不过我认为,“孺子牛”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广大人民所喜欢的,而“拓荒牛”精神也永不过时,一座城市要继续发展,就一定需要一大批“拓荒牛”继续领导潮流,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去“拓荒”,在更多的未知领域大胆去改革、创新,永不停步。这也是“拓荒牛”的使命,更是深圳“孺子牛”精神的最好归宿吧。

参考资料

痛别!著名雕塑家潘鹤离世,曾创作《孺子牛》|孺子牛|雕塑|潘鹤|雕塑家|广州美术学院|梁湘.腾讯网.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