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西营镇

西营镇

西营镇隶属襄垣县,全镇面积约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300亩,粮食总产量1519.1万斤。辖23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

基本概况

西营镇,是一个边界乡镇,位于北伟36°42′,东经113°4′。东和武乡县韩北镇分界,西邻本县王村镇龙王堂,南与下良接壤,北临武乡县监漳。该镇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环境优越。

西营集镇自唐朝以来,就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襄、武两县重要商品集散地之一。

西营,一个千年古镇,位于襄垣县东北部。花果山下,北漳河畔,一个小小的盆地。站在盆地中央漳河桥上,四围山色古迹尽收眼底。北与武乡县接壤,为襄垣的边陲重镇,因后赵皇帝石勒在此筑城积粟时,此地为护城西兵营而得名“西营”。隋唐为集镇,明清至民国为本县四大集镇之一,为太行抗日根据地两大重镇之一(另一镇为阳邑)。

西营为勾通武乡县、襄垣物资交流的码头镇,集市一向繁荣,是本县北部与武乡东部人民物资交流的集散地,镇上商贾云集,百货齐全,价格便宜,繁华热闹,自成体系,素有“小北京”之称。

经济发展

西营镇区位势明显,气候环境独特,矿产资源丰富,是投资创业的宝地。截止目前有四座铁矿山、三座煤矿、一个预制厂、一个洗煤厂驻镇单位有派出所、国土资源所、教办、中学、粮站、邮电、电信、卫生院、供销社、畜牧站、信用社等11个。

改革开放以来,西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镇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取得新的成绩。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00六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68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30608万元,营业收入达到3056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395万元,财政人口约200人。

第一产业发展

西营镇传统的种植业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高粱等。耕地面积1949年为35611亩,1978年为33507亩,进入21世纪以来常用耕地面积为37653亩,分布在北漳河西岸的丘陵地区。

人均耕地面积1949年为5.1亩,1978年为2.9亩,2010年为3.2亩。粮食总产量1949年为2696吨,1978年为4601吨,2010年为8753吨。

至2010年全镇建成高标准园区化农田1万亩,玉蜀黍属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亩产超千斤。水果以苹果、桃、梨、杏为主,2010年年产量达40吨。

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扶持,全镇初步形成了西山千亩瓜果田,东山特色小杂粮,沿河、沿沟万亩玉米粮田的种植业新格局。设施农业经过不断发展,种植面积发展到今年的700亩。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576万元对南坪、丰曲、城底三村河滩进行了中低产田改造,配套整修了田间路5公里,灌渠2000米,新上了高灌设备,整体提升了5000亩土地的产出率。

林业主要以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育林为主,2010年造林累计面积达到1300亩。

在崔岭、常坪、兴民、南岩、洞上、辘轴凹等几个村发展了1300亩干果经济林,挂果后可望亩均增收2000元。养殖业主要有猪、牛、羊及各类家禽,共计21000余头(只)。

环境资源

地域地貌

西营镇镇域实则为东山、西山,间或小盆地。北部是半山半丘陵地带,有源于武乡关河水库的浊漳河流经。全年无霜期160-180天,极端气温-29.1℃-38.1℃,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水文地质状况为古河床沉积,地质层上部为黏土、矿土、砂质黏土,覆盖深度60米左右,下部为石炭纪泥岩、页岩砂岩和煤铁层。

人口

全镇1949年有2339户7015人;1978年有3007户11717人;2010年有3068户11434人。其中农业人口10907人。

文明建设

西营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实施“三五战略、建设一流强县”的工作目标,立足西营实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充分发挥西营土地、资源和古集镇三大优势,努力挂靠和依托科研院所培育一批农民优势产业;挂靠大公司大集团,做大做强煤、铁企业和烟花爆竹产业;努力对外开放,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集镇贸易,力创集镇品牌,提高全镇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把西营建成一个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美的一流强镇。

社会状况

集镇建设

西营镇闻名已久,明清为襄垣县“四大集镇”之一,店铺林立,商贸发达。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不断扩容的商铺和混乱无序的管理,致使街道脏、乱、差,一度为西营集镇之顽垢。2009年,镇党委、政府全力以赴,总投资500余万元完成了东西街、北街、南街道路的铺装改造工程,建设地下管网2.5公里,人行道铺装3公里,拆除了主街道两旁低矮、陈旧的建筑物,在此基础上投资200万元新建门面房2000平方米,临街门店40个,投资20余万元对西营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改扩建,建筑面积达到156平方米,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集镇功能,集中力量改变集镇形象,投资150万元,新建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商贸市场,可容120余个摊位,可彻底解决占道为市问题。其他各村也在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扶持下兴建了甲烷、土地暖,用上了清洁能源。

教育

西营镇文教事业欣欣向荣,发展较快。全镇现有一所初级中学,在校生57人;三所寄宿制完校,就读学生403名;17所三年制小学,有学生46名。2010年投资80万元完成了城底中心校宿舍楼建设和教学楼改造工程,并按期保质完成了全镇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交通

西营镇交通极为便利,西龙线全长22.7公里,方便了西北山沟农民与外界联系。襄王线穿境而过,全长20公里,南北通贯襄垣县武乡县两县。2010年,对全镇17个村进村道路进行了全面整修,完成村主干道的水泥硬化工程共57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卫生医疗

镇卫生院有医护人员18名,病床25张,设有急诊、内科、外科、妇幼、口腔、化验室等,能开展常规手术。全镇建成新农村卫生所23个,并已全部验收合格,镇村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90%,现已全部投入使用。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实施,投资96万元对西营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新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7%。计划免疫儿童卫生保健普及率达95%。

文化体育

全镇有“八音会”3家,秧歌队7支。每逢正月十五过节,都有村民们自编自演的节目上演。襄垣秧歌发端于西营,隔河传入武乡县。另外,西营还有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形式“挑高”,大约出现在明末清初,现在也非常流行。当地群众十分热爱体育运动,多次参加市县组织的比赛,并取得好成绩。为了繁荣乡镇文化氛围,加快乡镇文化建设,改善西营镇文化发展水平,2011年投资120余万元新建文化站一座,于当年6月上旬完工。

名胜古迹

石勒城,位于西营镇东部,为石勒(字世龙,公元274-333)据上党时所筑,现仅存遗址。残存城墙高6米长27米,城墙根基大部可辨,遗址内有各种绳绞、陶片、瓦当,出土有战国布币,汉代陶壶、箭镞等历史文物,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顶,坐落在西营村北龙王山顶,元代建筑。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梁架结构等都保持元代早期建筑手法特点,属山西省稀有的古建筑之一。

文昌阁,建于清爱新觉罗·颙琰十三年,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营村南山顶,砖石结构,五层建筑,由地宫、塔身、塔顶组成,登上第五层,西营全境一览无余。

关爷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坐西向东,二进院落。拾级而上,有大殿、献殿、乐楼、南北厢房、僧房等,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曾在该庙设立生产部,纺花织布,制军鞋。

红色旅游景区

八路军总部会昌校,成立于1939年2月,毛主席从延安市选择360名高级干部来太行山进行财经管理培训,并亲自命名为“会昌校”。八路军总部称“财经干部培训队”,简称“经训队”。会昌校设在花豹拐村,朱德总司令、任弼时、左权等首长曾来会昌校讲课。

八路军总部军法处,成立于1939年10月,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花豹拐村,原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除奸部”。杨尚昆、邓小平、左权等首长曾在此办公。现存一连四串清代民宅,青砖木石结构,有楼房、窑、厢房等。

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政促进会,位于城底村老爷庙。1940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在此召开“党政促进会”。朱德、杨尚昆、陆定一等在会上作了报告,民主人士李公朴在会上发了言。

特色小吃

西营灌肠(又名官尝)、干饼夹肉、枣子糕誉满长治市。特别是西营灌肠,硬而不脆,软而不腻,松软而有弹性。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