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绒额䴓

绒额䴓

绒额(学名:Sitta frontalis)是䴓科䴓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及其邻近岛屿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绒额䴓一般栖息于海拔约400-1800米的沟谷、山坡或山顶的阔叶林、干草阔叶林或混交林以及在公路边或村寨附近的树丛间。

外形特征

绒额䴓是一种色彩鲜艳而体小(12厘米)的䴓。嘴红色,前额天鹅绒黑色,头后、背及尾紫罗兰色,初级飞羽具亮蓝色闪辉。雄鸟眼后具一道黑色眉纹。下体偏粉色,颏近白。幼鸟色暗而嘴近黑。虹膜为黄色,眼周裸露皮肤偏红;嘴为红色而端黑;脚为红褐色。

绒额䴓的叫声尖而持久,常发出chip-chip声或唧唧尖叫。飞行时会发出seep-seep-seep的叫声。鸣声为快速卷舌音sit。

地理分布

世界

留鸟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 斯里兰卡泰国越南

繁殖地:菲律宾

中国

分布于云南省(西部、西南部和东南部)、贵州省(中部、西南部和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和海南省

繁殖方式

繁殖期3-6月,营巢在海拔700-1800米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巢多筑于阔叶树上天然树洞中,也利用啄木鸟科废弃的树洞作巢,有时也将一些裂隙扩大成适合的巢洞。偶尔也用泥土涂抹洞口,以减少洞口的大小。洞内垫有金鱼藻苔藓植物或羽毛。每窝产3-6枚卵,卵白色,长卵圆形。

生活习性

绒额䴓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于森林的树干和树枝上,常从树顶至底部。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