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永福寺
永福寺位于宁远县九疑山古舜庙和玉管的西北侧,系南齐时(479年)为护卫舜祠而建,原名无为寺,又名报恩寺。宋太平兴国防5年(980年)改现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简介
九疑永福寺,历系古道场所,经明末兵变后,片瓦无存, 仅遗荒虚. 清顺治丙申(1656年)僧莹白亲旨善户张志铭,募化修建.
古永福寺依山而筑,砖木结构,寺舍井然,规模宏大,气势雄浑,内有一进院的山门、前殿,二进院的法堂,三进院的彻堂,四进院的华严阁、齐去阁、御书楼、弥陀台、观音台和碧虚亭,以及两侧厢房等主要建筑,寺旁还有供僧人种田、居住.
落成开光
2005年8月27日上午,永福寺重建落成典礼开光、升座法会在宁远县举行。
永福寺占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3万多平方米。整个建筑贯穿“尊重历史、力创新作、保护宗教、推动旅游、以人为本、天地合一”的设计理念,依山造势、以水显灵。自2003年11月奠基至今,已经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永福寺的基本建设投资。重建后的永福寺,将交由僧团依照法教法规来管理。
上午9点10分,典礼正式开始,来自泉州南少林寺的武僧为到场的3000多名嘉宾、香客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武术表演。
市领导周永亮、谢朝月、蒋桃生、李良铁、钱荣棠、赵荣、徐肇玲、周忠信、曹小华、彭爱华、杨雪生以及省宗教局副局长赵发华为永福寺落成剪彩。典礼结束后,到场的省、市嘉宾还现场观摩了方丈升座及寺院佛像开光仪式并参观了永乐禅瓷艺术展
合约
立合约僧莹白。佛主张志铭,户丁天宪、广宣、广泰、广足、大祉等,今因九疑永福寺,历系古道场所,经明末兵变后,片瓦无存, 仅遗荒虚. 是僧莹白,於顺治丙申(1656年),亲旨善户张志铭,募化修建,幸有彬杨材三房慷然乐捐,彬房捐银一百八十两零七钱,杨房捐银一百三十一两六钱,材房捐银一百零二两三钱,三房共捐水牛十八头。是僧莹白收银,置买佛田,屯粮六担。共田四十八亩,大小六十五丘,坚造上下佛殿,左右两廊。至康熙,功果告峻,请同张姓佛主开立碑记,以志久远。僧莹白,年及衰幕,犹恐历年久远,后人忘其本源,其田契,寺僧收执,粮归张姓册内,自立合约之后,僧则宜守清规,毋得败坏。常住俗,则子孙承继修理,务宜克绍先绪。僧俗两利,世代兴隆,特立合约二张,僧俗各收一张,子孙永远收执存照。
请同佛主 天烈 天会 广宥 广禄 广绮 广传 大亨 广华 广量文广琼大勋大 大 孝 大翼 大坤
眼同邻老 尚德 升云 惟中 时宇 新化 别克君威GS
开山长老 莹白
徒教初:见初 善初
玄孙:贤一 可一
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岁十二月初八日莹白笔立 (来源:张氏族谱)
碑序
永福寺山门四方,开山碑记,仰惟永福古刹,脉衍九疑,佳山秀水。凡游人至此,登高远眺,可以舒愤悠,畅幽情。正内战灵神圣之所也。昔舜帝南巡,乃登其峰而叹曰:此山水之总峙也!唯永福雄峙,天柱峰下,原受天朝赐,可称疑山之最胜者也。其后,世道不常,沧桑多历,诸佛之金身皆化朽坏,字殿之瑶光尽变为茅林。于大清丙申年间,莹白老衲,持疏募化,张志铭等各捐金帛。鼎造大殿,前后两廊,塑绘佛像曰:释迦牟尼,曰:九龙太子,曰:三官大帝,曰关羽,佛俨然于是。田立常住,永供诸佛诸尊。厥功成日,勒石记之,以九疑之名山千古,皆知不比记也。以永福之雄峙天柱,简策详之,又不必记也,所可记者,福梵肇建南齐,自南而北,而周,而汉,疑及隋元明清,千百余年矣!以千百余年之功业既废,张姓一旦复兴之是。能续千百余年之功业於前,复垂千百余年之功业於后,非老幼竭抌。愚蒙倾念其敦能之,鉴石为记,非夸功也,非要誉也,记其实也,予固为之记。
新田县甲子科人陈世英撰
蓝邑陈怀古书(来源:张氏族谱)
参考资料
九疑永福寺合约.sina.com.cn.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