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焦永昌

焦永昌

焦永昌,男,1964年3月出生,无党派人士,博士研究生学历,芮城县大王乡人。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线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人民政府参事。

个人履历

1984年7月获山西大学理学学士

1987年1月和1990年7月分别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1996年11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1999年12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1996年3月至6月底,任日本筑波大学JSPS特邀外国研究员;

1997年10月至1998年元月,任香港中文大学高级研究助理;

1999年7月至2000年4月底,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员;

2002年3月至9月,任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员。

2007年1月至2月,赴曼彻斯特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

2009年10月24日至28日赴加拿大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RIM)公司进行访问与合作项目交流。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性能基站天线的全局优化设计研究》;

2.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有效的约束优化进化算法及其在高性能天线设计中的应用》;

3. 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超低副瓣相控阵天线容差优化设计研究》;

4. “十五”总装预研项目《星载多波束及可控点波束天线》;

5. 装备创新项目《基于蓝牙的单兵无线区域网技术研究(天线子题)》;

6. “十五”国防预研项目《舰载无源综合脉冲孔径雷达(天线子题)》;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介电常数介质材料测试新技术研究》(与青岛41所联合申请)。

此外,还主持和参加了三十余个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

社会贡献

教学方面,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智能信息处理学科的博士生导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系统工程学科的硕士生导师,多年来共指导硕士研究生50余人,已毕业36人;指导博士研究生20余人,已毕业10人。指导的研究生中,有3位、1位和2位的学位论文分别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特等、一等和二等奖,另有其指导的一项本科生毕业设计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本科学位论文。

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子课题、863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在内的十余个科研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原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50余篇被SCI检索,他引超过了100次,100余篇被EI检索,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除从事科研工作外,比较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近年来,承担了来自国内研究所、工厂、公司以及高等院校的多个横向科研项目,大多已完成并交付使用,解决了天线与微波方面的很多关键技术问题,为协作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焦永昌于1998年至2002年为陕西省第九届人大代表;2003年至2007年为陕西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2008年起为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1994年起为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2004年起为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聘为宝鸡烽火诺信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

该同志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了陕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多次会议和活动,提出了多项关注民生和学校周边交通安全的建议,大多已得到了落实。如2008年1月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期间提出了《关于取消西路郭杜收费站》和《关于尽快解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校区东门外交通问题,确保师生安全通行》两个建议,多次与省市多个部门交涉和协商,最终郭杜收费站在2008年9月28日完全撤站,学校新校区东门外西沣路口也安装上了红绿灯,两个建议均已得到了落实。

焦永昌1995年分别被评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1996年被评为原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青年;2000年获第三届陕西青年科技奖;2001年被授予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1年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5年被评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教师;2000年至2005年和2006年后分别被聘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科带头人和校内特聘教授;2006年被评为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9年被授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十佳”师德标兵称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