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远
王昭远(912-970),字崇明区,成都人,五代十国后蜀大臣,官至山南节度使、西南行营都统。幼时贫困,成为孟昶的侍从,因口才和逢迎而受重用。然而,王昭远自大自负,自比诸葛亮,最终成为笑柄。
干德二年(964年),宋廷派遣大军伐蜀,孟昶命王昭远为西南行营都统,率兵拒战。然而,王昭远三战三败,逃至利州,焚毁桥梁,再逃至汉原坡,留下部将镇守剑门,但剑门被攻克。赵崇韬对宋军进行攻击,而王昭远却无法起身。最终,他投奔东川区时被宋军俘虏,被赵匡胤任命为左领军卫大将军。
王昭远喜欢读兵书,手持铁如意,常以诸葛亮自喻,被法曹彭称为“带汁诸葛亮”。然而,他无能耻,历史上自比诸葛亮的人不少,但像王昭远这样无耻而无能者却不多。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昭远幼孤贫,十三岁时投靠东都僧人知諲为童子。
后蜀高祖孟知祥入蜀,饭僧于府署。王昭远持巾履,跟随知諲得入。当时太子孟昶刚刚入学,见王昭远聪慧,留下侍奉孟昶左右。孟昶继位,以为卷帘使,迁诸司使。
枢密使王处回获罪,王昭远任通奏使,知枢密事,处理各种机密事务。不久迁山南节度使。
抵抗北宋
11月,宋朝派忠武节度使王全斌、武信节度使崔彦进、枢密副使王仁赡、宁江节度使刘光义、枢密承旨曹彬等人率领步骑兵六万伐蜀。孟昶听说后,命王昭远为西南行营都统,赵崇韬为都监,韩保正为招讨使,李进为副招讨使,率兵拒战,并对王昭远说:"今日之师,卿所召也,勉为朕立功!"王昭远此时仍非常狂妄,以方略自任,始发成都市,蜀主命宰相李昊等饯之城外。昭远手执铁如意,指挥若定,自比诸葛亮。酒酣,攘臂谓昊曰:"吾此行何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恶少儿,取中原如反掌耳!"
结果,在宋军的打击下,王昭远三战三败,狼狈逃窜到利州,焚毁桔柏津的桥梁,留部将守剑门关风景区,自己逃到汉原坡。
人物结局
宋军追到后,赵崇韬还想召集军队最后抵抗一下,而王昭远却据胡床不能起,赵崇韬战败,被擒,王昭远脱下甲胄仓皇逃跑,投奔东川,藏匿民舍中,被追兵活捉。
王昭远被押送回汴京,授左领军大将军。赵匡胤开宝年间(970年)卒。
史料记录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