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疑冢
七十二疑冢是指传说中的曹操坟墓,据说曹操为了防止自己的坟墓被盗挖,特意在临漳县、磁县漳河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然而,历史上关于曹操陵墓的传说很多,特别是七十二疑冢的真相更是让人们充满了好奇。多位考古学家证实,曹操疑冢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而且确切数字不是七十二座,而是一百三十四座。在古人看来,七十二只是个概数,非实指。因此,“七十二疑冢”仅举大数而言,说明曹操疑冢之多。但是,曹操墓的确不在这“七十二疑冢”里。据考古学家许作民所说,曹操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颁布了一道《终令》,安排身后之事,对邺城(今临漳县、磁县和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一带)有着特殊的感情。然而,考古证明,实际上是北朝墓群。
故事简介
曹操墓本不是谜,但从宋代起就无人知道曹操墓所在,并有了设七十二疑冢的传说,但经过《三国演义》等的宣扬,曹操墓就成了个妇孺皆知的千古之谜。曹操对自己的丧葬有明确“说法”,他死前一年多《终令》称“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临终前《遗令》中更是明确了要穿着平时衣服入葬,不要珠宝陪葬。他的儿子曹丕、曹植都有文描述葬礼和入殓的情况,交待了葬在邺城遗址之西,晋代文人陆机、陆云作品中也有关于曹操丧葬情况的介绍。在魏国名将贾逵(174—228年)和司马懿(179-251)等人的传记里有他们护送曹操灵柩到邺城入葬的记载。如曹操设疑冢的话,那他就是在留给后人的许多史料上都作了假,不仅在生前,改朝换代后还有人出力,且随后的几百年无人发现,这有些荒诞。
史料显示,由于丧葬从简,过了没几年,曹操墓上的祭殿就毁坏了。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不为盗墓者所重视,再加上没有封土建陵,没有植树,几个朝代之后,曹操墓所在便无人知晓了。到唐朝人们对曹操墓的位置还没有什么疑问,李世民曾为曹操墓作祭文,但从北宋开始,虽然曹操墓位置在史书上有记载,但现实之中没有人知道曹操墓的所在。也是从北宋开始,曹操被定型为奸雄,其墓址不详也成了他奸诈的一个证明。邺城遗址以西有北朝墓群,被传为曹操的七十二疑冢。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称,曹操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遗址外,设立疑冢七十二,渲染了曹操的奸诈。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曹操冢》点出曹操墓可能在其设的七十二疑冢之外,更显示出其诡诈。随着这些杰作的流传,曹操墓之谜就更加引人注目,也更加扑朔迷离。
历史演变
说起“七十二疑冢说”的来历,许作民说,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可能是预感到自己寿数将尽,曹操特地颁布了一道《终令》,安排身后之事,因曹操对邺城遗址(今临漳县、磁县一带)有着特殊的感情,敬仰西门豹在邺地投巫开渠的英明果决,他希望自己的墓地与西门豹祠比邻。但考古证明,实际上是北朝墓群。
两年后,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病逝于洛阳市,临终前他留下《遗令》:“殓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
曹丕曹丕遵照曹操的遗嘱,将其遗体运回邺地安葬。从现存的史料看,曹操对自己墓葬的安排得到了认真的落实。
曹操七十二疑冢,自此起始传天下。但这个传说能让人相信,更是因为确实有众多墓冢小山似的罗列于漳河两岸,即所谓“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
曹操墓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在宋代以后进一步强化。宋代后期,宋金对峙,宋朝出于政治需要,以蜀汉自居,谩骂金朝为夺权窃国的曹魏。金朝干脆就以曹魏为正统,推崇曹操,每年到陵上祭祀曹操。但因曹操陵在地面上已经难以辨认,于是,金人也就将错就错,就以七十二冢为曹操的墓葬祭奠之。
到了元代,人们对软弱惨遭灭亡的宋王朝既同情又怀念,同时对元朝异族统治极度不满,于是借古讽今,更加丑化曹操的形象。元末罗贯中写《三国志通俗演义》时,也是秉承了这种思想。
清代毛宗岗根据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等数据,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加入了“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遗址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的句子来。从此以后,漳河岸边的北朝墓地也就被传成了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了。
质疑观点
首倡薄葬扑朔难辨
毋庸置疑,曹操的节俭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气的。曹操在其死前两年就下过一道命令,命人为他在西门豹祠西边高原上的贫瘠之地建造一座陵墓,并特别嘱咐说,陵墓要建在高地上,地面上不要堆起高高的坟头,也不要做什么记号。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市病逝,同年二月葬于高陵。后人猜测,所谓高陵可能就是指西门豹祠西原上所建造的陵墓。
但是,仍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对曹操的遗嘱进行了歪曲,《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说,曹操在临死前叫人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座,不让后人知道自己的遗体葬在什么地方,生怕有人去发掘。也正是他的信口胡言,使后人对曹操墓址所在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个就是西门豹祠西原上,号称高陵;第二个则是彰德府讲武城外,有疑冢七十二座。
曹操遗令否定"七十二疑冢"
传说毕竟还是传说,想要知道曹操的墓到底在哪里,还是要从他临终时的遗令谈起。这份遗令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陆机于无意中在宫内秘阁发现的。全文如下: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不做记号不做高丘"的曹操的临终遗言。在遗令的最后,曹操还提到了铜雀台,他吩咐他的妻妾们,在临漳县邺城铜雀台的公堂上安放一张六尺大床,挂上灵帐,并供上干果祭品,逢到每月的初一、十五的上午,向灵帐奏乐歌舞。同时,遗令还嘱咐他的群臣,"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后人便依据这篇遗令里所说的内容,以铜雀台为中心,寻找曹操的陵墓,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果。
这封遗令虽然不能帮人找到真的曹操墓,但却解决了一件事:彻底否定了"七十二疑冢"的存在。在这篇遗令中,曹操明确规定他的寿陵需要建在西门豹祠的西原上,"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也就是说,陵墓必须建在地势高的地方,上面既不要封土,也不要种树,没有任何标记。这样看来,临漳县、磁县境内的"七十二疑冢",却是人工封土堆积而成的,这些墓冢小的高数丈,大者则高数十丈,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座小山。其中一座叫申庄乡的天子冢,其封土长九十米,宽八十米,高四十米。这显然不符合曹操所规定的形制。
盗墓者之说
否定"七十二疑冢"最坚定的当然还是盗墓者,民国初,有人盗掘了诸多疑冢,疑冢内多有墓志,均系北魏、北齐时代王公要人墓。有一座是齐王陵,还有的是齐献武帝第十一子高阳王墓。一碑额题曰:"墓主为齐王四叔。"
考证之说
诸多考古学家都证实了曹操疑冢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并指出其确切数字也不是七十二座,而是一百三十四座。在古人看来,七十二只是个概数,非实指,因此"七十二疑冢"仅举大数而言,说明曹操疑冢之多,但是,曹操墓的确不在这"七十二疑冢"里。
传说来历
《聊斋志异》的说法
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流传千年
在《聊斋志异》中叫作"曹操冢"的故事。这个故事说,在邺城遗址外有一条河,河水十分湍急,靠近岸边的地方尤其深幽暗。盛夏时有人到河里洗澡消暑,忽然从水里传来敲击刀斧的声音,下水的人就断为两截浮上水面;后来又有一人也下河洗澡,结果和第一个人一样遭到腰斩。这种现象在百姓中流传,引起百姓惊恐奇怪。当地的地方官听说了这事,就派多人到上流截断河流,让水流枯竭。于是人们发现岩崖之下有个幽深的洞穴,洞中安置了一个转轮,轮上安装着锋刃如霜的利刃。人们拆除了转轮进入洞穴,发现洞中有一座小石碑,上面的字体是汉朝的篆书。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得知原来这就是曹操的墓穴。于是人们打开曹操的棺材,抛散曹操的骨骸,把给他陪葬的金银珠宝全都拿走了。
作者蒲松龄最后总结说::“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宁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瞒也!然千余年而朽骨不保,变诈亦复何益?呜呼,瞒之智正瞒之愚也!”
("‘尽掘七十二个假墓,肯定有一个墓里葬着曹操的尸体,可怎么知道曹操的尸体竟然不在七十二个墓之内呢?’曹操奸诈啊!然而千余年后腐朽的骨头不保,使这些诈术又有什么用呢?唉!曹操的智慧,正是曹操的愚蠢啊!" )
《三国演义》的说法
小说家之言虽然近于荒诞,但曹操生性多疑却是史实。有一个传说这样说道,曹操为了防止后人挖掘他的坟墓,在生前就做了周密的安排,等到出殡的那一天,邺城内所有的城门同时打开,72具棺木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抬出,葬入事先准备好的墓室内。于是,后人再也分不清楚哪一座是曹操的真坟,哪一些又是迷惑人的疑冢。
这就是"七十二疑冢"的来历,而这些传说都是那个叫罗贯中的在《三国演义》中捏造出来的。
另一个传说,据说,在曹操设置"七十二疑冢"的几十年后,司马氏篡夺了曹魏的天下。朝中对曹操有宿怨的大臣们联合起来,四处寻找曹操的真坟,想把他的尸体找出来打碎掉,以谢天下。可这些人挖遍了七十二座曹公墓,也没有找到真正的曹操尸体,最后万般无奈之下,这些人发布公告称只要有人能找到曹操的真正坟墓,他就能得到宰相之职。
布告贴出去一个多月,仍没有人来应召。就在这些人几乎丧失信心时,一个白发老头揭了榜文来到京城洛阳市,说自己有办法找到曹操的真墓。官员们一听半信半疑,派出了一百多名士兵跟着老头沿京城不远的南洛河逆水而上。一路上,老头左看右看,终于在一个地方停下来,指着一处土丘说,就在这里。
士兵们开始挖,果然挖出了曹操的尸体。老头所指的地方位于洛阳以西,是从堤旁凿穴,深入洛水河床之下。士兵们进入墓室,将金银财宝一扫而空;又把曹操的尸体搬出,剁成碎块,甩入河中喂了乌龟。最后,官员们吩咐请出白头老人,准备给他官做,可是老头消失了,像是神仙一样无影无踪。
官员们后来经过多方打探,才知道老头之所以晓得曹操的墓地所在,是因为他是黄巾军起义张角三兄弟的后人。
曹操是以镇压黄巾起义发的家,当年,张角在广宗县病死,黄巾起义失败。参加黄巾起义的将领们,为了保护自己领袖的尸骨,在邻近的县埋了许多假墓碑,欺骗官军。官兵们找遍了方圆三百里地面,挖遍了几十座立有"大贤良师"的张角坟,也没有找到张角的尸体。
只有曹操不肯善罢甘休,他用软硬兼施的办法,从叛徒的口中得知了张角真墓的秘密。于是,亲自带领兵马开赴张角的老家巨鹿县内,在老漳河边凿穴探墓,终于在深深的河床下找到了张角的墓室。他吩咐把张角的脑袋割下来,带着人头回京城报功。曹操由此深受启发。他生前秘密派人在南洛河水下秘造墓室,又把参与修墓的人全部杀掉,想躲过后人的惩罚。可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张角兄弟的后人就猜透了曹操的诡计,为自己的祖宗报了仇。
赞成之说
2009年12月底,曹操墓被发掘,著名学者汪宏华发表文章认为,即便当前发现的曹操墓是真实的,也不能否定《三国演义》中曹操指示建造七十二疑冢的说法。
汪宏华认为:“《三国演义》原是从历史而来,从《三国志》演义而来。位于历史之前的只能是考古、考证、考据。不过,我这位书生也并非无话可说,现在的历史学者、考古学家动则蔑称《三国演义》不过是评书,罗贯中不过是说书人。这次也不例外,又有权威人士开始斥责《三国演义》中的“七十二疑冢”系子虚乌有。对此,我无法苟同。”
即便曹操设置疑冢,也不可能大兴土木。试想,他戎马一生也无非是为了给儿子曹丕留下一份基业,适时登基称帝,不会在自己的疑冢上花费太多。他的所谓七十二疑冢只可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土丘加上简陋的墓室。也就是是说,尽管现发现的墓室规模不算太大,也足以相信它是真的。
在大多数人看来,罗贯中是贬曹派,但我认为他最崇拜的就是曹操,他认为自己在曹操面前只是个书生,从来不曾真正认识曹操。如“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彻底否定
曹操墓究竟在何处?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种说法,有漳河水底说,有许昌市说,前几年还出现了曹操的墓葬在鹤壁市发现的报道。在这众多说法中,“七十二疑冢”最为流行,而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曹操墓的确认,推翻了上面的所有说法,并最终终结了曹操墓的千古历史疑案。
曹操墓位置的确定源于多年前发现的一块后赵时期的鲁潜墓志。 1998年4月,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西北0.5公里处的机砖场里,该村村民徐玉超起土时挖出一块墓志。这块墓志埋在地下2米深处,高20.7厘米、宽31.3厘米,隶书志文,其上铭文字迹清楚。十四行,行九字,最后一行三字,共一百二十字。
根据墓志志文,墓主为卒于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的鲁潜,其官至后赵大仆卿都尉,正三品官员,属于朝廷的重臣级别。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是,志文提到了鲁潜墓距魏武帝陵的方位与距离:“(鲁潜)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考古专家说,这里所说的魏武帝陵应该就是高陵区(清西陵),高决桥应该为高穴桥,古代“决”通“穴”,这说明曹操的墓地应该在西高穴村附近。按唐朝《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的“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因此位置也相符。历史上记载曹丕曹丕曾从水路上前往祭奠其父亲,当是指沿漳河溯流而上,而西高穴村西不远处的渔洋村就有古渡口一处。此村的历史延续达4000年,曾是华北地区重镇之一。经过历史的分析和考古的印证,潘伟斌把曹操墓的范围一步步缩小,最终把目标指向了西高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