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回
郑回,是天宝安阳市(今河南安阳)人,是异牟寻时期南诏首席清平官(相当于唐之宰相)。
李隆基天宝年间,郑回举明经,被任命为嶲州西泸县令(今西昌市)。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南诏阁罗凤攻陷巂州,获得大量财物、牲畜,郑回被俘归南诏。阁罗凤对中原文化十分崇敬。他在俘虏中发现了郑回,了解到郑回博通经术、敦厚儒雅,甚爱重之。阁罗凤为王时,郑回受命教导南诏王室子孙,享有极高的威信。至异牟寻为南诏王时,郑回被任命为清平官,自此跨入南诏最高决策者的行列。
他积极辅佐异牟寻,倡导汉文化,促成南诏与唐的和好,为西南边疆政治经济学文化的发展,增进内地和边疆各民族的团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西南各民族的敬仰。“南诏德化碑”的碑文,一说即为郑回所作。郑回后代世居南诏,七世孙郑买嗣灭南诏国,建立大长和国。
人物生平
公元757年,安史之乱时南诏攻陷巂州,郑回被俘。阁罗凤以其有儒学,甚爱重之,任为王室教师。异牟寻即位后,任为南诏清平官(宰相),秉政用事,积极推进汉化,主张在各个方面仿效天宝,促使南诏与唐恢复友好关系。他还亲自起草了《南诏德化碑》,在碑文中清楚表明了南诏愿与唐恢复友好关系的愿望。德宗贞元间,劝南诏与唐修好,十年,与唐盟誓于点苍山神祠。
794年,南诏在洱海边的点苍山神祠与唐朝使臣举行盟誓,南诏之主异牟寻面对天、地、水三大自然神与五岳四渎之灵,率文武大臣发誓:“请全部落归附汉朝(即唐朝)”,南诏管辖的各部落首领也表示:愿归清化,誓为汉臣,永无离贰。唐廷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赐“南诏印”;以南诏统领的疆域设置“云南省安抚使司”,政区长官为“云南安抚使”,由剑南西川节度使兼任,南诏由云南安抚使节制。
个人作品
“天宝战争”后,南诏主阁罗凤曾在太和城树立“南诏德化碑”。该碑的碑文相传为南诏清平官郑回所撰,唐流寓南诏御史杜光庭书写,主要颂扬阁罗凤的文治武功,并叙述了南诏、天宝和吐蕃间的关系,成为研究南诏历史、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风俗以及民族关系的第一手材料。
影响与评价
影响
德宗贞元年间,他劝南诏弃蕃归唐,促成贞元十年(794年)南诏与唐盟誓于点苍山神祠,根本改变了唐朝西南的格局,推进南诏与唐朝的臣属友好关系。郑回在南诏50余年,罢兵休战、安宁民生,百姓将其供奉为青石桥本主,立祠祭祀,郑氏后来也成为南诏的贵族大姓。
评价
郑回在南诏国生活50余年,凭借其政治影响和学识才能,促进了中原先进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与南诏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民族团结的友好使者。——安阳市融媒评
郑回以过人的才学和气魄,在南诏国积极推行先进的中原文化,安定民生,维系太平,多次维护了天宝和南诏的双边和平。——四川日报评
轶事典故
《新唐书》记载南诏之主异牟寻“遣弟凑罗栋、清平官尹仇宽等二十七人入献地图、方物,请复号南诏。帝赐有加,拜仇宽左散骑常侍,封高溪郡王。”“明年夏六月,册异牟寻为南诏王。以祠部郎中袁滋持节领使,成都市少尹庞颀副之,崔佐时为判官;俱文珍为宣慰使,刘幽岩为判官。赐黄金印,文曰“贞元册南诏印””“相者引异牟寻去位,受册印,稽首再拜;又受赐服备物,退曰:“开元、天宝中,曾祖父及祖皆蒙册袭王,自此五十年。贞元皇帝洗痕录功,复赐爵命,子子孙孙永为唐臣。”
后裔
郑回的后裔世代为南诏清平官(宰相)。其七世孙郑买嗣,南诏权臣。897年,郑买嗣指使南诏蒙氏之近臣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902年,隆舜之子舜化贞死,郑买嗣杀死舜化贞之子及南诏王族八百余人,灭亡南诏,建立大长和国。
后世纪念
郑回在南诏50余年,罢兵休战、安宁民生。有报道说,南诏之地的百姓将其奉为青石桥本主,并立祠祭祀。还有口述史料说,白族民众将郑回供奉为大理西门本主。
此外,在云南剑川石宝山石窟(即“石钟山石窟”)王者像中有异牟寻像,其左右各雕文官一人,戴纱帽,穿大袖袍,端坐,盖为清平官;其中之一,一说即郑回;也有观点认为,该像只是用于衬托王者地位,不一定能对应历史上的有名人物,甚至不一定是清平官。
研究书目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滇载记》
《南诏野史》
《广志绎》
参考资料
【昆滇风云】南诏王的老师郑回.人民号.2023-12-27
郑回.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2-27
郑回南诏当宰相 劝导南诏归顺唐.四川在线凉山.2023-12-27
德化碑: 刻在石头上的南诏史.news.youth.cn.2019-08-05
郑回.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7-31
民族友好的使者——郑回(上).安阳融媒官方新浪微博.2024-07-31
南蛮 西南蛮.www.guoxue.com.2019-08-05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上 南蛮上.www.guoxue.com.2019-08-05
舊唐書(全十六冊).豆瓣读书.2024-06-23
新唐书(全二十册).豆瓣读书.2024-06-23
资治通鉴.豆瓣读书.202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