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玉水村

玉水村

玉水村,位于梅江区城北镇,距梅州市城区约20公里,群山环抱,林木茂密,村落地势稍平,南高北低,泉水潺潺,田畴块块,风景旖旎,质朴自然。客家民居聚集,建筑各具特色,罕有现代楼房,多为砖瓦老房,以灰瓦白墙为基调,山村虽小,然古迹处处,人文环境保存尚好,可谓自然古村落。

村情概况

“玉水”彝族支系他留语,以此地有一股泉水而得名。该行政村隶属 永胜县 六德僳族彝族乡,地处 六德乡东北 边,距乡政府所在地6 公里,到乡道路为 土 路,交通不方便,距县27 公里。东邻,南邻,西邻,北邻。辖树柏佐、营盘村、耍撇等5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298 户,有乡村人口1228人,其中农业人口 1179人,劳动力 790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717 人。

玉水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0.00公里,距离镇4.00公里,国土面积10.17平方公里,海拔2270.00米,年平均气温16.20℃,年降水量788.4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1512.20亩,其中人均耕地1.23亩;有林地11442.00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01户,有乡村人口1238人,其中农业人口1179人,劳动力78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16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7.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5.4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外出、打工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512.2 亩(其中:田833 亩,地 679.2 亩),人均耕地 1.23 亩,主要种植 玉米、水稻 等作物;拥有林地 6658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4 亩,主要种植 梨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19 亩,其中养殖面积 19 亩;荒山荒地 4472 亩,其他面积 248。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146 户通自来水,有154 户饮用井水,有206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有296 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 177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33 %、和59.4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153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76 户(分别占总数的 50.34 %和 25.50 %)。

该村到乡道路为 土 路;进村道路为土 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 6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6 公里。全村摩托车7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80 亩,有效灌溉率为18.52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8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3 亩。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175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2 户;已完成“一池三改”的农户28 户。全村有 5 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 5个自然村已通电;有 5 个自然村已通路;有 5 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5 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2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 土木 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2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1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295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257.4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109.99万元,占总收入的44.29 %;畜牧业收入 75.44 万元,占总收入的29.55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260 头,肉牛 48 头,肉羊 185 头);渔业收入 2.01万元,占总收入的 0.84 %;林业收入 18万元,占总收入的7.42 %;第二、三产业收入 9.79万元,占总收入的 %;工资性收入 19万元,占总收入的3.57 %。农民人均纯收入1430元,农民收入以 种养、外出、打工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11.08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73 人(占劳动力的 6.03 %),在省内务工 48 人,到省外务工 25 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 298 户,共乡村人口1226 人,其中男性 631 人,女性595 人。其中农业人口 1211 人,劳动力 790 人。该村以汉、彝族为主,其中 族 彝族 836人,傈僳族5人,其他民族4 人。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5 人,占人口总数的1.24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1041 人,参合率85.96 %;享受低保 8 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有乡村医生 3 人,该村距离乡(镇)卫生院 6 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 242 户,占农户总数的 81.21 %。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 1 所,校舍建筑面积 1350 平方米,拥有教师 7 人,在校学生68 人,距离 六德中学6 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87 人,其中小学生68 人,中学生19 人。

人文地理

他留大德寺与“他留”之名

他留大德寺位于六德乡玉水村委会营盘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留古城堡遗址现存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占地近3亩,现存哈弥佛正殿一幢、孔子庙正殿一幢,规格和建筑样式相同,长18.3米,宽10米,现高7米,建筑面积366平方米。他留大德寺始建于明代中叶,清咸丰年间(约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战火,连同他留古城堡被一并烧毁,现存建筑为光绪十二年二月(1886年2月)重建,样式为土木结构,斗拱飞檐,青瓦白墙,清代古典主义建筑,门窗、梁柱木雕繁密精细,山墙彩绘青莲,转角石雕麒麟。大德寺哈弥佛正殿原供哈弥铜佛一尊,高约1米,重100市斤,上刻“南岳哈弥佛”字样,惜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时。文苗供奉孔子木像,建国后遗失。

大德寺铜佛来历不凡,据考证,明正德年间,北胜州高氏土司修建鸡足山传灯寺,前往峨眉山移供铜佛,该铜佛即为所移供的两尊峨眉铜佛之一。铜佛为何滞留他留,有两种说法:一说,两师太各背负一尊铜佛到了他留,遇到了明正德六年(1511年)的大地震,被埋到了地下,后,清雍正年间,他留新义学教师张立宁入红泥山打猎发现,迎出修建庙宇供奉,张立宁因谓其“他自己留下”,故得名为“他留”。此说虽有趣,但颇多漏洞,因为《乾隆永北府志》中即记有“他留夷”、“他留村”、“他留河”等他留名称,不可能后来的雍正年间反而才开始有“他留”之名。其二,他留人传说,这尊铜佛背到当地,第二天就再也背不走了,“阿丁啊”,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了,摇也摇不动,几个人都抬不走,领会了铜佛的旨意,“他自己要留下来”,所以修建庙宇供奉,因而后来引出了“他留”之名。

他留大德寺楹联实为清雍正年间他留新义学教师张立宁所作,“八千里云路无道自喜来苍茫到此无形堪小柱;吾身留北赕数百年间观山绿弟子有缘垂大名。”他留大德寺里尚保留有残碑数块,记述有“他留”、“兵”、“十甲”、“役马”等内容,是考证他留历史的重要文物。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9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512.2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2094个(劳均5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5个,党员总数39人,党员中男党员37人,女党员2人。团员18人。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水利条件差,人口文化素质低,交通不便,养殖业的发展,科技含量低,预防能力差,由于地处贫困,这就是制约发展的因素。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靠科技进步,部分村发展种植中草药材和林果业种植的改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村民提供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增加经济收入。

参考资料

村情概述.云南省数字乡村网.2013-06-26

他留大德寺与“他留”之名.云南省数字乡村网.2013-06-26

玉水村.云南乡村.201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