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卫城
舍卫城是圆明园内的佛教建筑群,俗称“佛城”,始建于雍正年间,仿照古印度桥萨罗国首都的城池布局而建。城内供奉有城隍爷、关羽、三世佛、弥勒佛等多种神灵。每逢月朔、望日或节日,皇帝会前来祭拜并听诵经文。舍卫城不仅是圆明园内唯一的独立城池,还是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
历史背景
舍卫城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印度佛教圣地——舍卫城(Sravasti),那里曾是佛陀长期居住和讲法之处。据传,舍卫城原址位于现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拉普底河南岸,是拘萨罗国的都城。历史上,舍卫城以祇树给孤独园而著称,这里曾经是释迦牟尼宣讲佛法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舍卫城逐渐衰败,到了唐朝唐三藏访问时,已经是一片废墟。尽管如此,舍卫城的文化遗产仍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1893年,英国考古学家卡家汉在这里进行了挖掘工作,发现了不少佛教文物,这些珍品后来被保存在勒克瑙博物馆。
地理位置与建筑特色
舍卫城位于圆明园坐石临流东北侧,水木明瑟东面,是一座专门为宗教活动而设立的小型城市。城池呈长方形,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10米,总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城内设有殿宇、房舍共计326间,通过游廊相连,同时还有数座华丽的牌楼点缀其间。城前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商业街,名为苏州街,由宫廷太监扮演商人进行交易。舍卫城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浓厚的佛教色彩,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印度的城市规划。
宗教活动
舍卫城在圆明园内承担着重要的宗教功能。除了定期举行祭祀仪式外,皇帝还会在特定的日子亲自前往舍卫城参与宗教活动。此外,舍卫城还负责保管大量的佛像和佛教典籍,其中许多是由清朝历代从西藏自治区、蒙古等地收集而来。据统计,舍卫城内收藏的佛像数量多达十万尊,这使得它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佛教文化遗产库。
灭亡与破坏
随着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舍卫城也未能幸免于难。在这场浩劫中,舍卫城内的所有佛像和其他贵重物品都被洗劫一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今,舍卫城只剩下一些残存的遗迹,见证了那段悲惨的历史。
参考资料
原创 圆明园有一座仿古印度佛教圣迹舍卫城的遗迹,清朝还能“赶大集”.搜狐网.2024-08-15
舍卫城.族谱网.2024-08-15
漫谈圆明丨舍卫城.个人图书馆.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