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小宏城遗址

小宏城遗址

位于河北省沽源县平定堡东北约10公里处,闪电河乡闪电河与库伦淖之间。为北魏御夷城遗址。蒙古语名诺海霍朔,又名五蓝城。“五蓝”意为红色,故译成红城,后转写成宏城。遗址略呈方形,南北长346米,东西宽约308米,中间有高台。近年出土有古砖瓦、烧焦木料、破碎瓷片、铁门等。

信息

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河北省

小宏城遗址 VI-19

简介

小宏城遗址是一座距今750多年的草原废城,又称小红城,亦名乌兰城,即孛儿只斤·忽必烈察罕淖儿行宫,坐落于河北省沽源县闪电河西岸。位县城北偏东34°,9公里处,在小宏城村北侧,东距闪电河里许,西南去囫囵淖约三里。平面作长方形,平面布局为南偏东4°,城残墙南北374米,东西宽310米,城墙外由石头、白灰沙浆砌包,内为黄土板筑,残高为3.5米,顶残宽3.1米,东、西、南正中辟门,东、西门址宽8米,南门无法辨识,三门废址近处均有大量砖瓦,并曾在南门址处掘出直径约1.5米的鼓形汉白玉石刻。南门通中有一条方砖铺道直通城中(现已无存)。

城中偏北有一台基,平面呈偏十字形,周边已倾,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5米,高约3米,夯土筑成,上铺有方砖(现已拆除),基表乱散大量形制不一的素面内饰布纹灰色板瓦、筒瓦和灰色直纹砖残块,并有黄绿色琉璃瓦、兽面或纹饰瓦当、滴水、汉白玉石刻、砖刻残块,以及钧窑、磁州窑等瓷片。

主台基四面尚有土台基一,土台基二,土台基七,以中线对称分布。出土东西多与大台基相近。

在大城东35米处有一小城,北垣错后大城北垣6米,当地人称东小城,平面作长方形,南北长108米,东西宽95米。城墙结构同大城墙基本相同,残墙现高.残顶宽约2.5米,南垣正中辟门。其内有北、东、西房、.残堆物约1.2米。

两城中出土的物品还有:汉白玉首、柱础、偏孔平板、白釉梅瓶(腹内书“内府”字样)、龙泉青瓷、钧窑、磁州空白地黑花瓷片、鸡腿瓶、碗、罐、盆等陶瓷器残片。施黑、茶绿色厚沿广口缸残片尤多。1978年当地群众还在东南面房基下挖出高1.2米,直径0.21米,两端直径0.3米,端面凹陷的生铁柱两根,36斤重砖形铁块数十块儿,约铁框两个和铜权二枚,其一上有“总府”、“至元八年”字样。铁柱、铜权和部分瓷、陶、瓦片还保存在文化馆,多数专家认定为元察汗脑儿行宫。

遗址

小宏城遗址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总体分为三期建筑。在小宏城西南500米处,是一片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古建筑遗址,裸露地表的有整块的侗瓦、青砖,有笼制花纹黑釉瓷缸、绿釉大瓷缸、鸡腿瓶和不少泥质灰陶、白瓷器残片。经考证,这里可能是孛儿只斤·忽必烈的“金莲川幕府”遗址。史载:继承成吉思汗汗位的孛儿只斤·窝阔台去世之后,蒙古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汗位的斗争非常激烈,以致大汗位两度虚悬,长达八年之久,各王公诸侯各自为政。南宋赵昀淳祐十年(1250年),孛儿只斤·蒙哥继大汗位,一方面统一政令,极力恢复大汗的权威,一方面派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赐建府邸,统兵南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宋。考虑到“会朝展亲、奉贡述职、道理宜均”,忽必烈决定于金莲川上述遗址处设牙建府,作为行宫,一直到开平城建成。

早在漠北时孛儿只斤·忽必烈就思“大有为于天下”,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总理漠南后,他先后召集僧人云海、僧子聪、王鹗元好问张文谦等饱学之士问以儒学治道,重用汉族儒士,恢复生产,整饬吏治,兴办书塾,得到了汉族封建地主的进一步拥护。通过举荐,大量人才纷纷投到忽必烈帐下入幕为宾。忽必烈也求贤若渴,对这班人格外器重,量才使用,逐步形成了庞大的“金莲川幕府”,在文化、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为大元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孛儿只斤·忽必烈因漠南广聚英才,政令畅通,三军听命,河南省渭河平原的金帛税赋又多为其所得,势力日益强大。加上漠北保守的诸王不断进谗,引起了大汗孛儿只斤·蒙哥对他的怀疑。不久蒙哥便削夺了他的兵权,并遣使调查河南、关中税赋,藩府诸臣多被罗织致罪。在处境非常窘迫之际,忽必烈忍辱负重,韬光养晦,以图东山再起。他采纳了姚枢的建议,送家眷往和林(蒙古大汗故都)做人质,并亲自面见蒙哥,卑辞厚币,以释其疑,之后称足疾在家,等待时机。

历史

南宋赵昀宝佑六年(1258年)底,蒙古军进攻南宋、大理白族自治州,劳师无功,蒙哥被迫起用孛儿只斤·忽必烈统率主力部队东路军。忽必烈如龙腾天,大展雄威,一路攻无不克,连下数城。南宋理宗宝佑七年(1259年)七月,孛儿只斤·蒙哥病逝于钓鱼山下。忽必烈得讯后,仍继续渡淮南下,进围鄂州市。这时留镇漠北的孛儿只斤·阿里不哥闻蒙哥死讯,率兵直趋关陇,并派亲信至燕京掌管政务,准备登基。作为人质的忽必烈妻子得知消息,派人飞马金莲川报信。忽必烈得知后,采纳了汉士郝经的建议,与南宋议和,轻骑北返。南宋赵昀宝佑八年(1260),忽必烈在部分大臣和将领的拥戴下,在开平市自立为帝,国号“元”,建元中统,宣布要用汉法,改汉制。同年五月阿里不哥在和林召开“忽里台”即大汗位,宣布要守祖宗之法。孛儿只斤·忽必烈以丰富的人力物力为后盾,用了四年的时间,打败了以孛儿只斤·阿里不哥为首的保守派,逐步把元朝推向鼎盛。

发掘

沽源县文保所了解到,经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对小宏城遗址勘探,元代察罕脑儿行宫遗址范围目前基本确定。

从2010年5月开始,经过3个多月的勘探,省文物工作者以行宫为中心发现了2到3公里范围的元代遗址,包括行宫内的12座建筑物遗址。其中,察罕脑儿行宫东西长330米,南北长360米。还在行宫外围发现了当时专为行宫设置的管理机构——云需总管府等3座行宫附属建筑。此外,还发现了汉白玉螭首、汉白玉雕花角柱、高80多厘米的汉白玉柱础及彩色琉璃等建筑构件。

沽源县文保所所长白云辉介绍说,元朝实行“两都巡幸制”后,在上都东西两侧建立两座行宫,一座位于多伦白城子,称为“东凉亭”,一座位于沽源县小宏城子村的察罕脑儿行宫,也叫“西凉亭”。在元朝近百年的历史中,每年春秋时节,元朝皇帝都会率领官员在察罕脑儿停驻,举行狩猎活动、召见臣工、宴请宗王等,察罕脑儿行宫成为元朝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行宫建于1261年,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元代行宫遗址,集中代表了元朝行宫的建制和历史作用,为研究元代经济、历史及“两都巡幸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