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耀枢

黄耀枢

黄耀枢,原名黄初,纳西族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生,丽江永北府清驿人。出生书香门第,前礼部主事黄恩锡是其曾祖父,祖父黄廷弼,父亲黄春圃均是庠生。咸丰六年(1856年),黄耀枢卒。

人物生平

黄耀枢童年时期,读书十分刻苦,在夜深人静之时苦读诗书,一旦困倦疲劳了就用冷水洗脸,等神志清醒之后又继续苦读,直到能吟诵熟记为止。在嘉庆廿三年(1818年)黄耀枢在昆明五华书院与同窗好友谭梅龛一同考中副车(即副榜),一时间文名大噪。第二年(1819年),黄耀枢与好友谭梅龛一同拜林文忠为师,并得到林文忠的高度赞誉:“韵清以远,辞炼而达,意则缠绵恻悱,有浑厚和平气度。当先梅龛步南宫市。”

爱新觉罗·旻宁二年(1822年),在壬午恩科考试中,黄耀枢考中二甲88名进士,被朝廷授任四川省郫县县令,后又补授四川省丰都县县令,时年才29岁。黄耀枢在四川省丰都县任知县3年,他不图虚名,求真务实,组织当地农民兴修水利;增办义学馆,广招寒门子弟进入学堂读书,培养人才;鼓励农民勤耕土地,发展经济,得到当地民众的一致好评。由于黄耀枢政声卓著,于道光五年(1825年)和道光八年(1828年)两次被朝廷任命为乡试同考官。他在丰都县的政绩也得到了朝廷的肯定。同年升任为里塘同知。在里塘任同知时,他还将年高体弱的父母黄春圃和彭氏接到府衙中孝养。他的孝行得到了爱新觉罗·旻宁旻宁的赞誉,并赐予《诰封圣旨》一道。黄耀枢不但为官清正廉洁,而且孝敬父母,他在丰都县任县令和理塘县任同知时,笔耕不辍,著有《延晖阁诗集》四卷。

黄耀枢不但清政为民、勤政廉政,而且还致力于置办学馆,培养人才。无论是在四川丰都县或是在福建省福清、武平县建安三县任知县,都以德才廉干而知名。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黄耀枢被清朝政府授任国子监监丞(教授)。其后以长子黄伯颖选拔为贡生,且授任福建省德化县县令为托辞,辞官回到永北府清驿故里。

黄耀枢辞官回到家乡后,被当时任永北府同知的熊仲山聘请到永北府“壶山书院”担任主讲。他不顾54岁高龄体弱的身躯,仍然孜孜不倦地传道、授业、解惑,把全身心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主办“壶口山书院”的事务中。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其父黄春圃生 4子,耀枢居长,童年读书成绩均为第一,文名蜚声府内外。传耀枢撰千言文章,一蹴而就,若行云流水。

主要影响

爱新觉罗·旻宁壬午恩科( 1822年)中二甲 88名进士,曾任四川郫县和丰都县知县。福建福清县、武平县和建安县知县,升授里塘同知。他不近名利,不视利欲,善修水利,增加义学,劝农课士,屡破奇案,讼风顿息,被人称作“黄青天”。后奉调入京城为国子监教授,文职四品官,为官颇有政声。后其子黄伯颖考取贡士,授予德化县县令,他辞官回乡。而后接受丽江永北府同知熊仲山聘请,主讲丽江永北府“壶山书院”,他孜孜不倦传道、授业、解惑。门下学生百余人,士子学业蒸蒸日上,永北府文风习俗为之大变,为家乡教育作出贡献。

主要作品

黄耀枢留下文章诗作有《秋日游宝月寺》《题瑞光寺寄住持》《皇清国学生显考王公讳定宇字永清墓志铭》《汪氏捐资创修几山书舍记》《张贞女》等。

卒于咸丰六年( 1856年),享年 63岁,葬于丽江清驿几山半。

参考资料

永胜文化名人轶事.丽江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024-09-01

青天黄耀枢.丽江日报社.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