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狩猎蚁

狩猎蚁

狩猎蚁(Dorylus Fabricius, 1793),又称烈蚁属或狩猎蚁属(英语:Safari ants),隶属于蚁科矛蚁亚科(Dorylinae)。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中部和东部,南部地区,以及亚洲热带地区。矛蚁属的蚁群形成时间为几天至三个月,拥有的成员数量可超过二十万只。部分物种的兵蚁头部巨大且大颚特化。与新世界的矛蚁亚科不同,矛蚁属的蚁群会在地下挖掘出临时的巢穴,居住在那里几天或几个月。矛蚁属的蚁群大小与其他蚁类相比巨大,可能包含超过2000万个个体。矛蚁属的蚁后是已知最大的蚁类,体长可达40-63毫米。

简介

名称

狩猎蚁(Safari ants),又称 烈蚁(Dolyrus),行军蚁属。

特点

据说其群体内的士兵类蚁(soldier class)拥有巨大的头部和钳形的下颌,甚至大过工蚁(它们会为工蚁服务,如开辟前行的道路等),它们异常凶猛,叮咬能力强,但很少刺痛他人,而是依靠其剪形 的下颚来捕获食物和进行自我防卫。狩猎蚁间的冲突全部是由争地盘和食物引起的。

基本信息栏

简介

蚂蚁是所有动物中最爱寻衅和好战的物种。尤其是以肉食为主的“狩猎蚁”。“狩猎蚁”的外交政策是永无休止的侵犯、武力争夺地盘,以及尽其所能地消灭邻近群体。不仅战事频繁,蚂蚁的战术也不亚于人类。由于其总生物量和人类相当,数量庞大,所以打起仗来,十分壮观,而且争得你死我活。狩猎蚁间的冲突全部是由争地盘和食物引起的。它们以其庞大的群体发动对其他群体的战争。食物短缺时,这种冲突则达到高潮,尤其是早春时节,当群体开始发育的时期。“狩猎蚁”还袭击其他种的蚂蚁,而且最后总是以胜利告终。

分布

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中部的南部地区,亚洲热带地区也有分布。

生命周期

它们周期性地活动,当缺少食物的时候,它们会形成五千万列的蚂蚁大军,离开山去狩猎。这经常影响到人类,尽管每小时二十米的移动速度可帮助人类尽快地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蚂蚁大军穿越人类居住所时的危害最大,因为它们几乎是边前进,边毁灭几乎一切它们所碰见的东西。

影响

若人不进行安全转移可造成窒息或被杀害的危险,尤其是体弱者和年轻人。所谓事物利弊各存,它们的行动也可消灭诸如对农业有害的害虫和大田鼠亚科等等对自然或人类不利的事物,有人称其为“病虫害防治服务”。同时,狩猎蚁所拥有的特性与行军蚁有很大相同点,但也存在着差异。

战术

说到战术,蚂蚁的战术可谓五花八门:

毒气堵巢法: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一种名为具霜虹蚁的小蚂蚁能用有毒的分泌液恐吓蜜蚁,它们成群集结在蜜蚁巢口将大自身10多倍的蜜蚁赶进地下,从而侵占蜜蚁的食物,蜜蚁们甚至被驱出猎食区。

投石堵巢法:在美国西南部,有一种恶臭的小蚂蚁叫二色锥蚁,它们也像虹蚁一样用化学武器——毒液围攻蜜蚁的巢口,而且还会用上颚衔起石头和其他小物件扔进垂直的入口井通道。由于竞争对手被困巢内,其他锥蚁的工蚁就得以不受干扰地觅食,这是无脊椎动物善于使用工具的一个罕见的例子。

坑道放毒法:欧洲窃叶蚁的工蚁是训练有素的坑道工兵,它们在攻击红火蚁时,先从自己的巢下挖一条通往“敌巢”的地下隧道,然后施放化学催泪毒气,这种力量奇强的毒气,使对手惊慌失措、失去战斗力,最后只能束手就擒。

伪装法:为了接近猎物,细蚁的“行军蚁”将泥土和碎屑涂在自己身上,用体味进行伪装。而另一种大头蚁属的长鼻兵蚁,头上长着鼻子似的长长凸出物,它们从这长鼻子似的器官里喷射出一股股黏性的毒液,当它们从巢中华蜜蜂拥而出时,与蛙一般大小的猎物也难逃厄运。

毒刺法:在澳大利亚,体长1厘米多的红色斗牛犬蚁属和黑色犬蚁,都是长着像黄蜂一样毒刺的大蚂蚁,它们能够从10米以外准确地击中目标。它们毫不畏惧、打斗成性。它们甚至能腾空跳跃,对付人类的袭击。

自杀式爆炸法:在马来西亚雨林中的桑得斯弓背蚁,身上长着两个装满了毒液的巨大腺体。一旦被擒,它们便使劲收缩腹部,把体壁崩裂,将毒液喷到对方身上。为了保存群体,它们牺牲自己,充当“虫体炸弹”。

总结

总之,不同蚁种的狩猎蚁在蚂蚁们的战争中,为了适应环境、战胜敌人,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精彩的战略战术,这些都是社会性昆虫中个体服从群体的行为,是蚂蚁优于独居昆虫的地方。所以,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蚂蚁等群居昆虫构成了高达80%的惊人的昆虫生物量。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