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学者
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ar)是指以进修和研究为目标的留学人员。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于 1987 年发布的《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身份的管理细则》中规定,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身份,按留学目标分为大学生、研究生、进修人员或访问学者。均在出国前确定,出国后不得改变。公派出国进修人员或访问学者,在国外期间不得攻读学位,但如在规定进修期内已完成出国前确定的进修或研究课题计划,国外的导师和学校愿授予学位则可接受。
办法制定原因
高等学校接受国内访问学者是为一般高校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重要形式,也是校际间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途径。
内容介绍
一、国内访问学者通过学习和工作,接触和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动态,加深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学术水平,为回原单位后发挥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的作用打下基础。
二、国内访问学者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一般应是副教授。
三、接受国内访问学者的单位应有博士导师或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担任指导教师,科研工作开展较好,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有较好的条件,一般应是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或国家投资重点建设的实验室。
四、国内访问学者在导师指导下,以参加科研为主,协助指导研究生、参加编写教材或其他教学工作,导师全面负责培养工作。期限一般为半年至一年。
五、申请接受访问学者的单位,应将接受的学科、条件、课题内容、指导教师,以及对接受对象的具体要求等报国家教委教师管理办公室审核同意后,在《中国教育报》上刊登。在本人申请,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访问学者本人和指导教师协商之后,由接受学校确定。
六、接受学校应按不低于博士研究生的标准提供学习、工作条件,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选送单位也要尽可能地给予访问学者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七、访问学者报到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选派学校原定课题方向,迅速制订学习和工作的具体计划,并切实按照计划完成预定任务。导师应按照计划检查执行情况,并写出考核意见。
八、访问学者在工作学习期间要遵守接受单位教师所应遵守的规章制度。访问学者参加科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有关问题,接受单位应视其所起的作用按照有关规定协商解决。接受单位应视访问学者担负工作任务的情况付给适当津贴。
九、接受单位要把接受国内访问学者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加强管理工作。选送学校要根据本校师资培训规划,认真做好选送工作,与接受单位密切配合,以保实效。
十、接受国内访问学者的单位,可根据本《试行办法》制订实施细则。
所想所为所获
可以讲,绝大多数公派访问学者出国之前都有一番雄心壮志,计划在国外完成哪些科研项目,写出多少论文等等,主观上,很想把这一段时间变为学术上的高产期、丰收期。
出国后,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国外接受单位的实际与计划基本相符合,比较顺利地开展计划的学术研究活动;第二种,国外接受单位情况与计划有一定出入,但可以部分地开展原计划的学术研究活动;第三种,实际与计划出入太大,并无法从事既定的学术活动甚至其他力所能及的学术活动。因此,访问学者们可能出现有事做、有一定事情做和没有一定事情做几种情况。不敢肯定这几种人数比例分配,但是,第三种还是存在的。总体上讲,公派访问学者在国外所为还是比较优秀的,尽管环境没有给他们中的一部分提供良好的施展才能的空间。他们工作踏实、认真、兢兢业业,为人诚实、磊落,与接受单位同事们建立了较深厚的友情。他们深知,中国人的整体形象是靠个体一一树立起来的。
公派访问学者所获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主要概况为:(1)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动态、新进展;(2)新工具(如计算机)的应用技术;(3)教育规律研究成果和先进教育管理经验;(4)与接受单位和相关单位建立起了宝贵的联系; (5)语言能力得到提高等等。这些所获,对当前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仍然是很宝贵的。
我国实施公派访问学者项目是成功的,但随着时代变化,有些地方的确需要改进和完善。
地位解析
概述
在国内,公派访问学者绝大多数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基本是为人正派、业务拔尖的学者才能入选。所以,我国政府和有关机构给予公派访问学者很高的荣誉、待遇和地位,有些甚至用政府条例规定下来。
申请人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无违法违纪记录,学成后回国为祖国建设服务。
2、具有中国国籍,须为高等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科研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或优秀在校学生。
3、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
4、身心健康。
5、申请时年龄满18周岁。
6、申请时应符合出国留学外语条件的相关要求。
8、符合所申请项目的其他要求。
目前状况
目前访问学者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是带有群体行为性质的,这说明是政策和国情导致,很复杂,不是光靠提高生活补贴就能完全解决的。但是,就在美国的访问学者而言,提高生活包干费完全必要,非常及时。留学生们也算了一笔帐:笔者所在地区,国家公派普通访问学者每月生活包干费原来是$500,高访是$620,而每人每月最低消耗为:房租$200,保险$30,电话$30,水电$25,电视$20,食品$100,日用品$25。如果不从家里带补贴来,普访学者们只能自己KEEP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没有(也不敢有)其它社交和学术活动。改善后,普访生活包干费提高到$700/月,高访提高到$800/月。可以说,公派访问学者们的生活上了一个档次,可以大大方方地参加一些学术活动了。这个举措,不但有利于提高中国访问学者们的国际形象,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我们泱泱大国的国际形象。留学生强调,当前公派访问学者项目要解决好 "质"与"量"的协调问题。我们国内有关政府机构在"量"的方面做了很多文章,并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但是,如何提高项目实施所获得的质量,还是缺乏有效办法。
公派访问学者的地位
在国外接收单位中的地位:可以说,大多数国外接收单位对待公派访问学者象对待客人一样。由于公派访问学者不拿接收单位的钱,所以,基本上处于参观、访问这个层次,与接收单位的关系是松散型的。接收单位对访问学者没有项目研究等硬性要求,也不必像自费访问学者或博士后那样,在一定时间内拿出几篇论文。绝大多数接收单位对待访问学者是友善和客气的,但也有少数单位对待个别访问学者很不友好,甚至视为间谍。
在海外当地华人社会中的地位:有人把海外华人分为若干等人,依次是:华裔、华侨、绿卡持有者、留学生、访问学者和偷渡仔。很显然,经济基础是划分的重要参考指数之一。在美国拿TA或RA的留学生,平均每年奖学金在1.2万至1.5万美元之间。我国公派访问学者改善前的年生活包干费却只有6000至8600美元,改善后的在8600至1.08万美元之间。暂且不去评论这个划分正确与否,只是由此分析公派访问学者在华人社会中的地位。2010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待遇大大改善,以美国部分地区为例达到每月1300-1700美元。2012年教育商店设立ES奖学金(EduStore奖学金)。通过教育商店申请访问学者,可以获得由教育商店提供的5000-50000元不等的奖学金。同时可以为资助贫困学生提供助学基金。
一位在美的留学生是这样形容访问学者的:大学好比一辆前进着的客车,留学生则是能坐上几站的有座的乘客,而公派访问学者则是在过道上拥挤的临时乘客,最多乘一站就下车。所以,他们几乎没有与访问学者打招呼的动机。
少部分留学生存在着看不起访问学者的思想。他们认为,访问学者拿国家的钱出国实在不光彩,不像他们靠自己奋斗,挣钱、求学,有所求,有目标。对于那些到了国外就钻到餐馆里打工的访问学者,少数留学生们直言不讳道:“这些人简直是在糟踏人民的血汗钱!”
大多数留学生对访问学者持关心、帮助和同情的态度。他们认为,访问学者项目是国家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实施的公派短期留学,总体上来讲是成功的。大多数访问学者是国内本单位工作优秀分子,应当受到尊重。他们尽所能,努力帮助访问学者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访问学者能联系的华人当然就是留学生,那些老华人和有了3P的中国人,已经远离了"校区",除了特殊关系外,已经很少与校园里的中国人来往。在欧洲还好,公共交通便利,没有汽车照样上下班、买菜,一个自行车玩得满城转。在美国就不同了,没车如同没腿一样。对于新到的访问学者,他们的生活费不足以买车,也养不起车,的确是很难的。尤其是刚来的时候,什么也搞不清楚,那时候最需要别人帮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