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禀父书

禀父书

《禀父书》是方声洞黄花岗起义前(1911年3月28日)写给父亲的绝笔信。

《禀父书》中,方声洞向父亲解释起义原因,说他本应承担家庭责任,但国家和家庭不能兼顾,忠孝无法两全。如今国家受难,所有家事都无法为父亲分忧,很是遗憾,他强调即使奋斗牺牲也很快乐,为祖国而死是应该的,并且失败则中国灭亡,四亿人都会死,不只是他。成功则四亿人都能活,他死也开心,所以希望父亲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要为他的死而伤心。

《禀父书》写于纵21.5厘米、横106.2厘米的纸质之上,以毛笔书写而成,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基本信息

参考资料:

创作背景

1911年3月,孙中山先生发动回国举义,得到各方响应。方声洞日本回国,多方联络同志,准备枪械,积极策谋起义。方声洞为了配合革命同志,冒着危险,秘密开通一条运送军火的线路。他完成了使命,被选为中国留学生总代表,福建同乡会议事部长。为了广州起义,他不顾劳累,日以继夜运送军火。起义前夕,方声洞接到来电,便对妻子说:“军火不足,我要运送一批到广州市接应。”3月2日,他从东京出发,很好地完成了任务,鼓舞同志的士气。28日他入广州城,写了两封绝命书,一是致父亲的,一是致妻王颖的,他认为自己学医,起义中能发挥作用。不幸,方声洞在激烈攻战中死难,时年25岁。

作品原文

父亲大人膝下:跪禀者,此是儿最后亲笔之禀,此禀果到家者,则儿已不在人世者久矣。儿死不足惜,第此次之事,未曾禀告大人,实为大罪,故临死特将其就死之原因,为大人陈之。窃自满洲入关以来,凌虐我汉人,无所不至。迄于今日,外患逼迫,瓜分之祸,已在目前,满洲政府犹不愿实心改良政治,以图强盛,仅以预备立宪之空名,炫惑内外之观听,必欲断送汉人之土地于外人,然后始大快于其心。是以满政府一日不去,中国一日不免于危亡。故欲保全国土,必自驱满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儿蓄此志已久,只以时机未至,故隐忍未发。迩者与海内外诸同志共谋起义,以扑满政府,以救祖国。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兔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只以大人爱儿切,故临死不敢不为禀告。但望大人以国事为心,勿伤儿之死,则幸甚矣。夫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儿刻已念(甘)有六岁矣,对于家庭本有应尽之责任,只以国家不能保,则身家亦不能保,即为身家计,亦不得不于死中求生也。儿今日竭力驱满,尽国家之责任者,亦即所谓保卫身家也。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为中华新国民,而子孙万世亦可以长保无虞,则儿虽死亦瞑目于地下矣。惟从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为大人分忧,甚为抱憾。幸有涛兄及诸孙在,则儿或可稍安于地下也。惟祈大人得信后,切不可过于伤心,以碍福体,则儿罪更大矣。幸谅之。兹附上致颖媳信一通,俟其到汉时面交。并祈得书时即遣人赴日本接其归国。因彼一人在东,无人照料,种种不妥也。如能早归,以尽子媳之职,或能稍轻儿不孝之罪。临死不尽所言,惟祈大人善保玉体,以慰儿于地下。旭孙将来长成,乞善导其爱国之精神,以为将来报仇地(也)。临书不胜企祷之至。敬请万福金安!儿声洞赴义前一日禀于广州城

家中诸大人及诸兄弟姊妹、诸嫂、诸侄儿女及诸亲戚统此告别!

作品译文

父亲大人膝下:跪禀者,这是儿子最后亲笔禀告给您的,这封信真的能到家的话,那么我已经不在人世很长时间了。我死不 足惜,只不过这次所做的事情,未曾禀告给您,确实是大过错,所以临死的时候特地把那些就死的原因,向您陈述一下。私下以为满洲入关以来,欺凌虐待我们汉族。没有不达到的地方。到了现在,外国入侵的祸患逼近,被人瓜分的祸患,已经就在眼前,满洲政府还不愿意真心改良政治,用来图取国家的强盛:只是用预备立宪的空名,炫耀迷惑国内外人士的视听,一定要把汉人的土地断送给外国人,然后才大快其心。因此一日不推翻满清政府,中原地区一天就不能免除危亡。所以要保全国土,一定从驱逐清代政府开始,这本来就是人人所共知的。我立下这样的志向已经很久了,只因为时机未到,所以隐忍未发,从前和海内外的许多同志共谋起义,来推翻满清政府,拯救国家。祖国的存亡,在此一举。事情失败的话也不免于灭亡,四万万人都会死去,不只是我一个人。如果事情成功四万万人就会生存下去,我虽死犹荣,只因为您特别喜欢我,所以临死的时候不敢不向您禀报,只是希望您以国事为重,不要因为儿子的死伤心,那么我就感到很荣幸了。男人生在世界上,不能建功立业使祖国强大起来,让同胞享受幸福,也是最大的乐事了。况且为国家而死。也是义所应当的。我现在已经二十六岁了,对于家庭应该有应尽的责任,只因为国家不能够保全,那么身家也不能保全,就是替身家考虑,也不能不在死中求生,我今天竭尽全力驱逐满清,尽力于国家的责任,也就是所说的保家卫国。将来革命成功,我家里的人都是中华新国民, 子孙万代也可以长久保证没有忧虑,那么我虽然死了也会在地下瞑目了,只是从今以后,一切家事都不能替您分忧,很抱歉。所幸还有涛兄以及许多孙子在,或许我能够在地下稍微安心了。只是请求您收到这封信后,一定不要过于伤心,有碍于您的身体,那么我的罪就更大了。希望您能谅解。在这里附上给您的儿媳颖的一封信,等到她到汉口时当面交给她。并且请求得到信时就派人去日本接她回国。因为她一个人在日本,无人照料,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如果能够早点回国,来斤儿媳妇的责任,或许能够减轻儿子的不孝之罪。临死之时不能把想说的都说出来,只是祝福您善于保养身体,使我在地下得到安慰。您的孙子旭将来长大,请您善于引导他的爱国精神,将来好为我报仇。临写信的时候禁不住极力祈祷。

作者简介

方声洞(1886-1911),字子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1886年6月出生于福州城北九彩园。1902年赴日,就读于日本成城学校。1905年加入同盟会,同年因母丧返闽。1906年再次赴日,入学千叶医专,志在研究化学以制造炸弹。他一面认真学习,一面积极参加东京同盟会的革命活动。1908年暑假他回国到汉口,与王颖结婚,婚后双双东渡。1911年初,同盟会决议抽调骨干力量发动广州起义。方声洞得知这一消息后彻夜难眠,随即开始积极准备归国起义事宜。但方声洞所在的同盟会福建支部考虑到他长子未满周岁,妻子尚有身孕,且同盟会福建支部也需骨干主持事宜,因而决定让方声洞留守东京。方声洞虽心有不甘,但仍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留守东京。1911年3月中旬,方声洞忽接吴玉章来信,告知起义军火不足,请其秘运军火以作接济。起义前夕,方声洞分别给父亲与妻子留下了绝笔信。1911年4月27日,方声洞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不幸饮弹牺牲,时年25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参考资料

举家革命的方声洞.福州市人民政府.2024-10-23

方声洞致父绝笔书.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2024-10-23

方声洞:清末闽籍留学生的使命担当.腾讯网.2024-10-23

方声洞.福州新闻网.2024-10-23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两封绝笔信,感天动地|栋栋娜娜说福建历史名人.腾讯网.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