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咏生乡

咏生乡

咏生乡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该乡地处平江县复兴山脉中段,是1985年元月在已故喻杰老首长的关怀下,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本县虹桥咏生乡、长寿、加义三个乡镇的五个偏远特困村划为一起组建而成,为纪念高咏烈士(原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七师师长)而取名为咏生乡。位于东经113°58′57〞-114°6′12〞,北纬28°37′33〞-28°50′28〞。地处平江县中东部,东邻长寿、西毗童市、南接加义、北遥虹桥,距县城60千米。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8.7平方千米,占89.7%;水域11.3平方千米,占10.3%),辖5个行政村,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95个(其中农村人口占98%,男性1846人,占53%;女性1634人,占47%)。现有耕地面积2778亩,全乡森林总面积1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3%。这里曾是湘、鄂、赣三省苏维埃旧址,省制币厂旧址,红十六师驻地,这里曾走出何能彬,谢福林两位共和国将军,走出胡汉彪等7位大校,产生了涂正坤,高咏生等38位革命大烈士,在册烈士381位。现已与加义镇合并。

简单概况

咏生乡位于平江县中东部。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246人(2009年末)。辖复兴、杜庄、桑园、周方、清荷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桑园,距县城60千米。

历史沿革

为纪念红十六师师长高咏生烈士而命名。为平江革命老根据地之一。1995年划邵阳市、谢江、虹桥、钟洞乡边境的5个村设立咏生乡,面积82.7平方千米,人口0.4万,乡政府驻桑园,辖桑园、杜庄、复兴、周方、清河5个行政村。2001年,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972户、3291人,辖5个村,60个村民小组。

【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430626202:~200 220复兴村 ~201 220杜庄村 ~202 210桑园村 ~203 220周方村 ~204 220清荷村

地理位置

咏生乡始建于1985年,是以原红六军七师师长高咏生的名字命名的省级贫困乡。

经济概况:咏生乡是以林业为主的乡镇,杉木孟宗竹是本乡经济支柱,木材、竹子、茶叶、茶子油、板栗、羊、牛等农林产品也是全乡的经济来源。2011年底林地面积26.53万亩,占总面积的90.63%,森林覆盖率为89%,年产原木1.89万立方米、楠竹19.6万根,活立木蓄积量超过65万立方米,是全县最大的商品材生产基地。以竹林深加工、林化生产为特色,林业产值人均2200元。

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蔬菜为主。全乡耕地面积2478亩,人均0.71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011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920吨,人均551.7千克,其中水稻1581吨,玉米139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西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474亩,年产量853吨,西瓜种植面积485亩,产量1192吨。畜牧业以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792头,年末存栏2207头;羊饲养量9948只,年末存栏7931只;家禽年饲养量44181羽。

基础设施:(1)道路建设。2011年末共硬化乡村公路20公里、村道20.3公里、村组公路27.5公里,拓宽、整修公路12公里。整修机耕路23.2公里,新修桥梁三座。(2)水利设施2011年末新修堰坝2处,整修水利设施7处,新修渠道3200米。

社会发展与文教、环境:2011年末有乡文化站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3处,各类图书室3个,藏书5700余册。

教育:。2011年末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4人,专任教师3名;小学1所,在校学生92人,专人教师10人,入学率100%。

医疗卫生:全乡有卫生院1所,卫生人员12名,其中执业医师3名。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000余次,5个村村民全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环境:我乡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民间协会,利用环保协会在全乡实行禁渔、禁猎、沿河两岸禁伐。

区位概况

现存情况

1996年年人平纯收入仅117元,人均产粮130公斤,被列为省定特困乡。

人口土地

截止2005年底,该乡共设置5个行政村60个村民小组904户,3348个人口,方圆1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米,每平方公里30.4个人口,该乡有水田2072亩,旱土756亩,山地面积14.86万亩,人平41亩。

行政区划

基础设施

1986年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自然条件差,群众生产生活基本处于贫困状态之中,“人挑担子猪坐轿,松枝照明薯拌饭”;“就医难,吃饭难,买卖难,读书难,乘车难,结婚难,运输难,办事难”的“八难”和“不通路,不通话,不通邮,不通电”的“四不通”长期困扰着山区的经济发展。

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对该乡的贫困现状非常重视,高度关注,1987年被列为平江县三个省级特困乡之一,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人、财、物各方面的倾斜,市委、市政府并确定市发改委为牵头单位,对咏生实行对口扶贫。截止2007年,在省、市、县三级领导的关怀下,特别是在市发改委为核心的扶贫单位的重点扶持下,咏生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山林综合开发、造血功能增强、社会事业发展、脱贫攻坚面貌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截止2005年底,该乡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了乡政府机关、卫生院、中学和部分村级中心小学校舍;架设了43公里的高低压输电线路,解决了5个村的照明用电;新修了34公里的进山主线公路;架设并开通了程控电话300余部。基本缓解或结束了“八难”“四不通”的问题。

现存问题

截止2007年底,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咏生乡的贫困状态依然十分严峻,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群众生活困难,贫困面大

截止2005年,该乡绝对贫困户有287户,837人,有73户五保老人和173户60岁以上的孤苦老人的人均收入都处于450元保障线以下。该乡65岁以上的孤寡、残疾老人230人,40岁以上的单身汉127人。这些特困人口居住的地方,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资源缺乏,存在着“田土分散工夫多,兽灾频繁侵害多,劳少技弱负债多”和“地少粮低吃饭难,家贫屋破安居难,经济困难读书难”的“三多三难”现象。部分已脱贫的户子,随着物价上涨,收入难增甚至减少,这些户子仍然相对贫困,由于天灾人祸和其它原因,很容易返贫。这些特困人口素质低、能力弱,给脱贫攻坚、永久脱贫带来很大的困难,往往形成“脱贫——返贫——又脱贫——又返贫”的拉据战。

乡村经济包袱重,举步维艰

截止2006年该乡5个村共负债311万元,其中,欠世行贷款128万元,欠林农造林的山价返回款15万元,欠乡政府历年的农业税、统筹上交款8.5万元,欠各种信贷资金28万元;乡级财源项目仅仅是全乡每年生产的2000立方米左右的木材所征的不到4万元增值税。各项事业的开展都需财政的补贴:教育每年需要补贴4万元,计划生育每年补贴5万元,公路维修每年财政补贴5万元;2007年,县财政预算内拔款17.91万元,而乡财政支出达65万元,每年财政缺口40多万元。因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缺口负债达128万元,财政每年支付的利息就达8万多元;

基础设施仍较为脆弱

1、公路仍处于半封闭状态。加义至咏生全程20公里的乡级主道虽然已进入通乡砂改油项目,2006年进行路面硬化,但乡政府至复兴近21公里的乡级干道,因建设时沿溪而上,加之建设时资金不足标准低,每年山洪暴发导致交通时常中断,需常年整修才能通车。2、全乡电网摇摇欲坠。全乡4个村的电网都是80年代建的,由于建设时受资金的制约,建设标准低,变压器、线路老化,低压木电杆大部分腐烂,用电损耗大,至使村民用电全乡平均电费每度达到1.58元,高的达到2元以上,这对本处于贫困状态的村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截止2007年底,该乡已有14个村民组,178户1100多个人口用不起电,又将重新回到煤油灯时代;3、为管好14多万亩山林,高标准建立一座护林防火眺望台,各村配备好通讯工具,组建一支应急分队,已向各级反应五年之久,至2007年底,因资金无法落实,仍未得到解决。4、为解决温饱,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该乡需改造低产田1000亩,新修或恢复堰坝38处,新建机电灌站14个;5、强化本身造血功能有心无力。2007年已发展起来的饲养黑山羊的农户123户,6000多头,急需资金再投入发展状大,原规划充分发挥山林草地优势建设菜牛基地,形成规模经营和发展万亩孟宗竹基地,因资金无着落,相继搁浅。2007年原定的继续实施退耕还林2000亩因计划未落实还不能开工;减轻乡财政包袱,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财源项目,因资金、信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人口数据

2002年底该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