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灰山椒鸟

灰山椒鸟

灰山椒鸟(拉丁学名:Pericrocotus divaricatus)为山椒鸟科山椒鸟属的鸟类,俗名宾灰燕儿。

形态特征

灰山椒鸟雄鸟额和头顶前部白色。鼻羽、嘴基处额羽、眼先、头顶后部、枕、耳羽亮黑色,后颈、背、腰至尾上覆羽等整个上体石板灰色。翅内侧覆羽与背同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外亦与背同色具灰白色窄缘,其余飞羽黑褐色,在近羽基处贯以灰白色横斑,连缀而成斜带,展翅时从下面看呈“∧”字形,甚为显著。中央两对尾羽黑褐色,其余尾羽基部黑色,先端白色。下体自颏至尾下覆羽,包括颈侧及耳羽前部概为白色,胸侧和两胁略呈灰白色,翼下覆羽白色杂以黑斑,腋羽黑色而具白色端斑。

雌鸟上体几纯灰色,前额灰白色,鼻羽、嘴基处的一列额羽及眼先黑褐色,自头顶至背、肩,包括内侧翼上覆羽概灰色,两翅及尾部黑褐色亦较雄鸟淡而沾灰,余同雄鸟。

虹膜暗褐色,嘴、脚、爪均为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0-28g,♀21-26g;体长♂183-205cm,♀183-202mm;嘴峰♂11-13mm,♀11-13mm;翅♂91-98mm,♀89-97mm;尾♂88-102mm,♀92-100mm;跗♂13-17mm,♀13-17mm。(注:♂雄性;♀雌性)

分布范围

原产地: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泰国越南。在南亚地区,它们被认为是稀有物种。它们在印度大陆上首次被发现是在1965年,尽管在1897年已经有报道在安达曼群岛发现。自那时以来,它们的观察频率有所增加。

我国繁殖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和吉林省长白山;迁徙期间见于辽宁省、内蒙古东部、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苏省,一直往南到东南沿海福建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往西经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等东部和西南部省区。

近种区别

灰山椒鸟外形、大小和小灰山椒鸟基本相似,体长18-20cm。小灰山椒鸟和该种很相似,野外容易混淆,但小灰山椒体型稍小,腰和尾上覆羽沙褐色,与背不同色。另外小灰山椒鸟上体亦较暗,下体胸和体侧沾有褐灰色。此外,小灰山椒嘴基黑色细窄,不与眼先黑色相连,即使相连,连结处亦甚狭窄,而该种额基与眼先黑色相连,形成‘ㄩ’形状。

栖息环境

繁殖季节主要栖息庭院和村落附近的疏林和高大树上。生活在森林以及有零星树木的更开阔地区。

生活习性

迁徙:灰山椒鸟在中国东北地区主要为夏候鸟,其他地区为旅鸟。春季于5月初迁来东北繁殖地,秋季多在9月末10月初开始南迁,少数迟至10月末还留在长白山繁殖地未迁徙。灰山椒鸟是一种迁徙鸟类,冬季迁徙至南亚和东南亚,南至苏门答腊岛、婆罗洲和菲律宾

习性:常成群在树冠层上空飞翔,边飞边叫,鸣声清脆,似‘gi-lili,gi-hi,gi-lili’。停留时常单独或成对栖于大树顶层侧枝或枯枝上。飞翔呈波状形前进。迁徙期间有时集成数十只的大群,但多呈松散的队形边飞边鸣叫或分散在树上活动和捕食,常缓慢地向前飞行。有时亦在村落中少有的几棵孤立大树上停息。它们常在树冠中觅食,经常与其他山椒鸟属一起加入混合种类的觅食群。

食性:主要以叩头虫、甲虫瓢虫毛虫、象等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落叶阔叶林和红松阔叶混交林中,巢多置于高大 树木侧枝上。巢呈碗状,主要由枯草、细枝、树皮、苔藓植物地衣等材料构成。距地高4-15米,巢隐蔽很好,周围多有浓密的枝叶掩盖。巢的大小为外径7-8厘米,内径6-7厘米,高4-6厘米,深2-4厘米。每窝产卵4-5枚。卵灰白色或蓝灰色、被有暗褐色或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5-16毫米×20-21毫米,卵重2.5-3.5克。

亚种分化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在奄美岛的种群从1985年到2001年有所增加。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各地发现

2023年11月,雄安新区鸟类监测工作人员和鸟类学研究团队、志愿者在白洋淀新观测到野生鸟类灰山椒鸟。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Pericrocotus divaricatus.The Red List Partnership.2024-02-06

上新了!白洋淀新增3种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百家号.2024-02-06